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副科怎麼學好

  ?雖然副科沒有主科的佔比分值重,但是學不好副科,主科再好也沒有用,趕緊來看看怎麼學習初一的副科吧。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一副科的學習方法技巧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一政治學習方法技巧

  一、如何學習初一政治

  許多學生都對學習政治興趣不大,主要是覺得政治靠死記硬背,學起來沒有什麼意思,而且有些學生根本就不懂得該如何學習政治,下面是我在長期的教學中總結出來的一些學習政治的方式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1、背。即是背書,眾所周知,學習政治一定要背書,但是,背書也要講究一定的技巧,背書要有內容、有目的地背,千萬不要盲目地背,否則,不但學不好政治,還會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覺得學來學去都學不好,乾脆不學算了。因此,一定要學會背書,那麼,該如何背,首先,確定數量,每天背書的內容不能太多,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太急功近利,每天最多隻能背34道題,不能太多,太多就很容混亂,並且記不牢固。所以每天將這些題牢牢地記在腦子裡,這樣每天一點點地背,一個學期下來,你腦子裡就儲存著大量的知識,到考試前再認真複習,這樣,怎樣的考試都不怕了,考試成績一定也上去了。其次,要明確背書內容。許多學生都是不知讀什麼的,總之,拿起書就無目的地讀,因此,一定要明確該背什麼,每天老師上課要划起來的簡答題就是背的內容,政治只有簡答題是最需要背的,其它的實際上都是靠理解、分析的。

  2、看,即是看書。其實很多學生都以為只要背完書,政治就學完了,實際上,背書只是學政治的基礎,而且,只靠背書,考試只能是考合格的層次,要成績再上一個臺階,取得優秀的成績,還要學會看書。將課本的內容看深、看廣、看懂,理解課本的內容,並養成邊看書邊思考的好習慣。看書也要懂得怎樣看,看老師划起來的重點、難點,課本的大小標題,課本特別標註的內容。只有不斷地看書,才能真正將老師傳授的知識掌握、理解,才會在各種考試中得心應手,應對各種試題。也只有學會看書的學生,才會主動地學習,才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3、用,即是用書。何謂用書,實際上就是運用課本的知識回答問題的能力。無論是在考試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學習的目的實際上就將知識應用。如果你很努力地背了書,書,但最終你卻不懂得將頭腦中的知識應用,實際上等於你什麼都沒有學。那麼,應該樣用書呢?首先,多做練習,做練習的過程,實質上就運用知識的過程,我一般情況下,教學生做練習必須經過三個程式,第一:先不要看書,將所有會做的題目做完;第二:將不會做的題目查閱課本,從課本找答案;第三:不會做的題目抄答案。三種程式採用三種不同的色筆做標記,複習時,第一種粗略看一下就行了,第二種認真地複習一至二次,第三種要多次複習。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地掌握課本的知識。其次,在平時生活中,多些利用課本的知識,討論一些國內國際的時事,將知識面擴闊,將課本的知識深化,而且也可以提高學習政治的興趣,使學習政治變得不再枯燥。

  以上這些見解和做法,只是我的一些淺見,正所謂學無定法,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都能夠促進自己的學習,都能使自己真正學到知識。

  1、注意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勤于思考、勇於提出問題。教師備課是將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結合起來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同學們應當認真聽講,積極回答並認真傾聽別人回答的問題,思考老師的點評和你的思考有什麼不同,以便加深理解所學內容。例如關於“三個代表”思想的定義,有的同學能倒背如流,而換個問法:請試舉天津市政府如何以“三個代表”為指導勤政為民的,卻無言以對了。為什麼?因為他不去思考其真正的涵義,只知道機械記憶概念。我們天津的天變藍了、地變綠了、路變寬了、河變清了、人們生活提高了,這正是“三個代表”思想的偉大指導。還要勇於提出問題,首先是要發現問題,而發現問題是思考問題的關鍵。再如有的同學通過人類社會發展一般過程的學習提出蘇聯解體、東歐鉅變如何看待,就是一個很有質量的問題。

  2、高質量地完成作業。政治題的練習要少而精。要把每次練習當做考試,按考試要求去做,做後要總結:錯在哪,為什麼,如何改進等等,每次練習都要有提高。

  3、掌握知識的脈絡要點。①以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來串起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大動脈。②以總複習上的課題、節題、框題、標題為線索。③以各課的知識體系表為依據。④最好是在此基礎上自己總結知識體系表,化為自己的知識,做到知識的理論化、系統化,做到綱舉目張、胸有成竹。

  4、分專題、多角度練習。例如可分:經濟發展、可持續發展、“三個代表”、共同富裕、精神文明建設等專題,也可從法律、時事、政治等角度去歸納。通過專題和多角度研究,可以將知識內在的聯絡更加明確、重點突出。

  5、要理論聯絡實際,要關注生活、要關注熱點、要關注祖國和人類的前途命運。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不應該只做“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而應該做“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例如有的同學對國際熱點伊拉克危機很關注。引用第五課第二節第一框題的知識就可解決,這樣學既有興趣又能學以致用。中考要涉及大量的時事材料分析題,所以我們應該多觀察、多實踐、多思考。

  二、初一讀不進去政治怎麼辦

  政治不同於語文,語文讀起來會感到有味。這是因為它是人們感情的直接流露,語言生動形象,語言的節奏感較強。而政治的語言比較抽象,它主要表達的不是人的情感,而是一種思想,理論性較強。那麼,政治是否原本就是淡而無味的呢?不是的,政治內容所體現出來的辯證思維是任何學科無法比擬的,要學好政治必須把握其特點,因此,不能像讀語文一樣去讀政治。關鍵是去理解政治的思想觀點,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理解書中舉的例子是如何來論證原理的。同時,自己也必須舉一些已瞭解的例子。只有這樣,才能使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生動的形象。當然,舉例並不是目的,應該在具體的事例中歸納出本質,這個過程也是鍛鍊自己的思維過程,你也就會在思考中找到了樂趣。

  三、政治課上課聽講“五大方法”

  1:同步聽課法

  學生聽課的思路程序與教師講課的思路程序同步前進的聽課方法。聽課是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部分和關鍵環節。因為聽課佔了大部分時間,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形成技能、發展智力,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的。所以,聽課要打主動仗,一定要使自己的“聽”與教師的“講”保持同步。所謂“同步”,就是懷著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興趣,使自己的大腦處於高度的興奮狀態,帶著預習中的問題,緊緊跟上教師講課的思路,專心聽,一步不離地和教師一道積極去思考、去聯想、去分析、去探索,尋找出問題的答案。這樣眼、耳、腦並用,方能“心知其意”。反之,“心不在焉,視而不風,聽而不聞”,教師講得再好,新知識也無法接受。有的學生,思維往往落後在教師的講解後面,“跟不上步伐”,甚至對教師講的重點、難點,因聽不懂被“卡”住。面對這種情況,千萬別停留在那裡“死想”,而是先劃上記號,暫且承認它的正確性,留待課後再去解決,要馬上繼續跟上教師的思路,以便不影響後邊內容的聽講。善於積極思維的學生,往往又出現超載教師講課的速度,“野馬難收”,使同步聽課失去了意義。這部分學生也應該注意,既不要讓自己的思維滑得太遠,完完全全離開教師的思路,又不要放棄積極主動的獨立思考。要在聽懂的基礎上,把教師所講的重要論點、論據和分析論證的方法,用自己的話記下來,做到邊聽、邊記、邊思考,真正同步進行。

  2:發問探索法

  在學習過程中善於發現問題進行探索的方法。在同一教室裡聽同一位教師的課,教材和課時相同,大家的智力也差不多,有的人漫不經心,不由自主地被教師“牽”著鼻子走;有的思維活躍,深思揣摩,不斷提出“為什麼”。課畢,前者迷迷糊糊似懂非懂,無所補益;後者釋疑若干,獲益良多。可見發問探索法多麼重要!俗話說:“好問無須臉紅,無知才應羞恥”。不敢大膽地發問探索,結果使問題愈來愈多,學習無法深入,愈學愈被動。

  既要敢於發問探索,又要善於發問探索,這就需要我們獨立思考,刻苦鑽研。思考了、鑽研了就會不斷給自己提出問題,有所發現。有位成績優秀的同學給自己作了“五不問”的規定:已學過的基礎知識未經複習不問;教科書或主要參考書沒有看過不問;教師課後留下的問題未曾深入思考不問;找不到自己的矛盾所在不問;提不出自己的思路不問。學生在渴求知識的過程中,經過深思熟慮,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積累了知識,又培養了愛思、多思、善思和探索的習慣。

  3:課堂筆記法

  在聽課過程記下必備知識的方法。“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好課堂筆記好處是多方面的。第一,有助於抓住難點、重點和主要方法,便於課後再次回味教師的思路,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深化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第二,有助於眼、耳、腦、手密切配合,協調活動,培養和提高感知、記憶、思維和寫作、速記的能力;第三,有助於把教師概括總結的知識提綱挈領地記下來,積累大量寶貴的資料,使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第四,有助於課堂聽講全神貫注,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記聽課筆記要做到三點:①處理好聽記的關係。作聽課筆記,學生處於一種較被動的地位,往往因“聽”誤了“記”,或因“記”誤了“聽”。有的同學為處理好“聽”與“記”的關係,提出“三記三不記”,即:重點的問題記,疑難之點記,教材上沒有的記,次要的不記,教材上有的不記,易懂的不記。由被動轉為主動。②聽、想、記結合,以想為主帥。從上課到下課,埋頭死記,一股腦兒充當錄音機和記錄器,課堂上沒認真聽,更無暇思考,無暇消化,筆記雖記得很多,但腦子裡卻是一片空白,勢必影響聽課效果。有的同學抓住理解這一關鍵,總結了自己做筆記的方法:詳略得當選擇記,結合理解靈活記,抓緊時間迅速記,不懂問題特殊記。③定期整理筆記。應當在複習中定期對筆記加以補充整理。整理筆記的過程是個分析、歸納、綜合、邏輯思維的過程,不僅有利於知識的條理化、理論化,而且便於鞏固記憶和培養提高自學能力。

  4:精力集中法

  上課時,學生把全部精力集中於學習之中的一種方法。現在,我們有的同學心猿意馬,身在課堂,心在課外,不管教師講得多好,對他來說出是枉然。精力集中聽課的做法:①明確的聽課目的,課堂上便能較集中精力聽講,反之,坐在教室裡要做到全力以赴,較為困難,因為這樣的同學缺乏聽課動力。②耳腦並用,邊聽邊思考,向自己不時提出“老師講的論點是否與客觀事實相符?”“所提供的材料是否充分、全面?這些論據是否必然得出其結論?”等等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使自己的大腦處於興奮狀態,避免注意力的分散。③大腦活動同肌肉活動一樣,經過一定時間出現疲勞。每節課結束,要走出教室作短時間休息或活動一會兒,以避免大腦疲勞而反應力下降,思考力減弱,精力不集中。④邊聽邊作必要的記錄,以防止思想分岔。⑤加強鍛鍊,保持身體健康,才會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5:集體討論法

  課堂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通過對教材內容開展集體討論進行學習的方法。政治課的集體討論,歸納起來有如下三種:①質疑問題性質的討論,即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大膽質疑問題,由教師將問題歸類,發動和組織學生對自己提出的難點、疑點各抒己見,開展討論,儘量求得自己解決。②精彩段落評議性質的討論。即把教材的精彩片斷交給學生,讓他們給予評議、鑑賞。③專題性質的討論。即根據教材內容,選擇恰當的專題,讓學生積極發表看法,引起爭論,促成對教材內容的消化理解。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討論,不僅有效地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其口頭表達能力。

  學好初一地理的十大記憶法

  1.比喻記憶法

  是指把所要記憶的地理知識與人們熟知的相關知識聯絡起來完成記憶的方法。科學、準確的比喻記憶能夠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枯燥的內容趣味化、複雜的內容簡單化。例如:記憶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時,可比喻為燕子的季節遷徙。記憶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衛星數最多的行星——土星時,可以將其比作土霸王。

  2.字頭記憶法

  是指把一系列地理事物的字頭串聯起來來完成記憶的方法。例如:記憶九大行星距日遠近時,可以這樣記憶: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

  3.諧音記憶法

  是指把需要記憶的地理知識通過諧音組合到一塊,然後聯想創造出一種意境的記憶方法。對於難記憶的地理知識利用諧音聯想記憶,便於想象,能極大地調動自己的積極性和興趣性,收到“記中樂,樂中記”的藝術效果。

  如黑色金屬主要包括鐵、鉻、錳等,可以採用“鐵哥們”作諧音記憶。

  又如類地行星主要成分是氫、氖、氦,可以採用“勤奶孩子”作諧音記憶。

  又如記憶江河年徑流總量排序時,可以這樣:“徑流巴西,俄***我***加***家******有***美印***人***尼***你***中嗎?”。

  又如記憶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時,可以這樣“氧***養***矽***閨***鋁***女***,鐵***貼***鈣***給***鈉***哪***鉀***家***鎂***美***?”。

  又如記憶草場資源豐富的國家時,可以這樣:俄***我***新***心***中美澳,阿蒙***門***。

  又如記憶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可以這樣:美加法***深***澳阿,該出口時就出口。

  4.接近聯想記憶法

  是根據有些地理事物在時間上或空間上有所接近之處而建立起來的聯想記憶方法。通過接近聯想有助於我們將新、舊知識聯絡起來,增強知識的凝聚力。如複習亞馬孫平原時,從同一地理空間進行聯絡,想到亞馬孫河,全年水量豐富,季節變化量小;想到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樹種豐富,破壞嚴重,“世界肺臟”作用正在不斷減弱。又如,記憶洋流的分佈規律時,在中低緯形成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反氣旋型大洋環流,想到北半球的反氣旋是順時針方向流動,東西風向如何就一目瞭然了。

  5.類似聯想記憶法

  是根據地理事物之間在性質、成因、規律等方面有類似之處而建立起來的記憶方法。通過類似聯想有助於我們發現地理事物的共性,強化記憶。如裡海與日本的面積大約都為37萬平方千米。又如溫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海洋氣候區內的自然帶均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6.對比聯想記憶法

  是指根據地理事物之間具有明顯對立性特點加以聯想的記憶方法。通過對比聯想,有助於我們比較地理事物的差異性,掌握各自的特性,增強記憶。如氣旋和反氣旋是大氣中最常見的運動形式,其氣壓分佈狀況、氣流狀況、天氣狀況都相反,學習時,只需精記一種即可。

  7.從屬聯想記憶法

  是根據地理事物之間因果、從屬、並列等關係增強知識凝聚的聯想記憶方法。通過關係聯想,引導思考、理解地理知識彼此之間的關係,使思考問題有明確的方向,感到有些地理知識多而不雜,雜而不亂,有規律可循。如因果關係:地理自轉→地轉偏向力→盛行風向→洋流的流向;從屬關係: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並列關係: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固結成岩作用。

  8.聚散聯想記憶法

  是指運用聚合思維對一定數量的知識通過聯想,按照一定的規律組合到一起或運用發散思維對同一地理知識,從多方面進行聯絡的記憶方法。包括聚合聯想記憶法和發散聯想記憶法,互為逆過程。運用聚散聯想記憶法有助於學習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擴大思路,建立地理知識的“聯想集團”。如有關赤道的知識,可運用發散思維從下列各點進行說明。

  地理上最長的緯線;

  緯度最低的緯線;

  距南北兩極距離相等的緯線;

  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南北緯度劃分的起始線;

  地轉偏向力為零的緯線;

  仰望北極星仰角為零的緯線;

  全年晝夜平分的緯線;

  地理自轉線速度最大的緯線;

  反之,運用聚合思維可以說明上述所指緯線都是赤道。

  9.形象聯想記憶法

  是把所需要記憶的材料同某種具體的事物、數字、字母、漢字或幾何圖形等聯絡起來,藉助形象思維加以記憶。形象聯想既有利於激發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又有利於加深記憶。如新疆的地形特徵可與新疆的“疆”的右半部分聯絡起來,“三橫”表示三山即阿爾泰山、天山和崑崙山:“兩田”表示兩大盆地即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又如義大利的輪廓影象高跟靴子。

  10.奇特聯想記憶法

  是指利用一些離奇古怪的聯想方法,把零散的地理知識串到一塊在大腦中形成一連串物象的記憶方法。通過奇特聯想,能增強知識對我們的吸引力和刺激性,從而使需要記憶的內容深刻地烙在腦海中。如柴達木盆地中有礦區和鐵路,記憶時可編成“冷湖向東把魚打***卡***,打柴***大柴旦***南去錫山***錫鐵山***下,揮汗***察爾汗***砍得格爾木,火車運送到茶卡。”

  初中生的學習方法及技巧

  1、學習內容逐步深化、學科知識逐步系統化

  學習的課程門類逐漸增加,內容也逐步加深

  小學期間,學生的學習內容是比較簡單的,學科也相對簡化,主要學習語文、數學等最基礎的課程。語文主要是識字教育和簡單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數學主要掌握基本的運算能力;其他方面只是接受一些直觀、感性的知識,並沒有細化了的完整的學科知識。老師的教學也更重趣味性和直觀性,而不是強調知識的完整體系。

  進入中學以後,學習的內容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學習的課程門類逐漸增加,內容也逐步加深。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小學曾學習過的課程,由直觀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並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同時,物理、化學等課程相繼開設,歷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識也成為重要的學習內容。這些學科知識對於初中學生來說,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質積累,這就使初中生的學業負擔客觀上大大增多了。老師的教學也越來越注重傳授知識的嚴密性和注重學生思維方法、思維能力的培養,除要求學生識記大量的定義、原理等知識點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

  2、 學習成績分化日趨激烈

  初中生的學習成績波動很大,同時出現激烈的分化

  學習量的增加和內容的不斷加深,加上初中學生心理的波動和生理的變化,使得初中生的學習成績波動很大,同時出現激烈的分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績和初中成績相關不大。根據有關專家的研究,在小學是學習尖子的學生,進入初中以後繼續保持領先的情況大大減少;相反,有些小學時被認為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後來居上成為學習冒尖者。而初中階段的學習成績卻與高中學習呈明顯相關。

  ***2***初二年級往往出現比較明顯的學習“分化點”。一般來說,經過預初、初一的學習適應和調整,學習習慣和方法基本形成定勢,成績的差異逐漸明顯。尤其到了初二年級,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物理等自然科學課程相繼開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智力在學習中的作用也表現得越來越突出,這時學習開始出現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好與差的差距被越拉越大的狀況。

  ***3***學習成績與付出的工夫所呈現的差異。學習優秀的學生由於能夠合理地安排時間,方法得當,事半功倍,學習往往顯得輕鬆自如而依舊學有餘力;學習較差的學生窮於應付,事倍功半,卻學得越來越吃力,學習變成了沉重的負擔。這種對待學習是否輕鬆的狀態,是判斷學生學習潛力的重要依據。

  3、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能力日顯重要

  對初中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於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

  進入初中以後,學生在學習上的獨立性逐步增強。課堂教學中,教師比較注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課堂教學外,學生更多的需要自覺地獨立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直接幫助也逐漸減少,不少家長也因為孩子學習難度的增加而顯得力不從心。因此,自學能力的強弱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明顯增強,學習依賴性強的學生成績往往每況愈下。家長應該及時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小學階段已經形成的良好學習習慣,使他儘快適應初中學習的要求,並幫助其形成初中階段相對獨立的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於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

  4、學習的自覺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並存

  小學階段的學習,在學校裡,主要依賴老師的安排,老師可以說是無所不包、無所不管;在家裡,也大都是在家長的督促下完成學習任務的。小學生的學習還缺乏明確的目標和自制能力,所以,帶有明顯的依賴性和被動性,一旦離開教師和家長,不少學生往往會覺得茫然不知所措,無法自覺的安排學習。

  相對來說,初中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有所增強,但是,在這方面學生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許多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還不能持久保持,教師和家長的管理稍有鬆弛,就會無法自制,把學業拋至腦後,從而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心理的變化,電腦遊戲、武俠小說、通俗言情小說,乃至有些不健康的讀物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誘惑,成為影響學習的因素。有些學生自制能力比較脆弱,還會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嚴重影響學習。自覺性、主動性比較強的學生就能保持相對持久和穩定的學習狀態。總體看來,初中生還處在自覺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並存的年齡。家長要注意經常幫助孩子排除干擾,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興趣,明確學習的目標,使他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得以鞏固。

  ***二***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階段的學習主要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學習和培養,雖然智力在學習中的作用日益明顯,但非智力因素依然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影響初中生學習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學習的習慣、興趣、動機、情感、意志等。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比如:課前預習新課的習慣,可以在教師教授新課之前大致瞭解課程內容,有助於把握重點帶著問題聽課,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質量;作業認真書寫的習慣,不僅可以保證作業的美觀整潔,提高作業的質量,還能夠培養一絲不苟的嚴謹作風。反之,不良的習慣也會成為學習進步的絆腳石,不少成績比較差的學生,腦子都不笨,但往往上課心不在焉、作業馬馬虎虎、做事丟三拉四。

  1、 抓住課堂四十五分鐘,學會聽課

  聽課也有不少學問。學會聽課,對初中生的學習進步至關重要

  課堂學習是學習的最主要環節,四十五分鐘課堂學習效益的高低,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

  也許有的家長和學生會想,每個人都有一雙耳朵,聽課誰不會呀。其實不然,聽課也有不少學問呢。學會聽課,對初中生的學習進步至關重要。

  首先,要集中注意聽。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能夠幫助我們從周圍環境所提供的大量資訊中,選擇對當前活動最有意義的資訊;同時,使心理活動維持在所選擇的物件上,還能使心理活動根據當前活動的需要作適當的分配和調整。所以,注意對於學習尤為重要。集中注意、專心致志才能學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馬往往一無所獲。

  其次,要帶著問題、開動腦子聽。有些同學聽課不善於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看似目不轉睛,但一堂課下來心中卻不留痕跡。俗話說:疑是一切學習的開始。帶著問題聽課,就能使聽課有比較明確的目標和重點,增強聽課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帶著問題聽課,還能促使自己積極動腦,緊跟老師的教學節奏,及時理解和消化教學內容。

  再次,要積極舉手發言,認真做好筆記。教與學應是雙向交流、互相促進的。學生在課堂中,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積極舉手發言就是一種參與,它既能較好的促使自己專心聽課、動腦思維,還能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都是說邊學習邊動筆的好處。筆記不僅是學習新知識的方法,也是複習舊知識的依據,同時我們還可以從筆記中發現新的問題。很多家長感到對孩子在學校裡的學習無從瞭解和把握,其實,每天檢視一下他們的課本和筆記,就是一種好方法。

  2、合理安排時間,有計劃地進行學習

  時間是個常量,需要合理安排;學習是艱苦的勞動,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1***幾個需要家長引導孩子處理好的關係

  玩與學的關係,主與次的關係,發展興趣和打好基礎的關係

  這裡,家長必須幫助指導孩子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首先是處理好玩和學的關係。學習是初中學生的主要任務,主要的時間和精力自然應該花在學習上。但是,學習又不是初中學生生活的全部,初中學生精力充沛、興趣廣泛,適當和有益的活動***包括“玩”***也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把孩子的閒暇時間安排得嚴嚴實實,不讓孩子有娛樂和活動的時間;有些家長卻對孩子的課餘活動放任自流,這都不利於學生的學習進步和全面發展。要指導學生學會勞逸結合,學習時專心致志、靜得下心來;活動時生龍活虎、放得開來。學習和玩不僅是不矛盾的,而且可以相得益彰。

  其次是處理好主和次的關係。初中階段學習知識的密度大大增加、學習知識的廣度也大大增加,這就需要學生能夠處理好各種知識內容之間的主次關係。學科之間有差異,基礎學科、工具學科是初中學習的重中之重,直接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一定要學得紮實。學科內容本身也有主次,概念、原理及其形成是主,知識的靈活運用是主,自己學習的薄弱環節是主,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再次是處理好發展興趣和打好基礎的關係。興趣是學習動力產生的直接原因,孩子對哪一門功課感興趣,這門學科也就往往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但是,初中學生思想和心理還不夠成熟,興趣也往往不夠穩定,有些孩子對興趣的理解也比較片面。表現在學習方面主要有以下情況:一會兒喜歡這,一會兒喜歡那,見異思遷,結果什麼也沒學好;光憑興趣學習,自己認為不感興趣的就敬而遠之,結果就成了“跛腳”。其實,初中的學習是整個人生學習的基礎,首先要學好每一門功課,初中學習過了關,高中階段就可能比較順利;即便是通常被認為是“副課”的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實際上都是將來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培養興趣必須以打好基礎為前提。

  ***2***遵循記憶規律安排學習

  遺忘呈現出“先快後慢”的規律。這規律給我們指導孩子的學習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最早用實驗方法研究記憶規律的心理學家艾客浩斯發現,學習剛結束,遺忘就相伴開始了。第二天忘得最多最快,第二天需要複習的時間較長,如果第二天覆習了,第三天就遺忘少了,需要複習的時間也較短;如果第三天覆習了,第四天遺忘得就更少了……。總之,遺忘呈現出“先快後慢”的規律。這規律給我們指導孩子的學習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及時複習。初中生學習存在一種普遍的傾向,就是隨學隨丟,做完教師佈置的作業了事。到考試時,臨時抱佛腳,從頭開始複習。要改變這種前學後忘,到後面問題成堆的現象,關鍵要做到“及時”,特別是對於那些字母符號、公式、外語單詞等意義性不強的學習材料,一定要做到趁熱打鐵,及時複習。這好比在堤壩塌方之前,及時加固,要比垮了再修,付出更小的努力。

  分散學習。“及時複習”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一勞永逸”。學習的規律告訴我們,分散複習比集中複習效果更好。以學習外語單詞為例,如果當天學習了20個單詞,一位同學在當天晚上集中複習一小時,加以鞏固;另一位同學當晚複習半小時,第二天再複習15分鐘,第四天覆習10分鐘,一週後再複習5分鐘。結果後者記憶的效率明顯高於前者。利用分散學習的道理,家長可以指導孩子採用“卡片”複習的方法。例如複習英語單詞,把卡片分為左右兩邊***或正反兩面***,分別寫上中文詞義和英語單詞,然後自制七個袋子***或信封***,每袋內放置一週中某一天應複習的卡片,複習時,用手遮住一面,回憶另一面的內容。當天複習以後,就放入隔天的袋裡,以此往復有規律地交替複習,效果十分明顯。其他如數學公式等各種知識均可用卡片來進行復習。

  過度學習。我國著名科學家茅以升在83歲高齡時,仍能熟練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後一百位,別人問他有什麼好的記憶方法,他回答說;“說起來很簡單:重複!重複!再重複!”在學習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我們記憶某些內容,到剛能勉強背誦時就停止了學習,結果過了不久就不會準確回憶。如果能“一鼓作氣”,再多學幾遍,效果就大大提高;而且這樣熟練的記憶,保持時間也特別長久,這就是“過度學習”。一般而言,過度學習保持在50%-100%範圍內。舉例子說,背誦一首唐詩,如果用十遍剛好能基本背出,那麼最好能再讀3-6遍,這樣就能爛熟於心,倒背如流了。過度學習要與及時學習和分散學習有機結合起來。

  3、形成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各科學習方法

  因“科”制宜,才能有的放夭地學好各門功課

  初中階段的學習,學科逐漸細化,各門學科都有自己明顯的特點和規律。理科類數、理、化學習重抽象思維,要善於融會貫通;文科類語、史等重知識積累,要善於聯絡實際。只有把握各學科的特點,因“科”制宜,才能有的放夭地學好各門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