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珍愛國寶設計

  由以教師為主導的技能體系訓練和知識傳授轉向以學生為主,體驗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理解和學習過程。 突出趣味性、遊戲性、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參與。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珍愛國寶,希望能幫到你。

  1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讓學生了解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史和藝術性。

  2.掌握正確的方法去欣賞陶瓷的造型、紋飾、釉色;瞭解陶與瓷的區別。

  3.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

  分析陶瓷的造型、紋飾和釉色,瞭解陶器與瓷器的區別。

  教學難點:

  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陶瓷藝術美的感受。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製作分析陶瓷藝術美的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題

  1.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china這個英語單詞的意思嗎?除了是“中國”的意思外,還有“瓷器”的含義。進入漢代,著名的“絲綢之路”溝通了中外文化間的交流,中國逐漸被譽為“絲國”;進入中世紀後,伴隨著中國瓷器的外銷,中國又開始以“瓷國”享譽於世。為什麼把中國稱為瓷器之國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最後一課。

  2.出示課題:《珍愛國寶——古代陶瓷藝術》

  二、觀察、欣賞、探究活動

  1.欣賞陶瓷藝術的美

  2.交流:陶瓷指的是什麼?談一談對它的認識。

  教師小結: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在很久以前的新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拉開了陶瓷藝術的序幕。一開始,陶瓷只是一般的生活用品,作為容器和餐具,後來陶瓷製造出現了只作為裝飾的產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藝術的發展,陶瓷的品種數量***彭城少兒美術網

  3.欣賞教材,認識各個時期典型的陶瓷品。

  4.探究各個時期典型的陶瓷藝術的造型、紋飾和釉色。

  ***1***小組合作分析、記錄

  陶瓷的名稱 造型特點 紋飾特點 釉色特點

  ***2***交流展示評價。結合課件,各小組派代表發言,其他小組也可補充。

  5.對比兩件陶瓷藝術品,討論哪一件是陶?哪件是瓷?

  它們的區別在哪裡?學生歸納總結,教師補充。

  陶瓷工藝是陶器工藝和瓷器工藝的總稱。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區別。

  ***1***製做的原材料不同,陶器用黏土,瓷器用瓷土;

  ***2***燒製的溫度不同,陶器一般不超過1000攝氏度,瓷器在1200攝氏度以上;

  ***3***胎質不同,陶器質地疏鬆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質地密實不透水;

  ***4***敲擊聲不同,陶器敲擊聲不清脆,瓷器有清越的金屬聲;

  三、知識延伸

  介紹陶瓷發展的鼎盛時期和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官窯:

  汝窯、官窯、哥窯、定窯、鈞窯。

  四、課堂小結

  陶瓷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象徵,窯火數千年不斷,才有了現存的珍貴國寶,讓我們一起好好儲存它,讓更多的人瞭解陶瓷,瞭解中國。

  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藝術特色,以及喚起學生對祖國珍貴文物的愛護之心,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2、引導學生感受兵馬俑寫實的藝術風格。

  3、鼓勵學生收集有關資料,自主學習。

  教學重點:瞭解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藝術特色和歷史文化價值。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欣賞秦始皇陵兵馬俑雕刻手法寫實,注重細部刻畫的藝術風格。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欣賞音樂《兵馬俑幻想曲》,從中聽到了什麼?給你什麼感覺?

  2、視訊觀看,感受情境。

  3、教師小結並介紹秦始皇,引出秦始皇陵兵馬俑,板書課題。

  體會:視聽效果結合,簡潔、直觀,有震撼力,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比較符合四年級同學的心理動態。

  二、發展階段

  1、交流解決什麼是“俑”以及兵馬俑的發現。***出示實物模型***

  2、課件欣賞西安——兵馬俑

  3、初談欣賞感受,引導學生髮現秦俑“規模巨集大,數量眾多”的特點。

  4、教師小結具體的大小、特點。***重點解釋精雕細刻的頭部、服飾等***

  5、交流討論兵俑之間的區別。①髮式是區別兵馬俑身份的重要標誌。②表情喜怒哀樂、各不相同。③服裝和動作。***分析服裝的紋飾以及動作給我們傳達的資訊及美感***

  6、模仿動作,小結寫實技藝的高超。

  7、整體欣賞、談感受。***課件整體欣賞***

  體會:核心部分教師講解思路清楚,充分運用實物、課件等手段來全方位的展示兵馬俑的美感。特別注重美術課的本位,一直圍繞兵馬俑的表情、動作、服飾等能透露出古人審美觀念的部分來欣賞,足以說明教師的意圖,並控制、引導的很好。

  三、拓展階段

  1、觀看課件,欣賞銅車馬,感受精湛的技藝。

  2、總結全課,珍愛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