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四十九式太極拳

  楊氏太極拳49式是在楊氏太極拳103式基礎上進行編排的一套太極拳,適於表演和比賽,基本上保留了原套路架構的傳統風貌,並且保留了傳統套路中的全部式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概述

  傳統的楊氏太極拳套路慢長,不適於表演和比賽,編者在楊氏太極拳103式的基礎上編排出49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49式在拳譜編排上除12、19、20、25、36、37式之外,基本上保留了原套路架構的傳統風貌,並且保留了傳統套路中的全部式架。

  要領步驟

  ①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都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②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鬆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雲流水,輕柔勻緩; ③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④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 ⑤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掌拳要領

  太極拳對人體各部位姿勢的要求如下:頭──保持“虛領頂勁”,有上懸意念,不可歪斜搖擺,眼要自然平視,嘴要輕閉,舌抵上顎;頸──自然豎直,轉動靈活,不可緊張;肩──平正鬆沉,不可上聳、前扣或後張;肘──自然彎曲沉墜,防止僵直或上揚;腕──下沉“塌腕”,勁力貫注,不可鬆軟;胸──舒鬆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內縮;背──舒展伸拔,稱為“拔背”,不可弓駝;腰──向下鬆沉,旋轉靈活,不可前弓或後挺;脊──中正豎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內微斂,不可外突,稱為“溜臀”、“斂臀”;胯──鬆正含縮,使勁力貫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穩健紮實,彎曲合度,轉旋輕靈,移動平穩,膝部鬆活自然,腳掌虛實分清。

  拳譜

  1、***預備式***起勢 2、攬雀尾 3、單鞭 4、雲手***三個*** 5、單鞭 6、高探馬 7、右分腳 8、左分腳 9、轉身蹬腳 10、左摟膝拗步 11、手揮琵琶 12、高探馬穿掌 13、轉身十字腿 14、左打虎 15、右打虎 16、回身右蹬腳 17、雙峰貫耳 18、左蹬腳 19、轉身撇身捶 20、進步指襠捶 21、如封似閉 22、十字手 23、抱虎歸山 24、斜單鞭 25、肘底捶 26、左金雞獨立 27、右金雞獨立 28、倒攆猴 29、斜飛式 30、提手上勢 31、白鶴晾翅 32、左摟膝拗步 33、海底針 34、扇通臂 35、轉身白蛇吐信 36、進步栽捶 37、野馬分鬃 38、玉女穿梭 39、攬雀尾 40、單鞭 41、下勢 42、上步七星 43、退步跨虎 44、轉身擺蓮 45、彎弓射虎 46、進步搬攔捶 47、如封似閉 48、十字手 49、收式***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