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微量元素知識

  在日常生活中,類似這樣的情況很多。專家指出,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除了講究飲食之外,還特別重視補充微量元素。那麼,有哪些呢?下面就來看看詳情吧!

  

  ▲飲食全面就不需要額外補充

  微量元素顧名思義,人體對其所需要的量是非常少的。所以如果飲食結構合理,每日三餐都有主食,有蔬菜、肉類、魚類、蛋類、豆製品等,食譜面較廣者,微量元素不會缺少,完全可以從食物中獲得。

  但如果吃東西挑三揀四,這個不吃那個也不吃,食譜面狹窄,則很有可能會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或常量元素了。

  除此之外,在某些疾病狀態下,人體本身代謝出現了問題,也有可能導致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

  ▲飲食是最好的微量元素來源

  專家建議,補微量元素之前一定要到正規醫院的營養科進行諮詢或做一個檢測,測一下身體裡的微量元素是否缺乏。缺乏的又是哪種微量元素,切不可人云亦云,盲目跟風。微量元素攝入過多對人體同樣是有害的。

  補充微量元素最好的方法是飲食,飲食結構合理的人,一般不會缺乏微量元素。因此,首先要調整自己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能什麼愛吃就多吃一些,不喜歡吃就不吃。

  ▲微量元素對人體究竟有什麼作用

  微量元素是指存在於人體內各種正常組織,含量穩定但低於體重0.01%的一類元素。目前已知其中14種為人體所必需,如鋅、銅、鐵、碘、錫、釩、氟等。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含量雖然微少,但具有強大的生物學作用,它們參與酶、激素、維生素和核酸的代謝過程,缺少它們,人體就會出現相應疾病,如幼年期缺鋅會導致生長髮育阻滯、男性不育、女性月經不調、食慾不振、抵抗力下降,缺銅會引起貧血、面板毛髮異常、骨質疏鬆、色素病變,缺鉻會導致生長髮育停滯、尿糖或血脂增高、動脈硬化等。

  ▲如何正確補充微量元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飲食搭配要合理、全面,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過“精”食物,這樣就可保證體內微量元素需要。若孩子出現生長過緩、經常患病、腿抽筋等症狀,可在增長期前,到醫院測定血液或頭髮中微量元素含量,為有針對性地補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據。醫院微量元素檢測報告上,把微量元素分為正常、略低、偏低、偏高四種。若某種微量元素略低,可採取食補方法,在全面平衡基礎上,多吃含些元素高的食物。若含量偏低,則可用食補加藥補雙管齊下方法。若含量偏高,例如鉛含量偏高,就要少吃含有保鮮劑的罐裝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