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看猶太人賺錢成功的定義

  創業成就夢想,賺錢使人得到物質的滿足,說起賺錢的經驗,我們立刻會想到猶太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

  為什麼說 " 世界的錢在美國人的口袋裡,而美國人的錢卻在猶太人的口袋裡。" 這句話,我是在認識了老馬***Matthew***之後,才真的懂了。

  猶太人這麼教育孩子,難怪財富都被他們賺走了

  冥冥中,我們中國人會覺得,錢有銅臭,很少教導孩子關於掙錢的事情,但是同時我們又很希望孩子未來可以掙大錢。作為全球最富有的民族,猶太人相信,要想讓孩子成為富豪,就要早些讓他學會掙錢。

  老馬他爸從小就灌輸他們生意經。頭一次聽我笑了。猶太人真是愛錢愛瘋了。聽完老馬講他自己的童年,我徹底改觀了。猶太人所謂的教小孩子掙錢,完全不是我們想像中讓小孩 " 打個工 " 那麼簡單,粗淺的。他們培養獨立,責任,奮進,還有掙更多的錢的能力 ……

  自己創造掙零花錢的機會

  在美國,孩子的零花錢大都不是白拿的,一般都是說好,你做多少活,給你多少錢。

  但老馬認為,這樣還是太被動了,我們家的方法是:讓孩子們到院子裡去走走,自己去找有啥事情可做的,然後告訴我們 " 我可以做啥,要給我多少錢 " 這是一個完整的 " 談判 " 過程:他們四處尋找 " 需求 ",然後來和我們談,應該付多少錢。這樣他們就學會了 " 提案 " 和 " 討價還價 "。並且他們得不到固定的零用錢,除非他們自己發掘掙錢的機會。在美國,是不太可能請阿姨的,我們家的家務,基本都被孩子搶著幹完。

  從小培養他們理財的習慣

  我們的孩子各有 2 個儲蓄罐,他們掙的錢一半存入家庭賬戶,一半存入玩具賬戶。玩具賬戶的錢,他們可以隨便花。但是家庭賬戶的錢,每半年去銀行存一次。銀行賬戶的錢,每年年終都會交給他們的股票經紀人***他倆 7 歲和 9 歲開始每個人都有一個 broker***。

  第一筆生意是 7 歲的時候

  老馬被他爸逼著找了一份送報的工作。既然都挨家挨戶送報紙了,不如順便推銷車牌保護罩。一般人都不忍心拒絕小孩。他就讓他爸爸幫他去批來車牌保護罩賣。有一次,他向一個男人推銷保護罩,人家不要。

  " 你有兩輛車,你看那個牌照已經很舊了,都皺了。"

  " 那是我老婆的車。" 人家一臉不在乎。

  " 那你為什麼不買一個試試,用幾個月,對比一下,看看牌照能不能用久一點?"

  " 如果我不能賣出去 4 個,賣至少 1 個也是好的。" 那麼小的時候,他就懂這個!薰陶的結果。

  10歲,玩1000 米內的貿易

  去海灘玩,在海灘的這一頭以低價從窮孩子的手裡買進一本漫畫書,騎自行車到海灘的另一頭賣給有錢的孩子。兩頭的距離也就是 1000 來米,也能 BUY LOW,SALE HIGH 低買高賣。

  四個月之後,他被那個有錢的小孩扁了一頓,因為人家發現原來他是從某某那邊搗賣過來的漫畫書,而且中間掙了人家錢。***活該,誰讓他掙認識的人的錢,這種事情我們中國人是幹不出來的,但是他們猶太小孩卻不以為然,能想辦法掙到錢,他們有一種榮譽感。***

  每個星期,他會去街角的商店裡買冰鎮的灌裝軟軟料,然後送去給那些在打橋牌的 70 歲以上的老太太。那些老太太不但會買,而且會他預定下一週買啥。到時候,他就給她們送去,以兩倍的價錢賣給她們。這份收入還挺穩定的。也不需要勞工合同。那些老太太還格外喜歡他。

  12 歲,去高爾夫球場撿球做球童

  12歲,還不能去打工。他和他的同學就去高爾夫球場做球童,撿球。

  其他同學做球童,都是 5 個小時 10 美金,揹著個超重的球袋到處跑。老馬覺得:太不划算了。應該尋求更快的掙錢方法。——從小就是這麼被灌輸。

  他發現 13 號洞在一個很陡很高的山坡上,沒有人能揹著球袋上去。所以他就放了把椅子在那邊,那些沒有球童的人來到這個洞的時候,他就去幫他們把球袋背到山頂,收 1 美金。

  這樣很輕鬆就掙到了他同學 2 倍的錢。

  撿球賣也很掙錢。一般人家都往溝裡和灌木叢裡找球。

  " 高爾夫球顯然都在水塘裡,球進了水塘沒有人會去撿的 "

  然後他就拖了鞋在水塘裡走,踢到一個球了,就用腳趾頭夾著球撿起來,拿回去洗乾淨。一般一次能撿個幾百個球回來。洗乾淨,拿去賣。

  不過有一個問題,人們不喜歡買舊的球。所以他就把球包裝好。分品牌包裝,pinnacles 的,DDHs 的,每 12 個一打包裝好。這些好的牌子 2 元錢一下,12 個一賣。其他雜牌的,或者有點舊的,就 50 美分一個,50 個一包,打包賣。人們很願意買這種便宜的當練習球用。

  我第一次聽這些童年往事的時候,只有掉下巴的份。但這些事情,在猶太家庭的小孩子身上,就是個常態。為了琢磨出更多更新穎的掙錢方法,每個猶太人的小孩都會很努力地去學習和思考。

  " 你既然可以給孩子買玩具玩,為什麼不讓他們學習怎麼樣做生意?同樣可以樂在其中。" 這就是猶太人的邏輯。

  我們的孩子,一出生就開始接受這種猶太式教育。老馬的招數是我意想不到的,但卻不得不佩服他。

  小孩子,也可以學管理

  老馬經常會給孩子講,自己公司裡的事情,這種人就是不稱職的員工,那種人是敬業的員工。

  出去吃飯的時候,遇到服務不好,他也會和孩子講,啥叫糟糕的 CustomerService. 顯然這些都不需要上 BusinessManagement, 才能學到。其實我們每天都遇到很多這樣的事情,但是我們沒有利用機會,教孩子這些,非要等到孩子長大了,再花錢補課?

  家長的責任究竟是什麼?

  說起中國家長為孩子買婚房的事情,老馬和他的家人,都表示非常的詫異。

  最近還聽說,紐約長島大宅七成買家是來自中國的有錢人,其中好多是孩子在美國讀書為孩子買的。老馬一家都覺得,中國父母這樣,對孩子太不負責任了。

  為什麼只能大人給孩子講故事

  我們天天晚上給孩子講故事,大多是我講,我也很珍惜這個時光,但有的時候白天真的很累,我就會和老馬抱怨。

  他就說:" 為什麼,你不和孩子們坐在一起,交給他們四樣東西,一件襯衫,一條領帶,一個娃娃,一個筆記本,讓他們編故事給你聽?"

  打那以後,一個星期有 4 天時間,我講故事給孩子聽,其他 3 天是孩子講故事給我們聽。

  這樣可以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將來他們很自然就不懼怕在眾人面前演講。很多中國孩子到高中,還是過不了演講的那一半。其實還是練習得太少了。但如果希望孩子未來在職場上出人頭地,這些都是必須的素質。

  授之以漁是家長的責任,而不是授之以魚。

  老馬在 NYU 上學的時候,他媽媽在紐約市中心投資買了一套公寓,當時他就問他媽,能不能讓他住進去。他媽媽說,我租出去是多少多少錢,你住可以,房租一分錢也不能少。事後,他為自己想白住的念頭狠狠地慚愧了一把。

  我們的孩子,現在一個 12 歲,一個 14 歲,沒有伸手向我們要錢的習慣。除了做家務掙的錢,他們都有自己的生財之道。

  去年我們從美國回上海發展,老大逛街的時候,發現這裡有很多包包手錶的 A 貨,而且很多旅遊的老外會買。他就去搞了那手錶的照片,掛在美國的易趣上賣。老美也挺虛榮的,知道 A 貨,還是很多人買。

  老二是女生,更加細膩。她看見我在淘寶上買臺灣的衛生巾,比美國一般的衛生巾還要貴,就問我為啥?臺灣還有比美國更好的東西?經期用不好的衛生巾,最容易引發炎症和過敏的問題。

  因為血液最滋養細菌了。而且舒珊可以暖宮,這樣痛經啊,腰痠啊種種不舒服就會好很多,這個技術只有臺灣有,美國沒有,美國人根本不懂什麼叫 " 暖宮 "。美國一般的衛生巾也有致癌熒光劑,其實不僅是致癌的問題,熒光劑也破壞免疫力,更加容易得炎症。在美國沒有熒光劑的衛生巾很貴,而且還不抑菌。中國一般的就更不敢用了,都有熒光劑。

  她雖然還沒有來月經,顯然不是很懂我說的,但她統統拿筆記下了,然後她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她首先說服她堂姐,幫她堂姐代購了一箱。她堂姐用完覺得果然不錯,她倆就做起了這個生意。她們先把舒珊送給同學用,然後幫她們代購。15 包一賣。因為淘寶上 15 包免郵還打折,這樣可以增加利潤空間,又節約了運費成本。掙來的錢,她和堂姐平分。還別小看這生意,每年暑假來回美國的機票,她自己就可以搞定。

  中文也長進了很多,之前逼她學中文,不理你的。現在關於淘寶基本功能的中文,她自己全部能懂,不懂的就 google 翻譯,再不懂才來問我。因為我表示,我不可能替代她做這些事情,媽媽有自己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猶太人的法則裡,生存能力對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賺然能力是生存能力之一,而學習是為了生存能力服務的。

  這樣的教育起先在我自己看來,也有點冷酷,但是逼著逼著孩子的能力就被逼出來了。孩子們也從中收穫了同齡人沒有的成就感。他們變得更主動,更努力,也更自信。

  老馬的爸爸問過他們兄妹這樣的一個問題:" 當遭到異教徒的襲擊,必須逃命的時候,你會帶著什麼逃走?" 對於這個問題,回答 " 錢 " 或 " 寶石 " 是不對的,因為,無論是錢還是寶石,一旦被奪走就會完全失去。正確的答案是 " 教育 "。與財務不同,只要人活著,教育就不可能被別人奪走。

  猶太人用敲擊金幣的聲音迎接孩子的出世," 能創造財富 " 當然是一種榮耀與價值,至於教育、學習,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經歷的過程——而中國的父母,哪怕心中憧憬無比,但卻從來不肯挑明這個話題。

  我很讚賞老馬激勵孩子們的一句話:如果你想將來成為富翁,就學好眼前的東西,它們將來都會大有用處的 ……

  猶太人賺錢成功的定義:

  一、賺女人的錢

  猶太商法認為:要想賺錢,就必須瞄準女人。因為,男人賺錢,女人花錢——男人的興趣根本不放在保管與使用***採購家庭物資***金錢上,而是放在賺錢上;保管與使用***採購家庭物資***都是女人的事。現實生活確實如此,不光是採購鑽石、珠寶、金銀、服裝等飾品是女性的事,就是家庭食品、用品也大多由女性操持。所以,更多重視女性市場,為女性服務是營銷人獲取成功的一條重要路徑。如大凡節假日舉家上街,通常都是男人與小孩在擇地嬉戲,而女人卻不厭其煩地在挑選產品,一直挑到小孩或男人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全家才戀戀不捨地離開。

  而女人若是自己或是與女伴一道,則會一家商場又一家商場地挑選產品,往往一逛就是半天甚至是一天,然後才心滿意足地打道回府。為女性服務需要掌握女性市場的特點,如她們對生活的態度是積極的,對自己的生活方式非常自信;勇於嘗試不同方式,享受全方位的樂趣;對從媒體特別是電視上獲得的資訊反應異常敏捷,獲得了新鮮的資訊和知識之後便立刻躍躍欲試;如果一條營銷資訊獲得了女性的認同,那麼它將很容易成為一種時尚等等。因此,營銷人員應該瞭解女性的消費動向,緊跟女性的見異思遷,適應女性的時尚情結,滿足女性的消費偏好,投好女性的愛美追求,打造產品的新潮賣點,全心全意為女性服務。

  二、想賺錢要轉戰南北廣為聯絡

  為錢走四方是猶太人天生的特性。他們不僅自己天馬行空、四處奔忙,販進賣出,而且還鼓勵別人這麼做。因為猶太人長期沒有國家,這使他們生來就是世界公民;猶太商人沒有固定的市場,這使他們生來就是世界商人。猶太商人聲東擊西、轉戰南北、廣為聯絡,做成了一筆又一筆的大大小小的貿易,只要和猶太人做生意,誰都是朋友。營銷也需為錢走四方,在當今全球化背景下,營銷應該以全球為市場配置資源,“做四方的生意,賺取八方的錢財”。不斷尋求新的市場和轉移市場重心,如進軍國際市場,在全球背景下尋找新的市場機會或者從競爭激烈的市場向不激烈的市場轉移.

  三、78:22法則

  78:22法則是一個自然法則,如服飾、餐飲、建築、珠寶、藥物等22%的行業,基本上佔了約78%的生活消費,因此,猶太商人的傳統經營領域大多集中在餐飲、服飾、珠寶、建築、藥物方面,尤其集中在婦女和兒童用品上了。男人掙了這個世界78%的錢,女人則消費了這個世界的78%的錢。78:22法則在營銷中普遍存在,如22%的客戶創造了企業78%的利潤;22%的產品是企業的核心產品等等,因此,在營銷活動中,應該實施大客戶營銷戰略,以客戶價值為基礎,把握重點產品和重點客戶,從而提升營銷的效率與效益。

  四、用嘴巴來做生意

  猶太人認為經銷過程中應瞄準人們的嘴巴,做“嘴巴”生意,也就是同吃有關的生意。小而言之,猶太人主張經營蔬菜店、魚店、酒店、雜貨店、米店、點心鋪及水果店等,因為做這些生意一定會賺錢。大而言之,猶太人主張開飯店、酒吧、夜總會等。猶太人甚至認為,做嘴巴的生意,連毒藥在內,也會賺錢。營銷也需要圍繞嘴巴服務,因為吃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之一,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吃也在與時俱進,消費者不滿的地方就存在需求,只有滿足大眾基本需求的產品才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五、思考可以致富,要用頭腦去賺錢

  只有賺錢的智慧才是真智慧。猶太人認為賺錢是天經地義、最自然不過的事,如果能賺到的錢不賺,那簡直就是對錢犯了罪,要遭上帝懲罰,猶太商人賺錢強調以智取勝,用腦去賺錢,因為智慧是能賺到錢的智慧,也就是說,能賺錢方為真智慧。這樣一來,金錢成了智慧的尺度,智慧只有化入金錢中,才是活的智慧,錢只有化入智慧之後,才是活的錢;活的錢和活的智慧難分。營銷也需要用腦去思考,分析消費者消費行為,如消費者的懷舊情結;消費者渴望不朽;消費者的權力支配慾望、消費者的好奇、恐懼、不安心理等等,需要關注消費者的情感需要,關注營銷利益相關者,如影響者、決策者、使用者等等;使消費者的價值確認;滿足消費者的自尊;使消費者創造性的釋放等等;需要不斷創新,無論是產品、價格、渠道還是促銷,創新都是必然,如發現市場機會、引導和創造市場需求;優化渠道組合,尋找戰略終端等等。

  六、想賺錢,開源是根本

  財富是賺來的,而不是靠省吃儉用積攢起來的。立足於賺,是猶太商人不可動搖的信念。營銷活動的高回報需要高投入,開源是根本。如維繫客戶的同時去開拓新的客戶;進行有影響力的傳播;通過事件策劃來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等等,當然,也需要節流,在營銷活動過程中,強調效率和效益,一方面要制止浪費,另一方面要打造“營銷生態系統”和“和諧營銷”。

  七、珍惜時間,才能賺錢

  猶太人經商格言中,有一句叫“勿盜竊時間”。這句格言,既是關於賺錢的格言,又是猶太人經商禮貌的格言。所謂“勿盜竊時間”,是告訴猶太人不得妨礙他人的一分一秒時間。在猶太人看來,時間就是生活,時間就是生命,時間還是金錢。猶太人信奉“時間就是金錢”的信條。猶太人重視時間,它的另一層意義是抓緊一分一秒可以搶佔商機。在當今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快魚吃慢魚”,因此,營銷活動需要快速反饋,爭取競爭的主動權,以變制變,不斷動態調整。

  八、資訊時代,要搶佔先機

  商場是個機會均等的地方,在相同的條件之下,誰能捷足先登,搶佔先機,先發制人,那麼誰就能穩操勝券了。在營銷活動中,同樣需要不斷分析市場資訊,靠資訊搶佔先機,快速制勝,如需要對巨集觀環境***如政策、法律、自然、科技、政治等***的分析,需要獲取競爭情報,需要快速出擊把握市場機會,需要對競爭者分析和消費者分析,獲取相應的資訊,從而快速行動,搶佔先機。

  九、誠信是賺錢的根本

  猶太人在經商中最注重“契約”。在全世界商界中,猶太商人的重信守約是有口皆碑的。猶太人一經簽訂契約,不論發生任何問題,決不毀約。他們認為“契約”是上帝的約定,猶太人由於普遍重信守約,相互之間做生意時經常連合同也不需要。口頭的允諾也有足夠的約束力,因為“神聽得見”。猶太人信守合約幾乎可以達到令人吃驚的地步。在做生意時,猶太人從來都是絲毫不讓、分釐必賺,但若是在契約面前,他們縱使吃大虧,也要絕對遵守。猶太人從來都不毀約,但他們卻常常在不改變契約的前提下,巧妙地變通契約,為自己所用。因為在商場上,在猶太人看來關鍵問題不在於道德不道德,而在於合法不合法。在營銷活動中,同樣需要誠信營銷,遵守遊戲規則,與營銷利益相關者建立互信的合作伙伴關係,用真誠去打動顧客,以誠信為根本。

  十、善於整合資源

  正如猶太經濟學家威廉立格遜所說,一切都是可以靠借的,可以藉資金、借人才、借技術、借智慧。這個世界已經準備好了一切你所需要的資源,你所要做的僅僅是把他們收集起來,運用智慧把他們有機的組合起來。營銷活動同樣需要整合資源,無論是營銷傳播還是價值鏈管理,均需要整合資源和“借勢”,如事件策劃需要借勢,品牌打造需要借勢,終端促銷需要借勢,營銷傳播需要整合資源等等。

  十一、站得高才能望得遠

  猶太人認為經銷應該“儘量多看幾步”,你能夠想到的未來發展情況有多遠,那你的成功就有多遠。“腳不能到達得,眼要到達;眼不能到達得,心要到達”,營銷同樣需要戰略眼光,避免“營銷近視症”,無論是渠道選擇還是終端的設計與排列,均需要戰略思維,結合企業得發展階段和行業發展趨勢,領先半步,才能引導和創造市場需求。

  十二、談判創造價值

  一個在猶太人中廣為流傳的經典故事是這樣的:有人把一個橙子給了兩個孩子,於是,這兩個孩子便為了如何分這個橙子而爭執起來,此時那個人就提出一個建議:由一個孩子負責切橙子,而另一個孩子先選橙子。結果,兩個孩子各自取了一半橙子,高高興興回家了。第一個孩子回到家,就把果肉挖出扔掉,橙子皮留下來磨碎,混在麵粉裡烤蛋糕吃;另一個孩子把果肉放到榨汁機上打果汁喝,把皮剝掉扔進垃圾桶。從上面的情形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兩個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可是他們的東西卻沒有物盡其用,沒有得到最大的利益。這說明,他們在事先沒有宣告各自的利益所在,沒有進行溝通與談判,從而導致了盲目追求形式上和立場上的公平,結果雙方的利益並未在談判中達到最大化。

  營銷活動中要面臨許多談判,在談判過程中,應該加強溝通,通過溝通創造價值,達到“雙贏”的結局。如通過與消費者的溝通從而明確其核心價值點所在;通過加強與外界的溝通和談判從而樹立良好的形象;通過加強內部的溝通和談判從而塑造良好的氛圍等等,溝通從心開始,談判創造價值。

  總之,猶太人賺錢的智慧需要去分析和洞察其思維。方式與營銷活動緊密聯絡。正如美國人所說:“智慧在中國人的腦袋裡,金錢在猶太人的口袋裡。”因為營銷的關鍵是將客戶的錢從他的口袋轉移出來袋,將產品和企業的思想裝進客戶的頭腦;不僅要找出你的客戶和接觸你的客戶,還要說服你的客戶和服務好你的客戶;不僅要“借勢”,還應“攻心”,從而全方位地創造良好的顧客感受,使顧客感動和聯想,進而激發其購買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