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養生語錄***3***
古代中醫養生名言大全
1、縱慾戕生,古今同慨。——清·樑章鉅《退庵隨筆》
2、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清·王世雄《隨息居飲食譜》
3、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晉·葛洪《抱朴子》
4、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明·高濂《尊生八箋》
5、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素問·遺篇刺法論》
6、元氣實,不思食;元神會,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陸地仙。——明·胡文煥《養心要語》
7、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洩,一歲二十四洩,皆得二百歲。——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8、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9、湧泉二穴,精氣所生之地,寢時宜擦千遍。——清·尤乘《壽世青編》
10、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1、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2、陰平陽祕,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3、衣服厚薄,欲得隨時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時不可極厚。——宋·蒲虔貫《養生要錄》
14、一身之氣,皆隨四時五運六氣興衰,而無相反矣。——金元·劉完素《素問玄機病原式》
15、夜臥早起三月春,緩形無努志逆生。——南朝梁·陶巨集景《養性延命錄》
16、要長壽,讀書花月隨前後。——《類修要訣》明·胡文煥
17、腰腹下至足脛欲得常溫,胸上至頭欲得稍涼。——宋·蒲虔貫《養生要錄》
18、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臥、久視、久聽。——宋·蒲虔貫《養生要錄》
19、養心莫善於寡慾。欲不可縱,欲縱成災;樂不可極,樂極生衰。——明·萬全《養生四要》
20、養生之道,莫先於飲食。——清·劉承幹《嘉業堂叢書》
21、養生者,心欲求寐愈難。——清·曹廷棟《老老恆言》
22、養生以不傷為本。——《仙經》
23、養生貴養氣,養氣貴養心,養心貴寡慾。——明·王文祿《醫先》
24、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25、形生愚智,天也;強弱壽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南朝·樑·陶巨集景《養性延命錄》
26、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7、心要常操,身要常勞。——明·呂坤《呻吟語》
28、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元·羅天益《衛生寶鑑》
29、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30、邪與正相傷,欲與性相害,不可兩立。——西漢·劉安等《淮南子》
31、小兒無凍餓之患,有飽暖之災。——清·吳瑭《溫病條辨》
32、夏為蕃***草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元·邱處機《攝生訊息論》
33、喜怒衰樂之發……可節而不可止也,節之而順,止之而亂。——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
34、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35、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36、五穀為養,五蓄為助,五菜為充,五果為益。——明·萬全《養生四要》
37、臥欲側而曲膝,益氣力。——宋·蒲虔貫《寶生要錄》
38、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經》
39、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唐·張湛《養生要集》
40、天者陽之宗,地者陰之屬。陽者生之本,陰者死之基。——東漢·華佗《中藏經》
41、天地萬物之理,皆始於從容,而卒於急促。——明·呂坤《呻吟語》
42、體欲常逸,食須常少。勞無至極,食無過飽。——明·王蔡《修真祕要》
43、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南朝·樑·陶巨集景養性延命錄》
44、雖常服藥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南朝·樑·陶巨集景《養性延命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