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本基優秀書法作品

  都本基先生書法集蘇、黃、米、漢碑、魏碑之精華,融會貫通,趣見法外,意境深邃,獨闢蹊徑,創"霸體字"書法,有"烏雲壓城城欲摧"之感,己自成風格。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都本基人物簡介

  都本基,蒙古族,字秋實,1947年生。系都氏皇元宗室後裔。 1970年畢業於魯迅藝術學院,北京琉璃廠汲古閣飲墨齋主人,徐悲鴻大師再傳弟子,陳墨先生門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理事、中國書畫家藝術品鑑定委員會專家組委員,多次出任全國書畫大展大賽的首席評委。擅國畫、工書法、精篆刻、熟詩詞,是一位集詩、書、畫、印於一身的全面型藝術家。

  國畫師承徐悲鴻、陳墨、王雪濤、郭西河等老一輩藝術家。取各家之長,作品表現有催人向上,勃勃生機之感,又融會中西、匯今古、自成新貌;書法集蘇、黃、米、漢碑、魏碑之精華,融會貫通,趣見法外,意境深邃,獨闢蹊徑,創"霸體字"書法,有"烏雲壓城城欲摧"之感,己自成風格。書畫作品廣為中外收藏家青睞收藏。

  都本基名字入編《中國當代名人錄》《世界藝術名人大典》,作品入編《中國美術全集》、《中國美術選集》、《20世紀著名書畫家真跡大典》、《20世紀中華學者墨跡》等。右圖為都本基為都氏家祠題的字。

  書法小知識筆選用的方法

  筆有“四德”,即“尖、齊、圓、健”,下面逐一介紹:

  一、尖:指筆毫聚攏時,末端要尖瑞。筆尖則寫字鋒稜易出,較易傳神。作家常以“禿筆”稱自己的筆,但筆不尖則成禿筆,做書神彩頓失。選購新筆時,毫毛有膠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檢查舊筆時,先將筆潤溼,毫毛聚攏,便可分辨尖禿。

  二、齊:指筆尖潤開壓平後,毫尖平齊。毫若齊則壓平時長短相等,中無空隙,運筆時“萬毫齊力”。因為需把筆完全潤開,選購時就較無法檢查這一點。

  三、圓:指筆毫圓滿如棗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則書寫時筆力完足,反之則身瘦,缺乏筆力。筆鋒圓滿,運筆自能圓轉如意。選購時,毫毛有膠聚攏,是不是圓滿,仔細看看就知道了。

  四、健:即筆腰彈力;將筆毫重壓後提起,隨即恢復原狀。筆有彈力,則能運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彈力較羊毫強,書亦堅挺峻拔。

  關於這點,潤開後將筆重按再提起,鋒直則健。

  四德指的是筆本身的功能,選筆時也要顧及臨摹的碑帖。所謂“用某家所用的筆,又寫他那一種字”也。要判斷所使用的是那一種筆,直接看他的字跡是最好的方法:風格健勁的,選用健毫;姿媚豐腴的,選用柔毫;剛柔難分的,則選用兼毫。筆的特性亦影響寫出來的書法,如此才能臻乎書法之妙境。

  還有一點是字型大小方面,寫大字用大筆,寫小字用小筆。小筆寫大字易損筆且不能使轉自如,大筆寫小字則殺雞焉用牛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