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語錄

  中醫在其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養生防病知識。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執行氣血多運動

  “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息孤危。”人之血氣,貴在升降出入有常,執行不息。

  故善養生者,必調和血氣,使之周流不息。而執行氣血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多運動。中醫運動養生的內容極為豐富,種類甚廣,方法極多。如氣功、導引、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易筋經、推拿、按摩、散步、慢跑、登山等。中醫對運動養生鍛鍊講求意、息、行動的和諧統一,即意守、調息、行動的協調統一。同時,強調運動養生,也要講究適量,不可過勞,否則會有害於健康。

  2、平性怡神善天年

  “百病皆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人之情志活動,與氣機密切相關。情志調暢,有助於氣機平順;情志不舒,則每致氣機遞亂或鬱閉。養生旨在靜神,道法自然、怡情養神;少私寡慾、清心寧神;抑目靜耳、逐擾安神;開朗樂觀、怡情暢神;陶怡情志、平性怡神;保精益氣、養心舍神。

  3、上工治未病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治未病有兩種意義:一是防病於未然,一是既病之後防其傳變。前者主要內容就是攝生,

  正說明了攝生對預防疾病的發生有著重要意義。攝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可以概括為以下兩方面:第一、調攝精神形體,提高防病機能;適應四時變化,避免外邪侵襲。治未病的另一個意義是:既病防變。外邪侵入人體以後,如果不及時治療,病邪就有可能逐步深入,侵犯內臟,使病情加重。因此一旦患病,不可諱疾忌醫,以防病入膏肓無可救藥。

  4、男女有別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與血,以其數脫血也。”男子屬陽,性多剛悍,以氣為本,又多從事體力勞動,耗氣較多,故養生調適多以益氣固陽為主。女性多柔弱,以血為先,養生調適宜補血而養陰。

  5、人生有序

  嬰幼兒期

  “稚陽未充,稚陰未長。”鑑於小兒的生理特點,以護養其“稚陰”、“稚陽”為要,即飲食用藥忌用峻猛,慎用過於寒熱之劑,藥量宜輕而中病即止。

  青壯年期

  “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男子三十二歲左右***“筋骨隆盛、肌肉滿壯”。***女子二十八歲左右***“筋骨勁強、身體盛壯” 。此期可耐藥石,故調攝當視個人體質之偏而調理陰陽。

  老年期

  “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女子四十九歲,男子五十六歲左右,便開始進入生理功能減退、氣血陰陽不足的老年期。老年人的調攝,當以補為主,時時顧其正氣,方能使陰陽保持相對平衡,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6、順天時以養生

  “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一年四季中有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不同時序,生物界順次陰陽消長之機,而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命節律,人亦當應之而護養陰陽。

  7、按月廓盈虧而補瀉

  “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虛,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中醫認為,人體陰陽、血氣、經脈的虛實變化,與月亮的盈虧有著密切的關係。月滿時陰陽氣血多實,則應少進補品;月虧時陰陽氣血多虛,則應少服攻伐之藥。

  8、隨晝夜晨昏而調攝

  “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清晨至日中陽氣生而盛,應順之而養陽,應在黎明清晨,適當戶外活動,使氣血調暢,有助陽氣生髮。日暮至夜半,陽斂而藏,人當安靜凝斂,少作勞事,無擾筋骨,以顧護精血而養陰。

  9、按體質差別而補養

  “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柔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人以水谷為本。”不同的食物可以造成體質的不同,不同的區域,不同的種族都存在體質上的差異。體質的差異概括起來不外乎陰陽的偏盛偏衰而已,其攝養的原則,當辨體質之差而補益陰陽。視個體之異,或補陰為主,或益陽為要。補陰助陽,益陽以配陰,就能“源泉不竭”,“生化無窮”,健康長壽。

  10、謹和五味而調飲食

  “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中醫稱脾胃為後天之本。凡養生者,無不以脾胃為本源,調攝之要,當健脾益胃。而飲食調攝又是健脾益胃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飲食調理時要注意忌飢飽、莫寒熱、宜清淡、避生冷、細咀嚼這些比較容易操作的事項。中醫認為,飲食之五味,與五臟各有其親和性。因此飲食養生須五味和調,方能滋養五臟之氣,否則飲食過於偏嗜,則會導致營養不足,誘發多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