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吃什麼最補介紹

  諺語說“補冬不如補霜降”,人們認為秋補比冬補更要緊,霜降這天進補的話,能收事半功倍之效。那麼霜降吃什麼補身體呢?很多地方在霜降期間一般選擇吃煲羊肉、煲羊頭、四物老鴨湯等。下面小編為您介紹霜降適合進補的食物。

  【吃健康】霜降補什麼?各地大不同

  1. 山東霜降吃蘿蔔

  俗話說:秋後蘿蔔賽人蔘。蘿蔔是種家常菜,也被認為是秋冬的看家菜之一。生吃,涼拌著吃,做成熱菜、湯飲、粥品、主食,甚至還能做成藥膳。白蘿蔔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蘿蔔一是下氣,解腹脹之圍;二是白蘿蔔入肺,肺應秋季,白蘿蔔可以加強肺的“肅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腸運動,“肺與大腸相表裡”。蘿蔔含有辛辣成分芥子油,具有促進新陳代謝作用,可避免脂肪在皮下堆積,可以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能夠防治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

  2. 廣西霜降吃牛肉

  廣西玉林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裡身體暖和強健。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鮮美,受人喜愛,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痠軟和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3. 福建霜降吃柿子

  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柿子不但具有澀腸、潤肺、止血、和胃,還可以補虛、解酒、止咳、利腸、除熱、止血,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被譽為“最甜的金果子”,而霜降節氣之後,被霜打過的柿子更是絕佳的美味,既好吃又不貴,還能滋補身體,因此福建人都習慣了在“霜降”前後買上幾斤回家慢慢品嚐。

  4. 閩南霜降吃鴨子

  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從這句小小的諺語就充分的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因此,每到霜降時節,閩臺地區的鴨子就會賣的非常火爆。鴨屬於水禽,鴨肉味甘、無毒,有補內虛、消毒熱、利水道的功效,可用於頭痛、陰虛失眠、肺熱咳嗽、腎炎水腫、小便不利、低熱等症。經常食用鴨肉對體弱陰虛、水腫食少、大便乾燥、低熱不退者最為有益。

  5. 臺南霜降吃白柚

  霜降時臺灣南部的二期水稻已經成熟準備收割,也是臺南麻豆鎮白柚的收穫期,白柚具有降低血壓和退熱的療效,在霜降吃特別好。

  【健康資訊】霜降吃什麼補身體

  1

  板栗

  霜降吃栗子主要有兩個功能。其一,板栗具有健脾養胃的功能,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健脾開胃,氣血調暢之後自然可以治療氣血虧虛。除此之外,板栗有一定的補腎作用,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對人體免疫力有一定的增強作用,同時也有一定的抵禦風寒作用。

  2

  雪梨

  梨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鈣、磷、鐵等礦物質,多種維生素等,具有降低血壓、養陰清熱的功效,梨在潤燥水果中可是排前位的,生吃熟吃都可以,潤燥清熱,含有豐富的營養。

  3

  黑芝麻

  黑芝麻具有滋補肝腎、填精益髓、烏髮養顏的作用,是秋季的理想食材。芝麻中的芝麻素能夠清除膽固醇、保護肝臟、穩定血壓。而且黑芝麻含有頭髮生長所需的脂肪酸、含硫氨基酸和多種微量礦物質,能有效地防止頭髮脫落,使頭髮烏黑亮麗。

  4

  羊肉

  羊肉味甘不膩,性溫不燥,能暖中補虛,益腎壯陽,開胃健力,利肺助氣,豁痰止喘,養膽明目,尤其適合氣喘、氣管炎、肺病及虛寒的老年人或者體虛的中青年人食用,對月經不調、胎動不安、習慣性流產、產後腹痛、面色蒼白等婦科疾患,也有顯著療效。

  5

  銀耳

  銀耳也是一味滋補良藥,特點是滋潤而不膩滯,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安眠健胃、補腦、養陰清熱、潤燥之功,對陰虛火旺不受蔘茸等溫熱滋補的病人是一種良好的補品。

  6

  蜂蜜

  蜂蜜所含的營養成分豐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達70%。果糖、葡萄糖不經過消化作用直接被人體所吸收利用,是理想的滋補佳品。秋季人很容易上火,這時如果喝點蜂蜜,便可緩解乾燥上火症狀。

  6

  小米

  小米可養脾,對補益脾胃有很好的作用,常熬一鍋小米粥喝,尤其是浮在上面的米油,溫胃健脾,是秋冬季節上好的滋補之品。小米含有一般糧食所沒有的胡蘿蔔素,除了維生素B1的含量居所有糧食之首外,小米中調節睡眠的色氨酸含量也是穀類之最,故又有“安神粥”之稱。

  8

  芡實

  “霜降”之時已經進入深秋,秋季平補不妨用芡實。中醫認為,芡實味甘性平,入脾、腎經,具滋補強壯,固腎澀精,補脾止瀉之效,善治遺精、淋濁、帶下、小便不禁、大便洩瀉等症。其中,生芡實以補腎澀精為主,炒芡實以補脾止瀉為主。秋季用芡實,無濫補之害,卻有平補之功。

  9

  老鴨湯

  霜降要喝老鴨湯。鴨是為餐桌上的上乘餚饌,也是人們進補的優良食品,中醫認為鴨肉性偏涼,鴨是為餐桌上的上乘餚饌,也是人們進補的優良食品,也是秋季祛燥、潤肺的養生食材。每到霜降時節,閩臺地區的鴨子就會賣的非常火爆,有時還會出現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

  10

  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例如廣西玉林,這裡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裡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

  11

  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後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柿子皮薄肉鮮味美,營養價值高。

  12

  白蘿蔔

  在山東地區,有句農諺是“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所以山東人霜降期間喜食蘿蔔。在菜餚比較豐盛的情況下,可以做一個白菜蘿蔔湯,不但味道鮮美,還可以加速消化,養胃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