關於食品安全的建議書

  近些年來, 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每年頻頻出現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僅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鉅額的財產損失,而且也影響到了中國的經濟發展、食品出口、社會穩定等一系列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食品安全方面的建議書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篇1

  尊敬的領導:

  目前食品安全問題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而是跟我們目前特殊的社會大環境有密不可分的聯絡,只有從多方面著手,才能真正解決當前問題。

  ***一***加強食品流通領域的監管力度

  政府應當切實履行好其監管職責,加強對食品質量的安全監管。加強食品質量的安全監管應當成為政府的頭等大事,這就要求政府:要加強對食品的准入市場管制,提高食品的准入市場門檻,嚴防“三無”食品流入市場;要有效規範食品生產者的生產、經營行為,堅決取締無證生產、無證加工食品的行為;要整合食品安全監督、檢測資源,更新檢測裝備,加強對食品質量安全的監測,對食品從生產、加工、管理、貯運、包裝到銷售的全過程都要進行嚴格的監控;要全面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違法犯罪活動;要規範食品採購渠道,從源頭上控制不安全、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同時,積極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監管的協調機制,逐步形成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反應靈敏、無縫對接的食品安全監管格局。把食品安全監管納入鄉鎮政府、各監管職能部門年度綜合目標考核範圍,確保監管到位。

  ***二***建立和完善統一協調、權責明晰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現今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在延續歷史做法的同時,更要向管理體制卓有成效的國家學習,使監管體制相對協調集中,逐漸開創科學、協調的食品安全監管新模式。第一,可以考慮在現行的部際食品安全聯席協調會議的管理架構上有所突破,如成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以統一協調、管理涉及國家食品安全的相關部門,徹底改變目前相關行政部門各自為政、協調不力、重複管理、執法軟弱的局面。第二,進一步探索多種管理模式,將對品種的管理和"劃段"管理結合起來,對能夠集中的管理鏈條和跨度不太大的品種可由一、二部門管理起來。

  對於需要"劃段"的管理,要明確邊界和銜接的方式方法,特別是資訊的溝通和共享,職能上儘可能避免交叉。

  ***三***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應急處理體系

  目前,在對食品的安全監管中尚未建立起較為完善的食品安全應急處理制度。 食品安全方面的應急管理過程由三階段***事故發生前、發生中和發生後***組成,在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建立相應的應急管理機制。應急管理機制的建立應當圍繞5個主要環節進行:應急資訊收集、應急預防準備、應急演習、損害控制處理以及事後恢復。因此,需要建立應急計劃系統、應急訓練系統、應急感應系統、應急指揮中心***包括決策者與智囊、應急處理小組和應急處理專家***、應急監測系統和應急資源管理系統。建立食品安全應急處理機制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因此,國家在建立食品安全應急機制的同時,應抓緊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應急機制各部門及其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對主觀上故意瞞報、不作為、隱瞞資訊等行為,都必須追究法律責任。

  ***四***加強宣傳和社會輿論監督。

  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既要繼續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違法犯罪行為,又要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培養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消除“見怪不怪”現象,努力營造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視食品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就像治理交通安全一樣,全民努力。同時,加大對消費者進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宣傳教育,使消費者瞭解更多的食品安全常識和健康飲食知識,使消費者增強食品安全意識,提

  高辨別問題食品的能力,自覺抵制“問題食品”,把食用不合格食品杜絕於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之外。

  ***五***加強對行業協會的建設和治理,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

  由食品產業鏈相關企業的主要廠商組成的行業協會可以在保證食品安全的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行業協會的主要優勢在於其成員置身食品行業中間,對於食品安全擁有較政府和消費者更多的資訊。行業協會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行業自律,向消費者推薦優質食品,對不合格食品進行曝光,從而減少市場中存在的資訊不對稱。政府的作用在於對行業協會進行必要的治理,對其推薦的產品進行突擊檢查和必要的抽查等措施,對行業協會進行資信評價,並將評價的結果向社會公眾公佈,取締信譽差的行業協會,改變目前國內評獎過程混亂的局面。 食品安全事件所暴露的體制問題和道德缺失,也向全社會發出了預警訊號。在一個國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與法律脣齒相依,缺一不可。必須做到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並舉,在我們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進現代化建設的程序中,完善現有法律法規所存在的問題,填補在執法過程中出現的法律空白和盲點,加大執法力度,使食品安全問題能夠有法可依,同時為道德建設提供強而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時一刻也不能放鬆道德建設,只有在全社會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大力加強公民道德、職業道德、企業道德、社會道德建設,在全社會形成誠信守法的良好環境,才能有效構築牢固的社會文明防線,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

 xxx

  x年x月x日

  篇2

  尊敬的領導:

  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關鍵環節是從源頭抓起,構建食品安全防護體系,建立統一完善,具有統領能力的長效監管機制。工商部門要充分發揮農產品生產、食品加工、食品流通和食品消費各環節全程中的監管作用。強化對食品的准入、食品市場巡查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食品安全資訊公示制度及食品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制度,變被動防守為主動出擊。

  ***一***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進行,必須按照法律程式依法行政,需要健全打擊製售劣質和有毒有害食品的基本法律制度,在立法層面上嚴格規範和界定執法許可權和內容,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範圍、處罰依據、強制措施、強制力的保障等都要有明確而又具體的法律規定,從而使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執法依據更充分,職責更明確,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強化食品安全監管的強制手段,補充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必要的行政強制措施,如賦予工商部門對疑似劣質或有毒有害食品適當的扣押權、封存權等,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劣質和有毒有害食品繼續銷售和漫延。

  ***二***明確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的檢測職能。明確對流通領域食品進行檢測的職能歸屬,確立工商部門依法檢測結果的法律權威性。解決檢測結果能夠作為執法依據的問題。加快監測車ISO/IEC17025認可體系的建設,使監測車獲得法定檢測資質,加強食品安全監測車的檢測功能,使監測工作得到保障。同時,努力解決用於食品檢測的裝備和費用。

  ***三***整合食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能,成立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統一協調機構,使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成為一個系統工程。以職責分工明確的行政機構來實施統一的食品安全管理戰略,協調各方力量加強統一監管,發揮多個部門的執法合力,構建科學完善的監管體系。建立標準和法規,建立相關職能部門工作協調、監管資訊通報和督察督辦制度,達到長效監管效果。

  ***四***發展和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1、加強食品安全法律建設和法制管理。借鑑發達國家經驗,建立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規章等多層式法律體系;探索和發展既和國際接軌,又符合國情的食品安全理論、方法和管理模式。

 xxx

  x年x月x日

  篇3

  尊敬的領導:

  食品業屬於道德度極高的行業,食品安全是食品企業對利 益相關者的道德承諾。 如果企業為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視食品安全,就必定發生食 品安全問題。一些食品企業會嚴格遵循道德承諾,但對整個社會來說,不可能確 保所有食品企業都能遵循。一旦這種“承諾”發生“意外” ,就會導致食品企業 出現道德風險,生產不安全的食品。

  對整個食品行業來說, 食品安全防治可減少食源性疾病風險, 提高食品行業 的整體收益,並增加消費者和政府的收益。但是,如果個體利益的實現是在群體利益之後, 那麼企業都會明白,遵循道德承諾可以實現行業的最優利益和企業的 次優利益, 而一方違背道德承諾有可能會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優。 因為任何一個食品企業都不能確認其他企業不會違背道德承諾,所以,企業如果能降低成本,就 可能會搶先違背道德承諾, 如果所有企業都這麼想和這麼做, 整個食品行業的道 德水平就很難建立,即使能建立也很容易被顛覆。

  對食品行業來說, 企業社會責任的缺失極易導致全產業鏈成員的 “一榮俱榮, 一損俱損” , “三聚氰胺” 、 “瘦肉精”等事件就是例證。故而,為了整個食品行業的安全和發展,或者說為了自身的發展每個作為食品行業的一員的企業都要負起自身在食品行業的責任,不能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做出違背道德的卑劣之事。

  解決方案

  1.完善我國的食品質量監測體系

  目前,我國的食品質量檢測體系不完善,檢測專案單一,檢測質量標準低於國際質量標準。拿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來說,國內的蛋白質檢驗“標準”存在缺陷,目前的測試法,只是測試奶製品中的氮含量,並按公式推定有多少蛋白質,不檢測蛋白質。正是這一檢測標準,讓不法分子鑽了空子,釀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2.增加我國食品檢測部門的數量

  我國的食品檢測部門數量偏少,目前全國已獲得授權許可的食品質檢部門不多,且都分佈在大中城市,在人口眾多的偏遠縣鄉,缺乏質量檢測裝置。而通過增加檢測部門可以把食品安全監測的任務和工作落實到每個角落,讓食品問題無處可藏。但是增加食品檢測部門也意味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可能會有許多玩忽職守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的相關部門要做到按個要求所有的檢測部門,定期對其進行工作檢查,而每個部門也要時時向上級彙報自己部門的工作狀況,嚴格要求自己。

  3.加強對食品新增劑的監察

  我國食品質量之亂,很大程度上可以說與食品新增劑和非食品化學新增劑息息相關。濫用或超量使用食品新增劑、非食品加工化學新增物以達到生產出“色香味”俱全的食品的現象總會出現。隨著各種新技術的新增劑的層出不窮,不新鮮的、過期的、變質的甚至腐爛的食品,都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合格的食品,但是如果超量新增,就會導致人體過敏、畸形、癌變或細胞突變,這帶來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必須杜絕。

  4.加強對食品生產企業的道德教育

  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樣,道德低下是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本問題,所以加強食品生產企業的道德建設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定期組織食品生產企業進行道德教育活動,道德檢查活動,設立食品行業的道德模範獎勵。鼓勵食品企業內部定期開展道德教育,舉辦道德教育展。

  5.加大法律對違法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懲罰力度

  我國對違法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懲罰力度小一直是人們的呼聲,正因為懲罰力度小,對違法者來說根本起不到震懾作用,甚至是出現違法者互相推諉責任的情況的發生,就像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公司高層將責任推給了奶源供應商,說三聚氰胺的新增劑是供應商所為,使了處理案件的難度加大了許多。

  6.完善消費者投訴渠道

  全方位完善消費者投訴渠道,讓消費者有地方可以訴苦,舉辦。將消費者納入檢查者的行列中來,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到真正的保護。

 xxx

  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