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練氣功的要領

  氣功相信大家都是很耳熟的了,氣功是什麼呢?氣功是祖國文化遺產的一顆璀璨明珠,可以益壽保健治病。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

  

  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這是前人對氣功作用的總結概括。現代生活中,對於老年人的運動也越來越多,不要一位老人的運動很少。下面介紹一下練氣功對健康者的益處和練氣功的動作要領。

  1、呼吸

  呼吸是氣功療法重要環節。通過鍛鍊,改胸式呼吸為腹式呼吸,改淺呼吸為深呼吸,最後練成自發的丹田呼吸。

  呼吸方法常用有8種:

  1.1、自然呼吸法。

  1.2、順呼吸法。

  1.3、逆呼吸法。

  1.4、停閉呼吸法。

  1.5、鼻吸口呼法。

  1.6、氣通任督脈呼吸法。

  1.7、潛呼吸法。

  1.8、真息法。

  練呼吸要在柔和自然基本法則指導下,逐步做到深長、細勻、緩慢,切不可急於求成。

  2、入靜

  入靜是指一種穩定安靜狀態 ,無雜念,集中意念於一點,即意守丹田或留意呼吸,對外界刺激感覺減弱,進入似醒非醒、似知非知境界,即大腦皮層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

  常用入靜方法有五種:1.意守法。2.隨息法。3.數息法。4.默唸法。5.聽息法。以上五種調心入靜法初練時從意守法開始,逐漸過渡到隨息法,或者聽息法,或始終練一種,可因人而異。

  3、姿勢

  常用的姿勢有平坐、自由盤膝、單盤膝、仰臥、側臥、站式、走式等。姿勢自然放鬆,是順利進行氣功呼吸、誘導精神鬆靜的先決條件。不同的姿勢有不同生理特點,姿勢本身起著一定的治療作用。

  中老人做氣功的好處

  因為這些初學者往往對氣功的理論涉獵不深,如果直接從靜功練起的話,過分注重意念活動,容易產生偏差。

  動功對於意念的要求並不嚴格,練功者只要熟練掌握動作套路,便可開始注意呼吸與動作的配合,從而慢慢進入意識的平靜狀態,即氣功入靜狀態。如果有些人在練功前便已學習或研究過氣功理論,那麼在練習時可選擇動靜結合的練功方法,在練動功的同時,可配合靜功的練習。這樣可以很快掌握氣功的本質,調心、調息、調身同時進行,取得很好的保健效果。

  老人做氣功的好處除了保健作用外,也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如果病人選擇氣功作為輔助療法,那麼應根據不同的疾病選擇不同的氣功。如胃潰湯胃病患者可練習內養功;腫瘤患者可選擇行步功或郭林新氣功、自控氣功等;高血壓、神經衰弱及疼痛病人可選擇放鬆功。臥床不起的病人,可選強壯功,以培補元氣,老人做氣功的好處還可以對頸肩病的患者起到利於頸肩功能的恢復作用。

  練氣功的方法

  1、練氣功是清理體內垃圾、舒展筋骨的一自我身心淨化過程

  練功以後經常感到兒酸、那兒疼,或者出現渾身癢、出汗、起疙瘩、面板變黑、爛腳跟、掉皮,有人會突然地想要排大便、小便,還有人會便血等等。所有這些都是身心自我淨化的一種反應。用練氣功人的話來講這是排病反應。經歷這些反應後,精力和體力都會有所上升,從而為實現健康的自我奠定了基礎。

  2、練氣功的人功利思想不能太重,不能僅僅為了舒服,也不能只是為了治病

  如果有第一種目的,就不能堅持長久;有第二種目的,精神上不容易集中專一,病也不容易好。如果說沒有功利思想會缺乏動力的話,那麼可以樹立一種身心健康,小可造福家庭、大可造福社會的思想。有了這種大功利思想,則練氣功的自覺性就會大大提高,並能夠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幫助練功,從而實現更快更好地改變身心狀態的目的。

  3、一個人能不能堅持刻苦練功、能不能做到科學練功,說到底還是一個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問題

  如果一一個人的人生目標是佔有財富和榮譽,是為了享受,那他就缺乏吃苦的精神。要堅持刻苦練功、科學練功,不僅要正確處理日常工作和練功的關係,而且心要有宇宙那樣大。能容常人不能包容之事、能忍常人不能忍受之苦、能排解常人排解不開的煩惱、能在最艱苦的環境條件下找到最大樂趣。這樣才能克服一切干擾,心情舒暢地練功、始終不逾地練功。

  4、根據自然科學知識加強對氣功理論的理解

  我覺得,一般的體育鍛煉只是靠肢體的運動來強化區域性功能,而氣功訓練則兼有鍛鍊與休息兩種功能。它是在恰當地運用氣息和形體運動,增強機體的迴圈能力,使身體的各種功能均衡地提高。

  5、靠練氣功強健自己的形體和意識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

  因為身體中各個零部件的老化已經經過了幾十年的過程;人的世界觀在幾十年中也已定型。要想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幾十年形成的世界觀扭轉到科學的軌道上來、把已經堵塞的河道即各種迴圈系統疏通、把已經鏽蝕的鏈條整個脊椎相當於一根鏈條潤滑。使已經固死的關節靈活足絕不可能的,只能一點一點地使自己完善起來。

  6、練氣功要講科學,要只爭朝夕地練

  練氣功要講科學,要只爭朝夕地練其實質不是說練功要慢慢來,如果每次練功都有新的體會,那功力長得就比較快。因此,在做每一個動作時都要用心、用氣、用力。每一次練功都像是第一次練功一樣,總感到新鮮。

  哪些人不適合練氣功

  氣功可以益壽保健治病。人們在學練氣功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出現一些練功效應,這些效應中,很多是正常效應,但有時也可出現異常效應。但有些人由於疾病或素質的限制,不適宜練氣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癔病性精神運動發作型患者

  表現以“轉換型癔病發作”為主。如仙鶴樣手足舞動不止,或倒地打滾如禽獸樣跳躍,或伴有哭笑異常,僵仆昏睡,不語不動等狀態。其情緒多不穩定,愛幻想,好表現戲劇性或癔病性人格特徵等。

  2、解體性神經症型患者

  其特點是以軀體感知障礙為主。自感“有氣周行全身”、“亂竄肢體內臟等處”,或者“氣運不調,到處要破身而出”,而感恐懼緊張,或者“即將消滅”、“化為氣體不再存在了”,因而有“活不成”或瀕死樣的驚恐表現。

  3、分裂樣的精神病態患者

  這是最嚴重的一種“氣功性精神病”。可出現豐富的視、聽等幻覺與片斷的被害妄想,以及各種思維、行為障礙等。這類患者具有個性內傾、孤僻、神經質、厭煩與人交往、對人冷漠不近人情、明顯脫離現實等分裂樣人格特徵,有精神病家族史等。

  對曾有過癔病、疑病性人格、分裂性樣人格者,均應列為禁忌。

  4、有嚴重的頭部症狀者

  頭痛如裹如箍、如壓重物,或頭部某一部位麻木難忍。感覺有一股莫名的熱上下竄擾,日夜不休,或滯留於頭頂、眼窩、鼻樑、眉心、胸腹部、腰背部等,或流竄到某些穴位,如風池、百會等。

  氣功是中華文化之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小編希望能把氣功繼續傳承下去,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