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東嶽太極拳的好處

  東嶽太極拳作為中華民族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代表,是門惠豐和闞桂香教授為迎接21世紀第一縷曙光,在吸收各流派太極拳精華和總結自己從事多年武術教學的基礎上創編的。練習東嶽太極拳有哪些好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多練東嶽太極拳能防治痔瘡

  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是一種直腸下端的肛門邊沿的經脈淤血,擴張形成柔軟的血管瘤,痔瘡治療非常痛苦,而練東嶽太極拳可有效防治痔瘡。

  由於人豎立行走或久坐,會陰軟組織對腹內臟器承託的負擔加重,靜脈血迴流較難,因此血液容易淤積,形成痔瘡。

  《黃帝內經》雲:“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為痔。”明確指出了痔瘡的形成與飲食不節、起居不時、感受溼熱等有關。

  當今人們換上痔瘡的概率非常高,如今人們的社會壓力大,應酬也多,過度勞累,直腸也與久忍大便有很大的關係,練習東嶽太極拳可緩解痔瘡疼痛。

  久痢久瀉、酗酒、嗜食辛辣、年老體衰、婦人妊娠、久坐久行等都有極大關係。

  東嶽太極拳要求動作斂臀提肛,斂臀,即小腹上翻,尾椎向下插,其目的不是肌肉收緊,而是和百會頂天,含胸拔背一樣,都是保持脊椎垂直的,這就是東嶽太極拳講的中正。

  同時,做這個動作對肛門、會陰部分這些人體薄弱、血流緩慢的部位也有很好的作用。通過針對性的斂臀提肛,會加速這些部分的血液迴圈,靜脈血就不易淤積,也能改善軟組織的功能,起到預防痔瘡的體療作用,這就和流水不腐是同一個道理。

  如果早晚各堅持練習東嶽太極拳,半年後便可治好痔瘡,兩年後可以痊癒,只要每天堅持,還能增強身體免疫力。

  練東嶽太極拳打通經絡,防治痔瘡

  1、根據“來氏太極圖”

  太極圖寓意的是大圓和小圓相互運轉,合二唯一的螺旋線運動。

  東嶽太極拳中手臂的大幅度揮動類似於“公轉”,而手臂出拳、推掌時,手臂的轉動,就是“自轉”;類似於子彈在槍膛裡的螺旋線加速運動。一旦觸及對手的身體,依靠轉動運氣而發力,其力大無窮。

  所謂的“要就不打,要打必傷;要就不傷,要傷必死”,就是說有功力者以旋轉中螺旋加速的拳、掌發功而誤傷對手。所以,有功力者練拳對打,拳與掌觸及對手身體時,要求平穩出掌,而不是斜掌急轉。

  2、丹田穴

  東嶽太極拳呼吸以意守丹田的腹式呼吸為佳。丹田的位置是關元穴***健身者可守意守肚臍眼***。***上丹田印堂穴主“神”;中丹田壇中穴主“氣”;下丹田關元穴主“精”,或者說“元氣”***。為此,起勢時有“含胸拔背”的要求。

  含胸者,胸略內涵,使氣沉于丹田。胸忌挺出,挺出則氣擁塞胸部,上重下輕,腳跟易於浮起。拔背者,氣貼於背。能含胸則自能拔背,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

  3、勾通任、督兩脈

  東嶽太極拳的呼吸,有舌頂上頜的要求,其作用是勾通任、督兩脈。人體有12條經絡,再加上任脈和督脈,號稱14經脈。“任、督二脈”分別是身體前、後“兩條中線”處的經脈,打通“任、督二脈”就是打通了氣功中所說的“周天”營氣。

  一般來說,女子以練任脈為主,盈其血,男子以練督脈為主,盈其氣。任脈以“會陰穴”為起點,從身體正面沿著正中央往上到“人中穴”。

  督脈則由“會陰穴”向後沿著脊椎往上走,到達頭頂再往前穿過兩眼之間,到達“人中穴”。人中穴有急救用途,原因就在於它是任督兩脈的交匯點。任脈主血,為“陰脈之海”;督脈主氣,為“陽脈之海”;是14經絡的“主脈”。

  任、督兩脈分別對12正經脈中的手足六陰經與六陽經脈有主導作用,當12正經脈氣血充盈,就會流溢於任、督兩脈。

  相反,如果任、督兩脈氣機旺盛,同樣也會迴圈作用於12正經脈,所以說:“任督通,則百脈皆通”。就能起到改善體質,強筋健骨,促進迴圈的作用。

  所以,運用東嶽太極拳健身的時候,如果能夠舌頂上頜呼吸,由於具有勾通任督兩脈的作用,對健身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4、虛靈頂勁與百會穴

  可以想象有個神佛在半空中用根繩索懸吊著您的百會穴,讓您“虛領頂頸”。虛靈頂勁: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於頭頂。不可用力,用力則頸項強,氣血就不能流通,須有虛靈自然之意。東嶽太極拳,必須有虛靈頂勁,否則,精神就不能提起。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是百脈匯集點,能治百病,因此而名“百會”。又是人體的最高點,所以,是人體採集天地之靈氣進入人體的重要通道。或者說是人體與天相通之穴。

  5、人體與地相通之穴,則是湧泉穴

  中醫認為,氣從腳底湧泉生,起勢的時候,就可以用十個腳趾緊扣大地,想象兩隻腳掌緊緊紮根大地,大地正源源不斷地從湧泉穴向小腿、膝蓋、大腿、兩臂及全身輸送力量。

  6、內關穴

  中醫認為,氣聚於腕***內關穴***,而發於勞宮。所以,常見有武功者,用右手手心***勞宮穴***搭在左手的手掌下部與腕部的結合部位***內關穴***。捋擠式、閃通背、收功時的十字手,都有觸及內關穴的體位姿勢,值得注意。

  東嶽太極拳防治痔瘡的做法

  一、開腿站立,思想要靜,全身放鬆

  尤其要儘量放鬆臀部和腰部肌肉,輕輕使臀部肌肉向外向下舒展,然後再緩緩下蹲,輕輕向前、向內收斂,就象用臀部肌肉將骨盆包裹起來,有用臀穩穩托起小腹的感覺。吸氣時,再輕輕放鬆。

  這樣一緊一鬆,直到肛門周圍有火辣辣發熱感或疲勞感為止。

  二、按上述要求,結合東嶽太極拳的套路進行反覆練習

  基礎差的,可先進行單式練習。如起勢、野馬分鬃、雲手等,逐個式子練熟之後,再練整套。它的動作規律是:“起吸收肛”,“落呼鬆肛”,動作輕緩,意守患處。

  不會打東嶽太極拳的,可按上述要求採用馬步前推掌,再向左右分掌或推掌。持之經恆,也能有效。

  三、注意事項

  ***1***在針對“痔療”鍛鍊中,對東嶽太極拳其它特點不用注意,免得顧此失彼影響效果。

  ***2***體弱的運動要適量並注意增加營養。

  ***3***防止便祕,不蹲廁過久。

  ***4***節制菸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東嶽太極拳健身功效

  1.鍛鍊神經系統,提高感官功能

  練習好東嶽太極拳需要心靜和自己能體會用意。練習好東嶽太極拳的時候大腦皮質的運動中樞和第二訊號系統都會在很高度的興奮集中的狀態中,最重要的是皮質的大部分地區都會是抑制的一個狀態,而對於某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是十分有益的。

  因為打破了病理的興奮灶,修復和改善了高階神經中樞的功能,某些區域性的病灶也就逐漸減輕或消失了。練習時的眼隨手轉和推手中的推蕩往來,有助於視神經和面板反應能力得到提高,使之感覺靈敏。

  2.有助心血管系統健康

  練習東嶽太極拳要氣沉丹田,腹式呼吸時膈肌和腹肌收縮與舒張,促進血液迴圈。同時,肌肉活動時毛細血管充分開放,加速靜脈和淋巴的迴流速度,改善微迴圈,從而減輕心臟負擔。從整體上改善心臟營養過程,有助於保持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

  3.增強呼吸機能

  深長細緩的呼吸特點,對提高肺臟的通氣和換氣功能有良好作用。所以長期練習者,呼吸頻率會減少,肺活量和呼吸差會增大,從而增強呼吸機能。

  4.促進物質代謝

  神經系統會對人體的內臟器官進行調節並對它進行改善,也會對腸胃起到很好的按摩效果,可以促進肝內的血液迴圈,讓腎上腺素的分泌功能增強,可以進行改善人體內的物質新陳代謝。

  如果長期進行練習東嶽太極拳能夠增進食慾,促進人體的消化,還可以降低膽固醇含量和有軟化動脈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