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怎麼吃才養胃

  有人認為吃粥最養胃,也有些人認為吃麵條好,胃不舒服養胃飲食方法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

  胃不舒服養胃飲食方法

  消化不良

  此時適量吃些有助消化的水果,如菠蘿、山楂、木瓜、獼猴桃等。黑龍江省醫師協會營養學會專家指出,消化不良時還可以試試芡實山藥糊。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助消化吸收,是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而芡實也有很好的促消化、健脾胃作用,因此經常消化不良的人,用芡實和山藥等食物熬製成糊,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脹氣

  此時應該避開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洋蔥、西蘭花、捲心菜等,少吃甜食、高脂肪和油炸食物,避免嚼口香糖。

  適量吃些香蕉、哈密瓜、芒果、西紅柿等富含鉀的食物,有助緩解脹氣症狀,因為鉀有助調節體內鈉水平,防止水腫和腹部脹氣。

  此外,喝一杯熱氣騰騰的薄荷茶,有助於放鬆胃腸道肌肉,緩解腹部脹氣。

  噁心嘔吐

  症狀嚴重時應該禁食和停止飲水,讓胃休息。症狀稍微好轉時嘗試含薑片或小口喝淡茶、清湯、稀釋過的運動飲料,少量多次補充,預防脫水。

  之後再嘗試吃低纖維食物,如蘇打餅乾、白饅頭、蒸蛋羹、米飯等,避免酒類、油膩和刺激性的食物。

  胃痛

  如果不是因為飢餓導致的疼痛,應該暫時禁食。疼痛舒緩時,可以嘗試喝溫熱的牛奶,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能中和胃酸而使胃痛緩解,但如果喝牛奶容易腹脹或腹瀉,就不要用這法子。

  姜能促進血液迴圈,喝杯薑茶可緩解天氣寒冷造成的胃痛。

  泛酸燒心

  營養專家指出,肉類脂肪含量高、消化時間長,是導致燒心的罪魁禍首之一。與此相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豆製品、雞蛋清等,有助刺激胃液分泌,使食管括約肌壓力增加,緩解燒心症狀。

  另外,香菜能中和胃酸,燒心時可嘗試生吃香菜。泛酸燒心時應該遵循少油少鹽少辛辣的原則,減少對胃的刺激。

  養胃的食物

  1、烤饅頭

  烤饅頭可以養胃,不妨試試作為主食。麵包片、饅頭片等主食都是碳水化合物,這樣吃下去,往往會刺激胃酸分泌,加重泛酸;但是如果把麵包片、饅頭片烤一烤再吃,就能起到“養胃”的作用。這是因為,烤焦的麵包片和饅頭片上會形成一層糊化層,這層物質可以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這是一種古老的食療方法,主要適合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對大部分胃腸不好的人也都適用。

  要注意的是,首先烤的火候要注意,烤至橘紅或金黃色即可,不要烤糊了,否則吃下去弊大於利;其次,胃腸不好的人,烤麵包片、烤饅頭片都不宜吃得過多,每次1-2片即可;再次,烤麵包片、烤饅頭片未必要趁熱吃,稍晾一下也可以。

  2、麵條

  主食中最養胃的是麵條。麵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麵條煮熟後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此外,麵條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佔50%的食品,麵條就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

  麵條的吃法多種多樣,有過水涼麵,也有溫度極高的油潑面。太熱的面對食道會有損傷,太涼則不利於消化吸收。因此在大部分時候,吃碗溫乎乎的面最合適。在吃麵條的時候,為了保持營養的平衡,可以增加一個水煮蛋並搭配各種蔬菜,達到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元素的平衡。

  3、紅薯

  烤紅薯在北方是到處可見的一種小吃。因為,紅薯口味香甜也具有保健的功效,所以也很受人們的喜愛,而且,紅薯還可以養胃去積。紅薯本身養胃,其富含的膳食纖維能消食化積,增加食慾。但紅薯能促進胃酸分泌,所以平時胃酸過多,常感覺反酸、燒心的人不宜吃。平時吃點紅薯粥、蒸紅薯都是不錯的選擇。

  吃紅薯時最好別邊吃邊喝水,或者將少量紅薯加大米熬粥食用,這樣就能減輕腸胃不適。相比較成人,孩子更容易出現此類問題,嬰幼兒只建議吃紅薯粥;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在某一餐主食中,用紅薯替代部分主食,但不要超過主食總量的1/3。

  4、粥類

  要說到養胃,粥絕對是最好的選擇,它非常容易消化。早在古代,人們就已經注重喝粥對身體保健的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記載50多種粥,他認為:“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良。”意即每天早起,空腹胃虛,可以喝一大碗熱粥,使腸胃得到滋養,不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

  尤其八寶粥最適合需要養胃的人群食用。這是由於在八寶粥中國含有大量的花生、杏仁、白糖等,並且熱量也非常的高,經常食用對胃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而且新鮮的花生中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等物質,能夠有效的保護腸胃。

  5、南瓜

  《本草綱目》中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消炎殺菌、止痛。其所含的豐富果膠,可“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鉛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時,果膠可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減少潰瘍。

  可用南瓜煮粥或湯,滋養腸胃。南瓜去皮切塊,攪拌機攪拌成泥狀;下小米下水煮30分鐘後,將南瓜放入粥內同煮15分鐘左右即可。

  6、芋頭

  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指出芋頭具有“寬腸胃、充肌膚,滑中”的功效;《食物本草》中說芋頭“療煩熱,止渴,令人肥白,開胃,通腸閉”。秋天是吃芋頭好季節,對於苦了一夏而又要面臨秋老虎發威的腸胃,吃點芋頭可以養胃健胃,增強脾胃消化功能,還能除煩止渴,滋潤和美白肌膚,而且在這個季節芋頭便宜又好吃。

  需要提醒的是,吃芋頭時注意一定要烹熟,否則其中的黏液會刺激咽喉,而且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南方人食用芋頭的花樣相比北方人豐富多了,最常做的就有芋頭餃子。常吃芋頭餡餃子可以健脾養胃。

  7、湯水

  除了粥具有很好的養胃功效之外,還有一種食物同樣具有同等的養胃作用,那就是湯。但是要注意,湯最好不要是肉湯,因為在肉湯中同樣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質,這不利於養胃。

  中午飯前喝一些湯,不僅能起到保健作用,還可使胃內食物充分貼近胃壁,滋養胃部,並增強飽腹感,避免進食過多,這對肥胖或希望減肥的人來說很有益處。蘿蔔湯、冬瓜湯、番茄湯、海帶湯、紫菜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8、牛奶

  牛奶中的營養非常的豐富,可以說牛奶是一種完美的飲品,並且經過研究發現,牛奶同樣具有很好的養胃功效。牛奶的主要作用有補肺胃,生津液,潤大腸的功效,對於陰虛胃痛,津虧便祕等都有著很好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牛奶對消化性潰瘍病、習慣性便祕等情況有著非常有效的治療效果。

 

  雖然說牛奶具有很好的養胃功效,但專家提醒,患有腹瀉、脾虛證、溼證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適合過量的飲用牛奶。

  養胃主食

  1、粥

  如果你的胃不好,不喜歡吃乾硬的東西時,推薦主食以吃粥為好。記住主食是粥,不是稀飯,胃不好的人吃稀飯並不好,稀飯中的水太多,胃不好的人,往往腸胃的運水功能也不強,以稀飯當主食,反而增加了胃腸的負擔,不好。有的胃不好的人吃稀鈑,還會出現嗝酸、胃脹、難受等不良反應。

  粥與稀鈑是有區別的,粥煮出來是特別爛熟而粘稠的,往粥中插上一根筷子是不會倒的。也就是說,粥中的水分是放到恰當的好處,讓主糧煮得爛透而不稀,這樣的粥當主食吃最養胃。

  八寶粥最適合需要養胃的人群食用。這是由於在八寶粥中國含有大量的花生、杏仁、白糖等,並且熱量也非常的高,經常食用對胃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而且新鮮的花生中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等物質,能夠有效的保護腸胃。

  2、麵食

  如果你的胃不好,主食又不喜歡吃稀軟的東西,推薦主食以吃發酵的麵食為好。

  吃麵食能不能養胃,跟加工方式有很大的關係。腸胃不好、消化不良的人最適合常吃發酵的麵食。面經過發酵後,其滯氣之性就會大為減輕,從而避免胃部發生脹氣,而且更助於人體消化。用酵母發酵的麵食,還會大大增加它的營養價值,經酵母發酵後的饅頭、麵包所含營養比大餅、麵條等沒經過發酵的麵食要高出3-4倍,蛋白質高出近2倍。

  胃不好,主食還是最好吃用酵母發酵做出來的饅頭為好,麵包發酵太過,我們很多中國人吃了胃反而更不舒服,還是不吃的好。

  3、小米

  最養胃的主食是小米。小米又稱粱米、粟米、粟谷。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2、煙酸和鈣、磷、鐵等營養成分。由於小米非常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故被營養專家稱為“保健米”。

  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腎氣、清虛熱、利小便、治煩渴的功效,是治療脾胃虛弱、體虛、精血受損、產後虛損、食慾不振的營養康復良品。谷萬里指出,由於小米性稍偏涼,氣滯者和體質偏虛寒、小便清長者不宜過多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