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可以吃米酒嗎

  米酒含酒精量極低,因此深受人們喜愛,那麼?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產婦可以吃米酒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產婦可以吃米酒

  傳統醫學認為,產婦在生孩子時氣血大耗,陽液勞損,喝一些不含酒精成分的米酒可以補血行氣,促進血脈流通,調養周身氣血,避免產後身體氣血兩虛,出現頭暈、乏力、眼花、出虛汗及惡露不下或下之甚少等不適;同時,現代醫學也證實,產後喝不含酒精成分的米酒可以幫助產婦避風寒,既可預防產後關節疼痛等諸多疾患,又能夠通經活血,溫補脾胃,可促進乳汁分泌。

  米酒的功效

  1、解凍:一條凍得嚴嚴實實的魚,在前半段淋上些米酒,完全澆沒,幾分鐘後,會發現前半段已經感覺有解凍後黏黏的液體在上面,而後半段還是凍得像棍子。

  2、恢復鬆軟:在麵包上灑幾滴米酒,放到微波爐裡轉一下***具體時間自己控制***,轉好後會發現麵包就像新鮮出爐的那樣,而且口感很好。

  3、化淤:用生薑末浸在米酒裡,浸泡40分鐘後,用生薑末在淤血的地方揉搓,會有辣辣的效果。

  4、美容:用合用的乳液混合適量米酒,塗在臉上,可以做面膜用哦。

  5、保溼:冬天在白水中加適量米酒飲用,可以保持體內水分。

  6、做菜:在炒雞蛋時加一點米酒,可以使雞蛋鮮嫩鬆軟且光澤鮮豔。在冷凍過的食用麵包上噴灑一些米酒,再烤一下,可以使麵包變得鬆軟如新。做菜時不小心多放了醋,在菜里加一些米酒,就可以減輕酸味。如果是用河魚來作油炸魚時,可以在油炸和裹粉之前將魚在米酒中浸一下,這樣就可以去掉河魚特有的泥腥味。要使在冰箱裡凍過的魚解凍,只要在魚身上灑滿米酒,再放回冰箱,魚很快就能解凍,並且不會有水滴和冷凍臭味。

  米酒的作用

  1、對畏寒,血淤,缺奶,風溼性關節炎,腰痠背痛及手足麻木等症,以熱飲為好。

  2、對神經衰弱,精神恍惚,抑鬱健忘等症,加雞蛋同煮飲湯效果較佳。

  3、米酒能夠幫助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具有補血養顏,舒筋活絡,強身健體和延年益壽的功效。

  4、產婦血淤,腰背痠痛,手足麻木和震顫,風溼性關節炎,跌打損傷,消化不良,厭食煩躁,心跳過快,體質虛衰,元氣降損,遺精下溺,月經不調,產婦缺奶和貧血等病症大有補益和療效。

  5、米酒可以直接作開瓶生飲,也可以加熱後飲用。

  6、米酒作為調味佳品的原理在於,它能溶解其他食物中的三甲胺,氨基醛等物質,受熱後這些物質可隨酒中的多種揮發性成分逸出,故能除去食物中的異味。

  糯米酒怎麼做

  配料:

  糯米4000克、冰糖500克,水2000毫升,甜酒粉***酒麴***適量。

  做法:

  1.選米淘洗:選上等糯米,清水浸泡。水層約比米層高出20釐米。浸泡時水溫與時間:冬、春季15℃以下14小時,夏季25℃以下8小時,以米粒浸透無白心為度,夏季更換1~2次水,使其不酸。

  2.上甑蒸熟:將米撈入籮筐衝清白漿,瀝乾後投入甑內進行蒸飯。在蒸飯時火力要猛,至上齊大汽後5分鐘,揭蓋向米層酒入適量清水。再蒸10分鐘,飯粒膨脹發亮、鬆散柔軟、嚼不沾齒,即已成熟,可下甑。

  3.拌曲裝壇:米飯出甑後,倒在竹蓆上攤開冷卻,待溫度降至36~38℃不燙手心時,即可撒第一次紅曲,再翻動一次,撒第二次紅曲,並拌和均勻,用曲量為米量的6~7%。溫度控制在21~22℃左右,即可入壇。按每100千克原料加淨水160~170千克的比例,同拌曲後的米飯裝入酒罈內攪勻後加蓋,靜置室內讓其自然糖化。

  4.發酵壓榨:裝壇後,由於內部發酵,米飯及紅曲會湧上水面。因此每隔2~3天,要用木棒攪拌,把米飯等壓下水面,並把壇蓋加蓋麻布等,使其下沉而更好地發酵。經20~25天發酵,壇內會發出濃厚的酒香,酒精逐漸下沉,酒液開始澄清,說明發酵基本結束。此時可以開壇提料,裝入酒籮內進行壓榨,讓酒糟分離。

  5.澄清陳釀:壓榨出來的酒通過沉澱後,裝***小肚大的酒罈內,用竹葉包紮壇口,再蓋上泥土形成帽式的加封口。然後集中在酒房內,用穀皮堆滿酒罈四周,燒火薰酒,使色澤由紅逐漸變為褐紅色。再經30天左右,即可開壇提酒。儲存時間越久,酒色就由褐紅色逐漸變為金黃色,成為釀美酒。每100千克糯米可釀造米酒2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