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嬰兒輸液的危害

  專家調查發現,95%以上的人不知道濫用輸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供大家參考。

  

  危害之一是,發熱反應。輸入致熱物質、輸液瓶清潔滅菌不完善或被汙染等原因,都會導致病人發冷、打寒戰和發熱,嚴重者高熱達40~41攝氏度。

  危害之二是,導致肺水腫。因為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迴圈血容量急劇增加,心臟負擔過重而引起水腫,嚴重者有生命危險。

  危害之三是,靜脈炎。因為長期輸注濃度過高、刺激性較強的藥液,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時間太長,可引起區域性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在輸液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引起區域性靜脈的感染。

 

  危害之四是,空氣栓塞。原因在於,輸液時空氣未排盡,橡膠管連線不緊有漏縫。只要少量空氣進入靜脈,患者就會感到胸部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嚴重紺紫和缺氧,並可導致猝死。

  輸液的質量要求

  輸液的質量要求與注射劑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於這類產品注射量較大,故對無菌、無熱原及澄明度這三項,更應特別注意,它們也是當前輸液生產中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

  持續靜脈滴注與靜脈推注

  持續靜脈滴注一般是比較多瓶的藥,比如幾瓶葡萄糖加幾瓶鹽水。所以可能就滴完一瓶換上另一瓶,這樣針頭是一直在手上的,如果真的是需要很長時間,我們一般用軟的靜脈留置針,這樣就不會經常在靜脈上穿孔了。

  普通的就像是門診輸液,打完一瓶拔針,明天再打。

  靜脈推注一般是用靜脈針加註射器,一般是劑量比較小要求在一定時間內注射完的,比如全身麻醉的麻醉前給藥。比如低血糖發作時靜脈推注高濃度葡萄糖。

  輸液時的不良反應

  靜脈炎

  靜脈炎處理:

  ①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避免對血管刺激性大的藥物溢位血管外,並有計劃地更換注射部位。

  ②抬高患肢,區域性用95%酒精或50%硫酸鎂行熱溼敷。

  ③超短波理療。

  ④如合併感染,根據醫囑給抗生素治療。

  空氣栓塞

  處理:

  ①立即讓病人左側臥位,有利於氣體浮向左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動脈***。

  ②氧氣吸入。

  ③加壓輸液、輸血時,嚴密觀察,護士不得離開病房。

  為何要禁止門診輸液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合理用藥原則,然而因為受到一些錯誤觀念的影響,很多人不論大病小病,都要求輸液治療。

  門診輸液,尤其是抗生素的濫用,還增加耐藥細菌的產生,最後無藥可用。還有就是許多中老年人青睞的“萬金油”——中藥注射劑,也是近年來濫用的藥物之一。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進入血液迴圈,極易出現肺肉芽腫、肺水腫、靜脈炎症和過敏反應等。因此,靜脈輸液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