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筋膜炎治療方法
頸椎筋膜炎是指肌肉和筋膜的無菌性炎症反應,那麼,有什麼治療方法嗎?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頸椎筋膜炎病因
1、部分患者有程度不等的外傷史。肌肉、筋膜受損傷後,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留下隱患,遷延日久而致病。
2、不少患者雖沒有明顯急性外傷史,但因長時間坐班少活動;或因工作姿勢不良,長期處於單一的特定姿勢;或因工作緊張,持續性負重,過度勞累等,遷延日久而致病。
3、感受風寒溼邪,經絡阻滯、氣血執行不暢、影響肌肉筋膜的營養和代謝,遷延日久而致病。
4、患者體弱,免疫功能不強;或是腰骶椎先天變異***畸形***;或是脊柱退行性疾病***骨質增生***誘發。
一半以上的病人經休息症狀即可得到緩解,熱敷、按摩可消散結節,對疼痛結節的封閉也相當有效,但臨床上不少症狀頑固,久治不愈的病人就需手術治療或者微創治療,其中超聲引導下的小針刀或者射頻等肌肉鬆解治療效果尤為理想。
在超聲影像上可清晰的觀察到區域性的筋膜上有裂隙,有脂肪從裂隙中疝出,這就是臨床上所捫及的結節。脂肪與周圍組織包括筋膜及鄰近的皮神經分支相粘連,這可能是疼痛的原因。手術應切除結節,修補筋膜,分離粘連及切除皮神經。效果常良好,但由於常為多發性病變,手術只能解決一處的症狀,故仍應嚴格掌握手術指徵。
在超聲引導下應用射頻熱凝鬆解粘連的肌筋膜疤痕或攣縮點,比以往使用的其他鬆解方法更有效和安全。將射頻針到達肌筋膜炎的觸痛點,可達到分離組織粘連、鬆解攣縮和促進區域性組織血流供應和燒灼區域性增生的末梢神經的作用。儀器具有的神經刺激功能可辨別針尖所在組織的性質和針尖周圍至少3-5mm以外的重要神經,變為醫生準確避開神經的有效手段。尤其適合在含有重要神經的頸部或臀部等肌筋膜區域,如斜角肌、梨狀肌區、椎間孔附近和大腿根部等處的治療。射頻鬆解技術靈活可控,能較好適應各個病人的具體情況,當治療期間出現不舒服時可隨時中止操作。治療時在肌筋膜上的固定壓痛點注射1%利多卡因1ml,射頻加熱至75℃持續20”,在相距1-2cm左右再向著疼痛的中心點進針作射頻熱凝。目的是鬆解區域性攣縮粘連的肌筋膜,毀損區域性異常增生的末梢神經,增加區域性肌肉的血液供應,對肌筋膜粘連或攣縮性疼痛的治療效果極好,複發率低。由於射頻消融鬆解了病變神經周圍卡壓的軟組織,既解除外周神經痛又可改善病變神經的血供,為此治癒了不少如臀梨肌卡壓乾性坐骨神經痛、斜角肌卡壓乾性臂叢神經痛和頑固性膈肌痙攣等疑難雜症。我科還在B超引導下已初步成功施行坐骨神經、臀上皮神經、股外側皮神經、股內收肌管和脛總神經瘤的鬆解鎮痛治療。
射頻技術結合超聲引導技術,可彌補其不能辨別血管的不足,大大增加射頻鎮痛的安全性和應用範圍。因為射頻熱凝的穿刺、加熱和治療後區域性均有一定疼痛,我們主張應用鎮痛藥防治。鎮痛後注意教育病人糾正不良姿勢和加強肌肉鍛鍊以減少疼痛復發。在癌症病人射頻鎮痛的時候,醫生除了應用射頻技術阻斷神經鎮痛外,還可用射頻消融技術縮小腫瘤體積,達到更明顯的持久的鎮痛作用。
超聲影像定位具有如下優點:①影像技術使神經阻滯的方式發生根本性變革,可直接穿刺到目標神經周圍,實施精確地神經阻滯。②影像引導的神經阻滯可提高操作成功率和操作質量。③影像引導穿刺針更接近神經,所以藥物起效快,藥用量減少。④由於解剖標誌和神經定位會出現變異,影像定位可以減少以前常常出現的穿刺針反覆進退和重新定位的尷尬情況。⑤影像引導與其他方法比較,操作時病人更舒適。⑥影像引導可以避免神經損傷、誤穿血管和胸膜造成局麻藥中毒和氣胸等嚴重併發症。
頸椎筋膜炎預防方法
1、防止潮溼,寒冷受涼。不要隨意睡在潮溼的地方。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後,要及時更換溼衣或擦乾身體。天冷時可用電熱毯或睡熱炕頭。
2、急性腰扭傷應積極治療,安心休息,防止轉成慢性。
3、體育運動或劇烈活動時,要做好準備活動。
4、糾正不良的工作姿勢,如彎腰過久,或伏案過低等等。
5、防止過勞,人就像一臺機器一樣,過度的運轉或超負荷的使用,必然會導致某些部件或整個機器的損害。腰部作為人體運動的中心,過度勞累,必然造成損傷而出現腰痛,因此,在各項工作或勞動中注意有勞有逸。
6、使用硬板軟墊床,睡眠是人們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床的合適與否直接影響人的健康,過軟的床墊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1個10釐米厚的軟墊。
7、注意減肥,控制體重,身體過於肥胖,必然給腰部帶來額外負擔,特別是
中年人和婦女產後,都是易於發胖的時期,節制飲食,加強鍛鍊是必要的。
8、勞動,勞動姿勢不正確,容易造成腰肌筋膜炎。現在列舉一些正確的勞動姿勢幫助大家預防腰肌筋膜炎。背重物時,胸腰稍向前彎,髖膝稍屈,邁步要穩,步子不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