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孟衡勵志故事

  從來就沒有無緣無故的奇蹟,只因為他們堅強,執著。如果想在他們身上尋找成功的祕訣,那就是,不能改變人生,就改變自己的心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篇1

  他是中山大學翻譯學院的一名新生,叫楊孟衡,身高176釐米、體重40多公斤。在迎國慶文藝晚會上,他表演了歪著脖子夾傘,用腳拿筷、晾衣、夾花生米的絕技,博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

  大家都以為他是學校請來的一個雜技團高手,但當他在臺上,露出兩隻空蕩蕩的袖子時,所有的人都震驚了。原來,他七歲的時候就因高壓線電擊失去雙臂,游泳、足球、書法卻樣樣在行。這十四年來,他一直堅持用腳翻書寫字,他還是昆明宜良縣的高考文科狀元,雲南省前60名。來看這位90後勵志青年身殘志堅的勵志故事。

  1990年11月楊孟衡生於雲南昆明的宜良小城。1997年,他7歲時因高壓電擊傷而雙臂高位截肢,從此開始用腳寫字、練習書法。

  3個月學會用腳寫字

  那年楊孟衡被10萬伏的電壓擊倒,幾秒鐘後他已昏厥。父親楊洪彬抱著受傷的兒子,從衛生所、到縣醫院、再到昆明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為的是不讓兒子永遠離開自己。最終楊孟衡頑強地堅持下來,但雙臂被截去,他成為一名殘疾人。

  父親楊洪彬也深知,自己和妻子不能永遠照顧兒子。他們讓楊孟衡在家裡自己洗衣服、搞衛生、寫字……磨得腳起了水泡。母親說,兒子當年被電擊後醒過來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讀書”。為實現這個理想,楊孟衡用3個月的時間學會用腳寫字。

  在高中讀書時,楊孟衡的桌子比別人的要低30釐米,他的雙腳可以直接搭在桌上寫字,一個個好成績就是在這張課桌上努力而來的。

  楊孟衡說,進入高中前父親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上高一開始能夠在前兩百名,到高二能夠到前一百名,高三能夠進入前五十名,這樣考上重點大學應該沒問題。但他第一次考試就超額完成任務:第一次考試就是年級第十七名,高一期末考試已是年級第十三名。

  此後他成為年級第一名,並一直保持。他說,自己的學習可以用兩個字概括:用心。

  他樂觀,豁達。在那樣的困境中,堅持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他說,沒有了雙臂,我還有雙腳,生活不會來適應我,我只能一步一步地學會適應生活。

  身殘志堅,他的成就激勵很多很多人

  楊孟衡愛踢足球,喜歡游泳,作文也頗有造詣,書法作品在全國書法競賽中獲獎併入選全國書法藝術人才庫。

  2005年楊孟衡參加雲南省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田徑賽場失意,轉項游泳。

  2007年參加了第七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因狀態不好,僅得全國第六,冠軍夢未遂,重拾課本,逐夢高考。

  從高一至畢業,一直以優異的成績位居年級前列。多次參加各種科目的競賽,英語獲2007年昆明市第三屆“英語週報杯”閱讀競賽一等獎, 2010年4月獲得第五屆“恆源祥”杯中

  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二等獎。

  2010年6月楊孟衡參加全國高考,以總分594分的成績成為宜良縣文科第一名,居雲南省前60名。

  據說,這是恢復高考以來,昆明市殘疾程度最重,高考成績最佳的考生。其求學事蹟通過中央電視臺以及各地電臺、報刊報道後迅速風糜網路。不過,在楊孟衡看來,高考是“考得最不好的一次,以往摸底考試我能考到650分左右。”有同學評價他時說“一直是領頭羊,他的刻苦一直在感染著我們全班”。

  2010年7月,應“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老師邀請,到騰衝參加長江商學院的英語培訓活動,被李陽老師稱為“無臂小李陽”,並稱贊他的英語口語“特別特別棒,就像美國播音員一樣”。同月,進入瘋狂英語廣州集訓營國際領袖營5班學習。

  2010年7—8月,先後在雲南省教育廳,昆明市教育局,宜良一中、二中、蓬萊二中,北大附中昆明實驗學校,石林育才教育集團龍泉校區、五華校區、呈貢校區等學校進行彙報交流。

  2010年9月1日,成為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錄製的大型公益電視晚會《開學第一課》的特邀嘉賓,成為全國中小學生堅持夢想的典範。2010年9月,其自己書寫的成長故事《無翼也飛翔》由雲南出版集團公司晨光出版社出版發行。

  榮獲雲南省高校工委、雲南省教育廳授予的“‘三生教育’傑出人物”稱號;昆明市教育局授予的“昆明市優秀學生”稱號;昆明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昆明美德少年”稱號。

  2010年11月30日獲共青團雲南省委、雲南省青年聯合會、雲南省學生聯合會、少先隊雲南工作委員會授予的“雲南省首屆青少年新知讀書節‘十佳讀書青年’”稱號。現就讀於中山大學翻譯學院,主攻英語翻譯。

  篇2

  六歲時不幸失去雙臂

  1990年的一個尋常的上午,隨著呱呱一聲哭啼,一個男嬰降臨在了雲南省宜良縣的一個普通教師家庭。這個男孩的出生,給全家帶來了歡笑和幸福。雖然出生在宜良縣的一個村莊裡,但小孟衡在父母的呵護下幸福、快樂地成長著。生活中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小孟衡的臉上每天都充滿了笑容。然而,老天總是捉弄人,“不幸”這位不速之客,總是在沒有預約的情況下不期而至。小孟衡六歲時的一天,在村莊的抽水機旁玩耍,不小心觸碰到十萬伏的高壓電,當時就被高壓電彈到三米多深的水溝裡。不幸中的幸運是,他被一名村民及時救起。在孟衡的爸爸抱起孩子奔向醫院的途中,小孟衡突然醒來了,看見自己的雙臂被燒焦,嚇得留下了眼淚。如果要保住性命,必須高位截肢,父親別無選擇,只能承受孩子失去雙臂的無情現實。

  “我只是失去了雙臂,但我還有雙腿”

  在孟衡住院治療的幾個月裡,父母每天陪伴在孟衡的身邊,不離不棄,從未把他孤單地留在醫院裡,從未對他的未來失去信心。父母每天晚上就側身睡在病床和牆壁之間狹小的過道里。母親每天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停地打吊針,面對孩子失去雙臂的慘劇,總是以淚洗面,眼淚順著臉龐滴落到白色的床單上,每次孟衡醒來的時候,床單總是溼潤了一大片。孟衡知道母親很傷心欲絕,雖然那時他才六歲,但是他安慰起母親來。“我只是失去了雙臂,但我還有雙腿”,“只要心理健康身體就會健康”,他這樣安慰起母親來。這些擲地有聲的誓言說出後,他就開始了為此付出艱辛的努力。母親也堅信兒子不會向命運低頭,會扼住命運的咽喉,挺起不屈的脊樑。

  做挑戰命運的勇敢者

  楊孟衡並沒有因為失去雙臂而傷心絕望,一直振作不起,而是重新點燃生活的希望。希望是火,失望是煙,生活總是一邊點著火,一邊冒著煙。上帝給我們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我們開啟一扇窗。也許很多人還在懷疑他生活是否能自理,需不需要專門的人來照顧的時候,其實,他早已應付了生活中的基本困難,因為他堅信“辦法總比問題多”。很小的時候,他就有站上奧運會的冠軍領獎臺,聽著激昂的國歌,目視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夢想。因此,他為夢想付諸了行動。15歲那一年,他入選雲南省游泳隊,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始進行專業訓練。不論嚴寒酷暑,他總是和游泳池為伴。體育鍛煉總是以資料說話,他每天要練習10千米以上***50米的游泳池200個來回***。冬天戴著腳蹼練習,雙腳被磨出水泡,遊過的水面留下的鮮血和泳池的水融匯在一起,泳池的水都被鮮血染上了淡淡的紅色。

  夢想有多個,實現一個足矣

  不過命運總是和他不斷開玩笑,不斷捉弄孟衡,他不幸與國家殘奧隊失之交臂,只能放棄成為世界冠軍的夢想。但是,勇者永遠不會向命運低頭,他馬上轉而通過另外一條道路實現其它理想——通過高考上大學。重新拾起整整兩年沒有碰過的課本,一切的知識都變得那麼陌生。但因為有一顆勇敢的心,經歷了風風雨雨,克服學習的障礙就不再那麼困難。他堅持總比其他人每次多努力一點點,不斷攻克學習中的各種難題,最終在2010年的高考中以總分594分一舉奪得雲南省宜良縣文科狀元的桂冠。2010年暑假一封中山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讓孟衡順利進入中山大學翻譯學院英語專業學習,完成心中的其中一個夢想。

  書法、足球、文學,一個也不能少

  孟衡不僅學習成績優秀,得過不少獎,而且興趣愛好廣泛,在書法方面很有造詣,其作品曾在全國書法競賽中獲獎。孟衡因為失去雙臂,母親從小教他用腳寫字,從小練習書法,他的書法作品都是用腳趾夾著毛筆完成的。足球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小學曾是足球隊長的他對足球的熱情依然不減,因為他堅信“生命在於運動”。孟衡對文學也非常熱愛,文言詩詞信手拈來,他的座右銘是《易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我是愛的接受者,一定要成為愛的傳播者”

  “如果你們能在我的臉上看到陽光,那時因為有人把讓光灑在我的臉上”,孟衡一直心懷感恩,因為是別人的鼓勵和幫助讓他一直堅強地生活著,受到別人的鼓勵是一種幸福,鼓勵他人也是一種幸福。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所有人,只要心中有夢想,並且堅信夢想可以實現,永遠不放棄追求夢想的努力,夢想就一定不會破滅。今天,他不再是一個生活的弱者,不再是被上帝拋棄的無辜者,不需要他人的同情,不希望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他對生活的追求很簡單——有尊嚴地活著。

  編者後記:有尊嚴地活著,就這麼簡單。他一直堅持著用微笑面對生活,並且把微笑和陽光傳播給他人。人生是一場接力賽,中山大學的求學只是一個開始,更多的精彩還會繼續。天道酬勤,付出總會得到回報。我們期待著孟衡不斷突破自己,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創造屬於他的不可複製的偉大傳奇。我們真心地默默為他祝福,為他祈禱,祝福他永遠陽光、幸福、快樂。

  篇3

  徜徉在美麗如畫的中山大學校園裡,濡染著空氣中瀰漫的知識和資訊,20歲的他思緒萬千。想起自己躺在醫院裡的情景,他淚流滿面,為什麼上天要這樣懲罰我?那年他七歲,剛上小學一年級;想起自己的奧運夢想被無情折翼,他仰天長嘆,世界上有沒有一首屬於我的歌?那年他13歲;此刻,他內心響起一個聲音:一個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敗!吸了一口氣,他輕輕地對自己說:你沒有被打敗!轉過身,他大聲對著鏡頭說:“天空沒有留下我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永遠忘不了那一天,他拿著母親給的五角錢快樂地離開了家,準備去商店買學習用品。之後,他爬上一座用來抽水的變壓器。十萬伏的電壓在瞬間穿過他幼小的身體,雙臂鑽心一樣的疼,幾秒鐘之後他昏厥了……醒來以後,他已身在昆明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命是保住了,但兩個袖筒已是空空。在劇痛中醒過來,他第一句話竟是“我要讀書”。為了這個理想,他開始練習用腳寫字。儘管練習過程十分艱辛,有時候累到腳抽筋,但總有一種力量讓他繼續堅持。

  每一個殘疾孩子的心中,可能都揣著一個奧林匹克夢,他也做過這樣的夢。失去雙臂後的第二年,他開始苦練田徑,練了幾年後,由於分級問題,他改練游泳。2005年,他開始備戰2007年將在雲南舉行的全國第七屆殘疾人運動會。“我身體的每一個毛孔都在擴張著,我品味並感受著生命張力的飛揚……我付出雙倍的努力,為的就是能將我的奧運夢想變成現實。”他在日記中記下了當時的目標。同年,他以574分的中考成績進入高中。然而,在高中學習了一個星期後,他選擇離開學校,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

  人生的第二次打擊如攔路虎一般無情出現,成為菲爾普斯一樣的泳壇飛魚的夢想如肥皂泡一般破碎了。在第七屆殘疾人運動會上,他僅僅取得第七名的成績,從而無緣2008年北京奧運會。那一天,他原本五彩繽紛、憧憬無限的世界頓時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別了,菲爾普斯!別了,我的奧林匹克!”眼淚流盡,無限傷感的他一個人默默地坐火車回家。一進家門,他就鑽進自己的房間,將頭蒙在被子裡。

  晚上醒來,他慢慢將頭伸出來,看到枕邊不知什麼時候多了一張字條。“我不祈禱在險惡中得到庇護,但祈禱能無畏地面對它;我不乞求我的痛苦會停止,但乞求我的心能征服它。”這句話躍入眼簾,也跳進他的精神世界,如一發子彈擊中他的內心,點亮他那已熄滅的夢想之燈。字條是父親楊洪彬寫的,詩句選自印度詩聖泰戈爾的詩集。那一瞬間,他感受到力量、勇氣和春風化雨般的親情,他攥緊自己的拳頭:堅強,堅強!站起來,別趴下!

  第二天,他主動提出重新回學校。送他上學的時候,父親語重心長地講了一句話:“人可以有很多夢想,但實現一個就足夠了。”他聽懂了父親的話,用力地點點頭。是呀,天下不只有一條路,條條大道通北京,上帝只不過給了自己一條彎道而已。

  他離開學校已經有兩年多,明顯落後其他人很多。重新捧起書本,只感覺到一個字:難。這時,他的班主任送了他一本海明威的名著《老人與海》。老漁夫聖地亞哥在海上捕魚,先是竭力制服大魚,在返航途中又同鯊魚進行了三天三夜的搏鬥,最後獲得勝利。

  他想起了自己以前在水中前進的姿勢,勇敢,無畏。讓夢想重新上路吧,沿著另外一條道路前進,他這樣告訴自己。他確定了新的奮鬥目標,那就是成為一個同聲翻譯家。他以自己的勇敢姿勢上路了。

  楊孟衡,這個身體殘缺、心靈飛翔的陽光男孩,帶著夢想,又和同齡人一起站到了新的起跑線上,以鳥的靈動,以魚的優雅,繼續前行。有奮鬥目標的人是快樂的,有人生夢想的人是幸福的。在逆境中表現出來的自信和積極,讓生命成色十足,讓夢想閃閃發光。在楊孟衡的新書《無翼也飛翔》裡,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作序,這樣評價楊孟衡:“他沒有雙臂,但不能阻擋他擁抱夢想;他沒有雙翼,卻能飛得更高。有一種感動,叫堅持夢想。真誠地祝福他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