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練氣功的方法

  現在的老人都很注意自身健康,每天早上晨起就可以看到一些老人在公園練太極、氣功、散步等。今天我們主要講一下老人練氣功的那些事。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老人練氣功的技巧

  1、陶冶情操:我們中國傳統的氣功是很適合修心養性的,在氣功入靜的狀態下會感覺很舒服很愉快,不僅是身體,心情也一樣得到很好的放鬆,經常練氣功就能陶冶情操。

  2、開發智慧:氣功能開發人的智慧,這點再古代的時候是被認可的,經常輕功鍛鍊可以讓大腦的疲勞消失,讓記憶力和思維提高很多,然後人的智慧也就提高了。

  3、延年益壽:我們人一到中年,身體就越來越弱,這個時候多多練氣功對身體可是很好的,氣功可以讓我們延遲衰老的時間,還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幫助,讓老年人在練氣功的時候延年益壽。

  老人做氣功的好處除了保健作用外,也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如果病人選擇氣功作為輔助療法,那麼應根據不同的疾病選擇不同的氣功。如胃潰湯胃病患者可練習內養功;腫瘤患者可選擇行步功或郭林新氣功、自控氣功等;高血壓、神經衰弱及疼痛病人可選擇放鬆功。臥床不起的病人,可選強壯功,以培補元氣;老人做氣功的好處還可以對頸肩病的患者起到利於頸肩功能的恢復作用。

  練氣功有五禁忌

  1、忌“假”

  練功要練“真氣”,忌假的意念和行為。因此練功要先練做真人;說真話、辦真事,誠實做人,才能練出真氣。練功中一些做作的言語行動也是要不得的。

  2、忌貪念

  練功須忌貪財、貪名、貪利、貪酒、貪色……有貪念則心不會靜下來,因此練不好功。有貪念就會有貪的行為,就可能招來許多麻煩,引起許多矛盾。貪為邪念,練功應當心正、心淨。貪為萬惡之首,有貪念心就不正,就會犯錯誤,犯錯誤就會受懲罰。因此練功人忌貪十分重要。

  3、忌氣惱、煩躁

  許多病都是由生氣、惱怒、煩躁引起,因為情志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久之會產生病理狀態。練功者如不忌氣惱、煩躁,有可能多年練功而毀於一旦。

  4、忌驕傲自滿

  俗話說: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真有本事的人往往謙虛謹慎,沒有多大本領的人反而容易驕傲自滿,自吹自擂,誇大自己的功能,給病人治病大包大攬,打保票等。這都是練功者應禁忌的。須知醫學上的發展是沒有止境的。世界上的事是千差萬別、千變萬化的。因此任何時候說話、辦事都應留有餘地,切忌江湖氣干擾了自身的修煉,引起不良後果。

  5、忌任性

  練功提倡順其自然,任何事物都是按客觀規律發展的,超越客觀規律以主觀想象行事則謂任性。例如:通大小週天應是水到渠成,功到自然通。如果功夫不到,強行以主觀意念通就不自然了,就可能將氣血積聚在某一處,或產生頭痛、頭暈、或某處疼痛、脹滿。另外,日常處事也忌任性,任性容易鑽牛角尖,容易氣惱引起氣亂,影響練功效果。

  練好氣功需做好三要領

  1、呼吸

  呼吸是氣功療法重要環節。通過鍛鍊,改胸式呼吸為腹式呼吸,改淺呼吸為深呼吸,最後練成自發的丹田呼吸。

  呼吸方法常用有8種:自然呼吸法、順呼吸法、逆呼吸法、停閉呼吸法、鼻吸口呼法、氣通任督脈呼吸法、潛呼吸法、真息法。注意,練呼吸要在柔和自然基本法則指導下,逐步做到深長、細勻、緩慢,切不可急於求成。

  2、入靜

  入靜是指一種穩定安靜狀態,無雜念,集中意念於一點,即意守丹田或留意呼吸,對外界刺激感覺減弱,進入似醒非醒、似知非知境界,即大腦皮層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常用入靜方法有五種:意守法、隨息法、數息法、默唸法、聽息法。以上五種調心入靜法初練時從意守法開始,逐漸過渡到隨息法,或者聽息法,或始終練一種,可因人而異。

  3、姿勢

  常用的姿勢有平坐、自由盤膝、單盤膝、仰臥、側臥、站式、走式等。姿勢自然放鬆,是順利進行氣功呼吸、誘導精神鬆靜的先決條件。不同的姿勢有不同生理特點,姿勢本身起著一定的治療作用。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