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保健的要點

  冬季養生保健方法和要點。南京健康管理師培訓專家介紹,冬季氣候寒冷,寒氣凝滯收引,易導致人體氣機、血運不暢,而使許多舊病復發或加重。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冬季養生保健方面的要點,供大家參考。

  冬季養生要點有哪些

  一、冬季宜養藏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洩面板,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素問·水熱穴論》說:“冬者,陽氣衰少,陰氣堅盛,巨陽伏沉。”冬季氣候寒冷,萬物生機潛伏閉藏,自然界呈現出陰盛陽衰的氣象,且陽氣潛藏於內。此時應注意保護陽氣,做到早睡晚起,以待日光。生活上要順應陽氣的潛藏,以斂陰護陽為根本,應“去寒就溫”,勿使陽氣外洩;精神要如有所得,含而不放。以免閉藏的陽氣頻頻耗傷,這就是冬季閉藏養生的方法。

  二、冬季宜養腎

  人生於天地之間,稟受陰陽之氣,體內陰陽變化的與自然界變化緊密相隨。冬季在五臟應腎,而人體陰陽根之於腎,因此冬季攝生的重點是調攝腎之陰陽。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因而,冬季養腎必須慎房事、保精血,切忌房事過度,以免傷害腎氣。氣功健身也可以達到強身保精、延年益壽的目的。因此氣功強調意念,意念之根在於丹田,即命門真火。丹田發熱,即培補元陽,舌下津液下嚥丹田,即培滋腎陰,但以練靜功為主。

  三、冬季宜防寒

  寒為冬季之主氣,寒邪屬陰,易傷陽氣。因此,寒冬時節,在生活起居上一定要採取防寒保暖的措施,以免發生呼吸系統及心腦血管等疾病。飲食上,宜選用羊肉等溫腎壯陽之物,有利於抵抗寒邪的入侵;不宜食用過鹹及冰冷寒涼之物,以免損傷腎氣及陽氣。

  其次,膀胱經行於人體背部,寒邪入侵首當其衝,故在生活中應特別注意腰背部的保暖,以防寒邪入侵;常進行日光浴,以助陽氣升發;睡前養成熱水泡腳的習慣,常按揉湧泉穴、掌擦腰背部及艾灸關元穴、命門穴,有溫陽散寒、滋補腎氣之效。

  冬季保健養生四要點是什麼

  1、多“點”水

  原因:冬天氣候乾燥,人體極易缺水,常喝白開水,不但能保證機體的需要,還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廢物之功效。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

  方法: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2000-3000毫升。

  2、出“點”汗

  原因:戶外活動可促進熱量產生,調節新陳代謝機能,增強大腦皮層興奮和體溫調節功能。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鍊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洩氣,有悖於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方法:鍛鍊也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例如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杜絕做打球、登山等劇烈運動;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患者,運動應選擇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時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誘發急病。老年人更應注意保暖,要避免過早起床鍛鍊,以防腦供血不足誘發中風。

  3、防“點”病

  原因: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而為了保暖,開窗換氣的時間又比較少,空氣流通不夠,如此就為各種細菌的滋生提供了條件。其次,無論是室內、室外,冬季的空氣都不夠溼潤,鼻腔乾燥也會給細菌留下更多可乘之機。再次,冬季室內、室外溫差大,人體需要更多能量來適應溫差的變化,因此也更容易被細菌侵擾。

  方法: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鍊,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4、調“點”神

  原因:冬天是一個沒有生機的季節,而人們也是非常的懶惰,萬物都沒有生機,而且冬天更易陷入抑鬱。為什麼進入冬天后常常覺得沒精神、 煩躁不安,還會感到壓力大。這是冬季抑鬱的症狀,俗稱“冬季心理流感”,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每個人都可能在生活中某一時期處於這種心理狀態,而冬天更容易出現這個症狀。

  方法:最好方法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