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飲食宜忌有哪些
寒露節氣到,寒露節氣如何健康飲食呢?飲食禁忌有哪些?本文是小編整理的寒露飲食禁忌,僅供參考。
寒露飲食忌吃:
秋躁時節,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將少量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
寒露飲食宜吃:
為防秋躁還要多吃些潤肺潤燥的新鮮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蔬菜則可多食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以及豆類及豆製品,還有食用菌類、海帶、紫菜等。瓜果蔬菜中含有的豐富水分、維生素、纖維等,對預防寒露時節出現的口鼻目幹、面板粗糙、大便祕結等現象很有好處。
寒露吃什麼
秋天,尤其是寒露前後開始,空氣中的水分逐漸減少,空氣趨於乾燥,人體同樣缺少水分。但是,喝白開水並不能完全抵禦秋躁帶來的負面效應。我國古代就有對付秋躁的飲食良方,即:“朝朝飲水,晚晚蜜湯。”換言之,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少許食鹽,就不那麼容易流失了。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躁而引起的便祕。
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於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躁對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從而使人健康長壽。
寒露時節的飲食起居
1.適時添衣,腳不外露
諺雲:“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句諺語提醒大家: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寒露節氣一過,應注重足部保暖。秋冬季交替時節,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儘量與氣候變化相適應對於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秋季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是一條很好養身之道,而“一場秋雨一場涼”,提醒我們要隨著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面板和鼻粘膜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涼意甚濃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腹瀉多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2.早睡早起,不要貪睡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初秋南方有些地區白天氣溫高,電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開啟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條件許可情況下,居室及其周圍可種植一些綠葉花卉讓環境充滿生機又可淨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秋季涼爽之時,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作相應的調整。每到氣候變冷,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其原因和天氣變冷、人們的睡眠時間增多有關,因為人在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易於形成血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明確指出:“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達,分時調養,確保健康。
3.少吃辛辣,早粥晚湯
“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面板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髮脫落和大便祕結等。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飲食上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燻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蔘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蔘粥、生地粥、黃精粥等。晚餐則最好喝點湯。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溼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還應重視塗擦護膚霜等以保護面板,防止乾裂。
4.樂觀豁達,排除憂鬱
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由於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淒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於傷感的憂鬱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5.五形人的寒露養生
中醫的傳統理論以五行理念將人的體質分成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人。各種體質的人對季節的耐受性不同,因此調養前應找準自己屬於哪種體質。絕對典型的五行人比較少,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原理,大多數人可能兼具兩個臨近的五行體質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