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小國是怎麼處理外交
弱小的國家沒有資格和本錢談外交。這在戰爭時期體現得淋漓盡致。其實很簡單,外交成功是要看雙方地位是否平等,特別是在戰爭時期,你手上有多少籌碼就代表你有多少本錢,談判的本錢。因為在戰爭時期誰的實力強就是誰說了算,不管你有理沒理,打你一頓就得聽話了。那麼?
自從人類社會有了國家,就有了大國和小國的區別。大國固然有大國的爭霸之術,小國也有小國的生存之道。當今的世界也是這樣,除了少數的大國,多數都是小國,如何生存,如何有尊嚴地生存,這些都是學問。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的春秋時期就是國家林立,小國們在大國的夾縫中求存,為當今的世界展示了不同的求存之道,頗具借鑑意義。
下面,我們從四個國家的典型經歷看看春秋時期小國求生存的經驗和教訓。
魯國:舍掉尊嚴換生存
春秋中期開始,晉國和楚國兩個超級大國展開爭霸,所有國家都面臨站隊的問題。對於魯國來說,除了要應對兩個超級大國之外,還面臨北方鄰居齊國的欺壓。
魯國是周王室的宗親,十分重視血緣關係。在權衡利弊和自尊後,他們做出了一個決定:投靠同是周王室宗親的晉國,並且“擦掉一切陪你睡”,就算你瞧我不起,我也對你不離不棄。
應該說,魯國的策略是相當成功的。楚國距離較遠,並不能侵略魯國。而齊國懾於晉國的威力,也不敢造次欺負魯國。幾次齊國攻打魯國,都遭到晉國援軍的痛擊。跟著晉國這個老大混,魯國的國家安全得到了保障。
安全得到保障了,可魯國人喪失了尊嚴。他們對晉國的無原則服從,導致不僅其他國家瞧不起他們,就是晉國也對他們吆三喝四,完全不放在眼裡。
在魯國人身上發生過多起被晉國羞辱的事情,可以說國格人格盡喪。
魯國曾佔領杞國的一塊地盤,按理說這跟晉國沒什麼關係。可是突然有一天晉國來了命令,說是魯國必須把這塊地盤還給杞國,而且還要把城修好。原來,晉國新國君晉悼公的母親是杞國人。魯國人這個火窩得可就大了,可是還是要“擦掉一切陪你睡”。
那一年晉國國君的一個小妾死了,恰好魯國國君魯成公在晉國訪問。按理說,國君小妾死了,盟國頂多是派個下大夫來參加葬禮。可晉國竟扣留魯成公一個月,參加完葬禮後才讓他回國。魯成公鬱悶透了,召集大臣討論,想要重新站隊,投靠楚國,結果大臣們紛紛反對,執政大臣季文子發表了著名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演講。
於是,魯國繼續執行“擦掉一切陪你睡”的外交策略,直到進入戰國三家分晉為止。
舍尊嚴換生存,這是一種小國生存之道。
宋國:死要面子活受罪
宋國其實是個不大不小的國家,比小國大,比大國小。宋國是商朝的後代,當初周朝滅了商朝,周公優待他們,封他們為公爵,而且不用進貢。所以,宋國人一向自稱“我們是周朝的客人”,自我感覺超好,自尊心超強。所以,宋國人絕對不幹“擦掉一切陪你睡”這類事。
宋國人的口號是:獨立自主,永不結盟。
宋國人在春秋時期是打仗最多的國家,跟左鄰的鄭國和右舍的魯國之間戰爭不斷,可是幾乎沒打贏過。
宋國的南面就是楚國,宋國人瞧不起楚國人,說他們是南蠻子。楚國人很生氣,所以經常來打宋國。可是宋國人會守城,就是不投降。
春秋時期幾次著名的圍城戰爭,都是楚國包圍宋國首都睢陽。
楚成王曾經率領軍隊包圍宋國數月,宋國頂不住了,於是向晉國求援。晉國出兵,就有了晉楚之間的城濮之戰,揭開了晉楚爭霸的序幕。
後來到了楚莊王時期,楚國比晉國還要強大,連晉國都不敢與楚國正面交鋒,可宋國敢。事情是這樣發生的,楚莊王派兩個大夫出使晉國和齊國,分別要路過鄭國和宋國。按當時的規矩,應該開具“單位介紹信”向這兩個國家借路,可是楚莊王嫌麻煩,就省了這道程式。結果,路過鄭國的大夫順利通過,可是路過宋國的大夫就被宋國人殺了,理由是“楚國不開單位介紹信,就是不把我們當一個國家”。
後面的故事可以想象,楚軍包圍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晉國不敢對抗楚國,只是派人忽悠宋國“頂住,我們就來了”。這一回,宋國被圍了8個月,悲慘到什麼程度呢?反正“易子而食”這個成語就是這次發明的。最終,宋國人還是投降了,“城下之盟”這個成語也是這次發明的。
宋國的策略下,死要面子,結果面子基本上也沒有,城下之盟簽了,其他國家還笑話他們。關鍵的是,老百姓的日子沒法過,當時宋國百姓是各國中最窮的。
死要面子活受罪,這也是一種小國生存之道。
安全得到保障了,可魯國人喪失了尊嚴。他們對晉國的無原則服從,導致不僅其他國家瞧不起他們,就是晉國也對他們吆三喝四,完全不放在眼裡。
在魯國人身上發生過多起被晉國羞辱的事情,可以說國格人格盡喪。
魯國曾佔領杞國的一塊地盤,按理說這跟晉國沒什麼關係。可是突然有一天晉國來了命令,說是魯國必須把這塊地盤還給杞國,而且還要把城修好。原來,晉國新國君晉悼公的母親是杞國人。魯國人這個火窩得可就大了,可是還是要“擦掉一切陪你睡”。
那一年晉國國君的一個小妾死了,恰好魯國國君魯成公在晉國訪問。按理說,國君小妾死了,盟國頂多是派個下大夫來參加葬禮。可晉國竟扣留魯成公一個月,參加完葬禮後才讓他回國。魯成公鬱悶透了,召集大臣討論,想要重新站隊,投靠楚國,結果大臣們紛紛反對,執政大臣季文子發表了著名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演講。
於是,魯國繼續執行“擦掉一切陪你睡”的外交策略,直到進入戰國三家分晉為止。
舍尊嚴換生存,這是一種小國生存之道。
宋國:死要面子活受罪
宋國其實是個不大不小的國家,比小國大,比大國小。宋國是商朝的後代,當初周朝滅了商朝,周公優待他們,封他們為公爵,而且不用進貢。所以,宋國人一向自稱“我們是周朝的客人”,自我感覺超好,自尊心超強。所以,宋國人絕對不幹“擦掉一切陪你睡”這類事。
宋國人的口號是:獨立自主,永不結盟。
宋國人在春秋時期是打仗最多的國家,跟左鄰的鄭國和右舍的魯國之間戰爭不斷,可是幾乎沒打贏過。
宋國的南面就是楚國,宋國人瞧不起楚國人,說他們是南蠻子。楚國人很生氣,所以經常來打宋國。可是宋國人會守城,就是不投降。
春秋時期幾次著名的圍城戰爭,都是楚國包圍宋國首都睢陽。
楚成王曾經率領軍隊包圍宋國數月,宋國頂不住了,於是向晉國求援。晉國出兵,就有了晉楚之間的城濮之戰,揭開了晉楚爭霸的序幕。
後來到了楚莊王時期,楚國比晉國還要強大,連晉國都不敢與楚國正面交鋒,可宋國敢。事情是這樣發生的,楚莊王派兩個大夫出使晉國和齊國,分別要路過鄭國和宋國。按當時的規矩,應該開具“單位介紹信”向這兩個國家借路,可是楚莊王嫌麻煩,就省了這道程式。結果,路過鄭國的大夫順利通過,可是路過宋國的大夫就被宋國人殺了,理由是“楚國不開單位介紹信,就是不把我們當一個國家”。
後面的故事可以想象,楚軍包圍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晉國不敢對抗楚國,只是派人忽悠宋國“頂住,我們就來了”。這一回,宋國被圍了8個月,悲慘到什麼程度呢?反正“易子而食”這個成語就是這次發明的。最終,宋國人還是投降了,“城下之盟”這個成語也是這次發明的。
宋國的策略下,死要面子,結果面子基本上也沒有,城下之盟簽了,其他國家還笑話他們。關鍵的是,老百姓的日子沒法過,當時宋國百姓是各國中最窮的。
死要面子活受罪,這也是一種小國生存之道。
鄭國:堅持正常國家關係
其實,春秋時期要說到形勢最凶險的小國,那無疑就是鄭國了。鄭國的北面是晉國,南面是楚國。晉國和楚國之間的三次大戰,其中兩次是因為鄭國。
在春秋早中期,鄭國一開始是誰來就抵抗誰,結果被打得很慘。後來改變策略,誰來就投降誰,結果是很沒尊嚴。到春秋中後期,鄭國由子產執政,事情發生了變化,晉國和楚國竟然都非常尊重鄭國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子產懂得怎樣贏得大國的尊重。
“堅持原則,堅持合理訴求。”這,就是子產為鄭國制定的生存之道。
楚國的王子圍娶了鄭國大夫的女兒,王子圍來迎親的時候帶了三千精銳部隊駐紮在城外,鄭國人很害怕,子產則很從容,派人出城告訴王子圍迎親的規矩,只同意三個人進城,並且所有隨行人員全部換上便裝。面對強硬的子產,原本還想搞點事的王子圍只得服從。
晉國權臣韓起有一個手環,聽說鄭國商人手中有另一隻配對的,於是來到鄭國要求子產幫他找,被子產拒絕了。之後韓起自己找到商人,從商人手中強買了這個手環,子產當即找到他,告訴他說:“我們鄭國建國時,曾和商人有過協議,他們依法經商,我們決不強買強賣。如今,您這樣做,得到了一個手環,讓我們失去了信譽,也讓你的聲譽受損,你認為這樣合適嗎?”韓起感到羞愧,於是退還了手環。
其實,無論大國小國,堅持保護自己的核心利益都是正當的,也會贏得普遍尊敬。相反,那種犧牲國家核心利益、沒有原則的忍讓或者主動付出,都必將遭到鄙夷和蔑視,甚至反咬一口。
鄭國的生存之道,本質上就是堅持“正常國家關係”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