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肺炎輸液的危害

  國人喜歡輸液當屬世界第一,不管大病小病,經常會要求醫生給予輸液,其原因主要是認為輸液治療比口服藥物效果好、恢復快,這其實是一種誤解。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

  

  危害1:

  空氣栓塞

  原因在於,輸液時空氣未排盡,橡膠管連線不緊有漏縫。只要有少量空氣進入靜脈,患者就會感到胸部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嚴重紺紫和缺氧,並可導致猝死。

  危害2:

  過敏反應

  打點滴比口服藥物更容易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特別是過敏反應。如果是口服,藥物中能引起過敏的雜質可能就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掉,或無法被身體吸收,但是打點滴時這些雜質卻直接進入了血液,嚴重的能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近幾十年來,輸液過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漸被人們所認識。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直徑在50微米以上的微粒,而恰恰是那些直徑在2~50微米之間,肉眼看不見,會移動,不能在體內代謝的有害微粒進入了血管。

  危害3:

  肉芽腫危害

 

  在一次檢測中,1毫升20%甘露醇藥液中可查出粒徑4~30微米的微粒598個。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黴素的藥液中可檢出粒徑2~16微米的微粒542個。而人體最小的毛細血管的直徑只有4~7微米,如果經常打“吊瓶”,藥液中超過4微米的微粒就會蓄積在心、肺、肝、腎、肌肉、面板等毛細血管中,長此下去,就會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靜脈壓增高、肺動脈高壓、肺纖維化並致癌。微粒堵積還會引起區域性供血不足、組織缺血、缺氧、水腫和炎症、過敏等。隨輸液進入人體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細胞吞噬後,可使巨噬細胞增大,形成肉芽腫。

  輸液速度心臟病人別超60滴/分

  一瓶藥輸上兩三個小時,考驗著很多人的耐性。因此,有些人索性學著護士轉動輸液管的撥輪,自己加快輸液的速度。不少人認為輸液速度快慢無所謂,快幾滴慢幾滴沒什麼關係,只要把藥滴進去就行,同樣的藥,本來需要2小時,現在可能只用1個半小時。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靜脈輸液的速度要由患者年齡、病情和藥物來決定。一般來說,成人輸液速度為每分鐘60~80滴,心臟病患者一般在60滴以下。嚴重的心肺疾病和腎臟功能不好的患者,儘量不要打點滴,以免加重心肺負擔,非用不可時,應嚴格掌握用藥量小、滴注速度慢的原則。

  老年人和兒童心腎功能差,也要慢速滴注,否則會因短期內輸入大量液體使心臟負擔過重,導致心力衰竭。

  另外,不同的藥物滴入的速度也不一樣,比如高滲鹽水、含鉀藥物、升血壓藥物的滴入速度要慢。

  治療腦血栓常用的脈通,如果滴入過快,則會令心臟負擔過重,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根據病情和藥物不同,有時候則需要“快速”輸液。

  治療高顱壓時滴入速度應快,如250毫升20%的甘露醇要在半小時內滴注完畢,才能起到降低顱壓的作用。

  再比如對於因腹瀉、嘔吐、出血、燒傷等由於脫水嚴重而出現休克的病人,滴入速度要快,如有必要甚至可以採取多通道輸液,以儘快增加血容量而促使病情好轉。

  還有一些藥物,比如阿莫西林或頭孢類,最好在藥物配好後半小時到1小時內輸完,這樣效果最好。此外,輸液開始時,也要留意,如果自覺輸液速度太快導致心臟不適,應當及時提醒護士調整。

  輸液的不可預見危害

  ①有致敏性的藥物,不經腸胃消化道的“檢驗”就直接通過血液進入人體,一旦過敏無法挽回;

  ②一些輸液器具中、藥品內含有制熱原性物質,會造成免疫力低下的寶寶併發高燒頭痛、胸悶哮喘,嚴重的會窒息;

  ③寶寶病患經常性選擇輸液,液體中無法去除的微顆粒會不斷的沉積在寶寶血管各處,有一定風險會引起寶寶肺水腫、靜脈炎等疾病。

  所以,原則上能用物理療法***如感冒發燒就不用急著用藥***,就不吃藥,能口服吃藥就不打吊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