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身體保健健康教育教案

  幼兒階段是人類基礎動作技能形成的階段,而目前大班幼兒教育已忽略應以“體”為首要發展的教育目標。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參與遊戲,情緒積極愉快。

  2、幼兒通過遊戲培養抑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訓練反應的靈敏性。

  3、幼兒能按遊戲規則進行遊戲。

  活動準備:“熊”頭飾一隻,圈劃幼兒活動範圍和“熊家”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

  教師:“如果你突然遇到一頭大狗熊,你該怎麼樣,它才不會吃你?”

  幼兒討論提出意見。

  2、設定情境,觀察討論熊的習性。

  ***1***請另一位老師扮成熊,聽到主班老師說“哎呀!瞧,我們班來了一隻大狗熊!你們快用你剛才的辦法試試看,看它會不會吃你!”就出現。

  幼兒嘗試自己的辦法,熊將出聲的,動的幼兒抓走。

  教師請沒被抓走的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沒有動,沒有出聲音等。

  ***2***教師引導幼兒瞭解熊的習性:

  “熊”介紹自己的特點:“人們都叫我‘黑瞎子’,沒錯,我的眼睛不好,但是我的耳朵可靈了!一點點聲音我都能聽見!“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遇到熊的時候該怎麼辦:看到了熊不要動,不要說話,就不會被熊吃了。

  3、學習兒歌《熊來啦》。

  ***1***教師:“我這兒有一首兒歌,只要你會念這首兒歌就不會被熊抓走了,像不想聽聽?”

  ***2***教師念兒歌,幼兒以集體,分男女的形式學習兒歌。

  4、第二次遊戲。

  教師:“如果熊再來,我們怕不怕?我們就一邊念兒歌,一邊用兒歌裡的方法,就不會被熊抓走了!”

  教師:“哎呀!熊來啦!”

  熊出現,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玩遊戲。

  5、商定遊戲玩法和規則。

  和幼兒一起討論“熊沒來的時候我們幹什麼?”“熊什麼時候出來?”“什麼時候念兒歌?”“什麼時候不動了”“什麼時候遊戲結束?”“熊的家在哪裡?”等問題。

  教師總結幼兒的討論結果。

  6、幼兒扮熊進行遊戲。

  ***1***請一位

  幼兒扮熊進行遊戲。

  ***2***請若干幼兒扮熊進行遊戲。

  7、教師小結,評價,表揚按規則進行遊戲的幼兒。

  8、幼兒“熊走”進教室。

  附:兒歌《熊來啦》

  熊來啦!熊來啦!聞聞你來聞聞他。

  別動別笑別說話,別被狗熊抓回家。

  篇2

  設計意圖:

  在本月開展多元智慧創意課程《變變變,長大了》主題活動時,有一個分題活動是“身體的祕密”,孩子們一看到書中男女小朋友入廁的情景,立即炸開了鍋。同時,他們對兩性問題表現出的早熟傾向引起了我們的關注:有的孩子在課後扭住我提了很多他關於成人生活的困惑;還有的男孩子竟忍不住好奇,偷偷跑進女廁所想一窺究竟……***略***

  於是,我們決定對孩子們現階段最為關注的話題作出正面的、積極的迴應,同時對學前教育階段如何開展啟蒙“性教育”進行探索,生成了本次活動“身體的祕密”。

  活動目標:

  1、科學、正確地面對性話題,學會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瞭解基本的防衛方法。

  3、引導幼兒積極地思維,自由地表達。

  活動準備:

  1、幼兒的準備:活動前的調查記錄,對兩性的區別有了初步的認識;

  2、教師的準備:

  l 蒐集大量的性教育資料***今日說法、《畫說性》等***,以應對課堂上孩子們的突發提問;

  l 角色分工、互助協調;

  佈置有關兩性知識的活動區角***包括人物、動物***,提供較為豐富安全的可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講解什麼是“性”。

  1、請小朋友以性別分為男女兩組,兩名老師明確分工。

  幼兒闡述自己對不同性別的看法,即“男女有什麼區別”。

  2、提問引發思考:什麼是“性”?

  小結:“性”是和我們的身體密切相關的,不關是從頭髮的長短就能判斷性別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身體的某些部位,是代表著性別差異的。是那些部位呢?就是我們穿衣服遮起來的部位。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