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美術課程說課稿的設計圖

  在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大背景下,美術教師如何走進美術新課程,如何在觀念更新、知識更新和教學法實踐中貫徹實施新課程,走符合新課程特點的美術教學模式,是中學美術教師應當思考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中小學美術教學方法及問題解決。

  











  中小學美術教學方法

  ***1***匯入方法新鮮多變。可以讓學生在濃厚的猜謎之中,匯入新課,這樣既開發學生智力,又加深學生對所畫物體的印象,將收到課伊始趣亦生的效果,還可以對範畫或臨摹物件進行欣賞、評價、使學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構圖、造型,產生美的向住,激發強烈的作畫慾望,在此基礎上匯入新課,水到渠成,同時、還可以巧設懸念激發興趣、匯入新課,而興趣被激發所要達到的效果是“似難而易”,可謂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最後,使學生感到:“噢,我也會”的心靈感應。

  ***2***示範指導力求淺顯易懂。美術課的示範是指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理解描繪物件,掌握作業要領的重要手段。示範引路要事半功倍,其方法很多,如播放些動畫片,多適應於低年級某些技法難以掌握的畫等,教師可一邊講解、一邊做技法動作的示範,一邊讓學生在自備畫紙上學著畫。這樣學生自練就不難了。

  ***3***媒體語言形象具體。媒體語言指的是教學中常用的圖片,實物、模型、音響、幻燈、語言描述等一些“輔助工具”。教學中媒體的使用,能使繪畫內容變籠統為具體,變抽象為形象,變模糊為清晰,變難為易。如透視是比較抽象和複雜的,僅靠語言的描述很難理解,利用演變教具不僅讓學生髮現規律,理解規律,而且使美術課擺脫了理論知識教學中的枯燥說教。學生在心情愉快中積極思維,進入其境,接受美的教育。

  中小學美術教學問題解決

  1.在課堂上創設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問美術課是一個開放式的課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助互動,師生之間的平等合作,使教學成為師生共同參與的充滿著“問題意識”的“研究性”的教學。主要形式如下:

  “學生”發現問題——分組合作研究——共同探討交流“教師”引導提問——參與幫助指導——營造學習氛圍——組織引導共析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對大膽提問的學生,不論問題質量如何都要給予鼓勵,大加讚揚,樹立榜樣,課堂上應允許學生說錯,如果教師出現錯誤,也無須尷尬,誠懇地道歉,讓學生知道應該相信事實,要有信心為自己質疑的結論尋求理由。老師為學生的每一個提問感到高興,要及時表揚敢於質疑的學生,大力讚賞高質量的質疑並且帶動全班學生一起去探討,在班級中形成質疑光榮的氛圍。

  2.在教學中設定合情合理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愛問

  思維是由問題開始的,有了需要解決的問題才能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從而進行自主的探究活動。人的思維始於“問題情景”。在教學中把問題帶進課堂,能鼓勵學生解決現存知識與問題要求之間的矛盾,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雖然人有好問的天性,但主動積極的問題是靠後天培養的。

  設定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學過程是一個流程,它象一條江河,有時奔騰咆哮、一瀉千里,有時峰迴路轉、潤物無聲。學生就是江河中的水,教師應該不斷變換河道的形態,使河水呈現不同的形態,要區別對待每個學生提出的問題,保護學生的問題意識,久而久之,學生會從一個一個不敢提問逐漸過度到愛問的學生。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