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的功效和作用

  棗,別稱棗子,大棗、刺棗,貫棗。鼠李科棗屬植物,落葉小喬木,稀灌木,高達10餘米,樹皮褐色或灰褐色。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棗的功效與作用

  1、美容養顏:滋潤肌膚,益顏美容。民間有“一日食仨棗,百歲不顯老”、“要使面板好,粥里加紅棗”之說。取紅棗5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早晚溫熱食服,對美容面板大有益處。究其原因是紅棗中大量的維生素B可促進皮下血液迴圈,使面板和毛髮光潤,面部皺紋平整,面板更加健美。

  2、減老人斑:紅棗中所含的維生素C是一種活性很強的還原性抗氧化物質,參與體內的生理氧氣還原過程,防止黑色素在體內慢性沉澱,可有效地減少色素老年斑的產生。

  3、保肝護肝:紅棗中所含的糖類、脂肪、蛋白質是保護肝臟的營養劑。它能促進肝臟合成蛋白,增加血清紅蛋白與白蛋白含量,調整白蛋白與球蛋白比例,有預防輸血反應、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水平等作用。

  4、防止落髮:紅棗有健脾養胃之功能。“脾好則皮堅”,面板容光煥發,毛髮則有了安身之處,所以常食營養豐富的紅棗可以防止發脫落,而且可長出烏黑髮亮的頭髮。

  5、健胃補腦:中醫常用紅棗養胃健脾。如在處方中遇有藥力較猛或有刺激***物時,常配用紅棗,以保護脾胃,紅棗中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有機酸,對大腦有補益作用。

  6、補氣養血:“紅棗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紅棗中的高維生素含量,對人體毛細血管有健全的作用。適用於產後調養,有益氣補血之功效。

  7、其它功效:紅棗還有安眠,補充鈣質,防治遺精,防腹瀉等作用。用於脾胃寒溼,消化不良,飲食減少,腹瀉或便溏。

  棗的注意事項

  生吃時,棗皮易滯留在腸道中不易排出,因此吃棗時應細細咀嚼。

  棗皮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燉湯時應連皮一起烹調。

  棗雖然可以經常食用,但一次最好別超過20枚,吃得過量會有損消化功能,引發便祕。過多食用大棗會引起胃酸過多和腹脹。

  腐爛的大棗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產生果酸和甲醇,人吃了爛棗會出現頭暈、視力障礙等中毒反應,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要特別注意。

  紅棗具有補血的效果,一般認為最適合女性食用,但有些情況下卻並非如此:月經期間有眼腫或腳腫、腹脹現象的女性不適合吃紅棗,否則水腫的情況會更嚴重;體質燥熱的婦女不適合在月經期吃紅棗,否則會造成月經量過多。

  棗的品種分類

  1、七月鮮

  果實卵圓形,果面平整,平均果重29.8克,最大74.1克。果個均勻,果皮薄,深紅色,表面蠟質較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8.9%,可食率98.8%。鮮棗味甜,肉質細,極宜鮮食,8月下旬紅熟,比梨棗早上市20-30天,克服了梨棗採前落果嚴重,未紅先蔫的缺點。該品種抗旱性強,豐產穩產,是極為可貴的極早熟優良鮮食品種。[3]

  2、雞蛋棗

  果實特大,近圓形,平均單果重30克,最大50克。果實大小均勻,果皮厚,深紅色。鮮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1%-35%,可食率97%。果肉質細,酥脆多汁,香甜可口。9月中下旬開始成熟,成熟期遇雨不易裂果,耐貯茂,是優良的鮮食、制幹、蜜餞兼用品種,旱臺地和水地均可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