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大腦的辦法

  大腦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對大腦的鍛鍊也是有必要的。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起來鍛鍊大腦吧!

  

  1、培養對事物感興趣與喜愛的能力

  想要充分刺激大腦的功能,必須抱著對所有事情都感興趣的積極態度,培養出凡事都想嘗試的主動性和樂觀、開朗的個性,這樣一來,接觸新資訊時就會產生“好像很有趣,我可能會喜歡”的想法。

  另一個重點就是:去喜歡學校老師這類指導者。每個人都一樣,面對自己討厭的人,我們通常提不起勁聽他說話,不管對方講了什麼都聽不進去。一旦討厭某位老師,就會連帶討厭他所教的科目,由於對討厭的內容不易理解、不易思考也不易記憶,討厭的老師所教的科目也不可能有好成績。

  因此,當孩子回家抱怨被老師罵了、說老師的壞話時,父母親千萬不能跟著迴應:“對呀!”反而應該開導孩子:“不過老師也有這些優點哦!”幫助孩子漸漸喜歡上老師。

  2、聆聽他人說話並真心感動

  大腦中有掌管感情的尾狀核,在情緒活動下會提高判斷力和理解力。當我們聽別人說話或接觸到新知識而有所感動,覺得“好厲害哦”,就能促使大腦的能力充分發揮。

  凡事都不屑一顧的輕蔑態度對於大腦是非常糟糕的。所以要告訴孩子:“說不定會聽到有趣的事情哦!”“也許能學到還不會的新知識。”幫助孩子養成對每一件事情都認真傾聽的習慣。

  跟孩子一起聽其他人說話時,就算是我們早就知道的事,也要對孩子說:“好棒哦!”“很有意思耶!”讓孩子培養感動的能力。

  3、培養拋開得失、全力以赴的率真個性

  這裡所說的率真,指的是拋開得失、全力以赴的態度。主動決定要做,並且設法完成──如果沒有這種態度,自我酬償系統就不會產生作用。倘若只是計較得失,老想著不用太拼也沒關係,大腦就無法充分發揮潛能。不偷懶、全力以赴地面對任何事情,這才是讓大腦能力發揮到極致的好習慣。

  4、絕口不說“沒辦法”、“太辛苦”、“辦不到”等否定字眼

  做事遇上困難或是覺得很辛苦時,我們總會脫口而出一些否定字眼,像是“沒辦法吧”、“太辛苦了啦”、“辦不到耶”。說出這些否定的話或是有這類否定的想法,都是大腦在表現自我保護的本能。

  一旦想著“沒辦法”、“做不到”,大腦就會為資訊貼上負面標籤,思考力與記憶力都會降低。如果老是負面思考,就算原本做得到的事情也會變成做不到,或是得花上更多時間。

  重視大腦潛能發展的父母不該讓孩子聽到否定字眼。此外,要經常鼓勵孩子,對孩子認真的付出表示讚美,別讓孩子陷入負面思考。

  5、一口氣朝著目標前進

  想讓自我酬償系統充分發揮作用,很重要的一點是處理事情時要迅速下判斷、執行,並且一口氣朝著目標前進。這麼一來可以避免“這樣真的好嗎?”、“搞不好會失敗”等想法進入大腦,帶來不好的影響。

  激發大腦能力所需要的全力以赴和埋頭苦幹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該教孩子只知認真地埋頭苦幹,而是要教他們訂立目標、全力以赴,然後一口氣達成。

  6、不要有“大概懂了”的半調子態度

  自我酬償系統會受到自己作決定、希望由自己達成的情緒所驅動。換句話說,一旦認為已經完成目標了,自我酬償系統的功能就不再充分運作,思考力等大腦功能也會隨之降低。

  比方說:跑步時要是想著“就快到終點了”,會讓速度變慢;唸書時若覺得“大概都懂了吧”,思考力就會降低;一想到“看來這件工作就快結束囉”,效率會突然變差,結果拖很久都沒做完。

  只要腦中一浮現“大致好了”、“差一點”的想法,就要馬上命令大腦別再想了!養成以完美為目標的態度,加上越到最後越有“接下來才是關鍵”的想法,在鍛鍊大腦潛能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7、對於重要的事一再複習並反覆思考

  大腦有個特性,就是會在瞬間對新資訊產生反應,因此,無關緊要的記憶或只有部分、殘缺不全的記憶,會因為接收新資訊而被抹去,之後就被漸漸淡忘。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記得今晚吃什麼,卻記不起來四天前的晚飯吃了什麼,或者想事情出了神而忘了原本要做的事。

  想要在學習時牢牢記住內容,必須當大腦一開始接收資訊時就貼上正面標籤,然後仔細思考。此外,為了不讓記憶只留下一部分,反覆地複習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想著“大概記住了”,大腦的功能就無法完全運作,所以必須持續複習到完全記住才行。

  8、承認自己的錯誤和失敗

  在大腦自我保護的本能過度作用下,人會有防止自己受傷或被人責備的強烈念頭,這麼一來就會變得無法承認自己的失敗,或者無法面對未能達成的目標。不承認失敗會讓大腦功能的運作產生大問題,因為大腦原本就需要想達成的明確而具體的目標,才能夠發揮作用,要是沒有決定何時完成、什麼事、怎麼做,大腦就沒辦法努力。

  在鍛鍊大腦潛能的過程中,大人除了要對孩子的成就不吝讚美,同時也要正視孩子做不到的事,並且引導孩子一起加以克服。

  9、培養尊重別人的能力

  想在社會上佔有一席之地,讓人生過得充實,就得了解其他人的想法,彼此心意相通。從鍛鍊大腦潛能的角度來說,就是培養出能和他人的大腦“同步發火”的頭腦。

  同步發火的能力是以真誠的對話、站在對方立場著想、尊重等幾個條件為基礎,其中,“尊重”是從小就必須養成的習慣,而重點在於父母親本身也要培養尊重他人的能力。

  要是身邊的大人老是瞧不起人或嘲笑人,孩子自然也不會懂得如何尊重。父母親不妨這麼做,儘可能地留意旁人的優點,並且跟孩子一起討論:“他很厲害吧!”“那個人真了不起耶!”幫助孩子學習如何欣賞別人,進而尊重別人。

  10、以“類似問題”來訓練判斷力

  反覆思考有助於逐漸提升思考的深度,意思就是經過一再的思考,可以仔細體會“說不定看來相同,其實卻有微妙差異”、“搞不好是一樣的”等感受。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辨別微妙差異的能力,就無法產生新發現或獨特思想。

  對大腦有益的食物

  一些食物如豆芽、魚蝦類、海藻類、蜂蜜、豆類等,是非常好的健腦食品常吃可以健腦的食物,可以讓你更聰明。這些食物主要有:魚頭、豬肝、豬腦、瘦豬肉、牛肉、雞肉、鴨肉、骨髓、海蔘等等。 多吃魚頭可以讓小孩更聰明,是大家都知道的。這是因為魚頭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大量微量元素,對補五臟,健腦益智有很好的效果。豬肝有養血補肝、健腦的功效。豬腦具有補腦,止頭昏的效果。

  瘦豬肉有滋陰潤燥的作用。牛肉具有健脾益胃,健腦的功效。雞肉可以溫中益氣、健腦補腦。鴨肉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補腦的作用。骨髓可以補腎壯骨,補益腦髓。海蔘含有粗蛋白質、脂肪、鈣等成份,具有補腎益精、健腦的功效。

  "用進廢退"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則。實踐證明人用腦越勤,大腦各種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絡越多,形成的條件反射也越多。古代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就說過:"精神不用則廢,用之則振,振則生,生則足。"明·高濂也曾在《遵生八箋》一書中指出:"精神不運則愚,血脈不運則病。"意思是說大腦經常不運用就會愚蠢,血脈不執行或執行不暢則會生病。醫學研究證明人類在生活中,勤奮工作,積極創造,可以刺激腦細胞再生,並能恢復大腦活力,是延緩人體衰老的有效方法。但大腦又不宜過度使用,要注意合理用腦,保持生活有規!

  大腦的十個特點

  1. 大腦感覺不到疼痛

  儘管是它負責處理來自其他身體部位的訊號,但就大腦而言,奇怪的是,它竟然無法感到疼痛。

  2. 壓力可導致大腦萎縮

  若干研究已經得出結論,壓力對我們的大腦有著負面的影響,可減小大腦體積。

  3. 15瓦

  成人的大腦一天只消耗250-300千卡。也就是說,一個重量介於1300-1400克***成人大腦的平均重量***的大腦的功率約為15瓦特。大腦所消耗的能量相當於2個大香蕉的能量。雖然並不是很多,但與身體總消耗的能量相比,確實是很多,因為完全運轉的身體的功率才70瓦特。

  4. 數千公里長的神經細胞和無休止的神經再生

  據估計,人類大腦擁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如果把他們排成一條直線,長度將達到1000公里。然而,由於神經細胞是高度分化的細胞,無法再生。但是體育鍛煉能激發大腦的創造力。

  5. 切斷與改造

  嬰兒會切斷他所不需要的神經連線,也就是說,在生命最初2年中切斷那些不需要的神經連線。同時,在青春期時,不僅身體結構會改變,而且思維方式也會改變,因為大腦結構已完全改變。

  6. 夜晚興奮,疲勞會激發創造力

  當身體的其他部位減少活動時***在睡眠時會達到最小的活動量***,但大腦的活動量會增大,因此在大部分情況下,大腦活動量在睡眠時大於清醒時的活動量。因為熬夜時所進行的活動和睡眠時所進行的活動會啟用大腦的不同區域。令人更吃驚的是:疲勞的大腦具有更強的創造力。

  7. 有性別之分

  眾所周知男人和女人是有區別的,而且男性的大腦和女性的大腦也有著不同的工作方式。事實上,男人和女人在空間的選擇上也是有區別的,女人在路線的選擇上需要更多的參考物。比如:大部分的男人會說,500米後右轉,然後走1000米後左轉;一般來說,女人更偏向說,在紅色高樓那裡右轉,然後在遇到一個花店時左轉。

  8. 資訊的傳送速度不同

  大腦中的神經細胞以不同形式排列著,以不同的速度傳送著資訊。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能迅速地想起某些事情,而有時候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想起來。

  9. 越來越幸福

  隨著大腦的衰老,人們會更容易地控制情緒以及更好地消化消極的想法。所以,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幸福感就會變的越高。

  10. 智商越高,睡眠越多

  一個人的智商越高,他的睡眠越多。此外,高智商可以抵抗精神疾病。甚至存在另一情況,那就是高智商的人明明是在睡覺,而事實上他卻是清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