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從生活本身出發,但又並不侷限於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的和合理範圍之內。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三個錦囊

  從前,有個落泊秀才,雖然屢試不第,但是通曉古今,博學多才,尤其精通算命看風水,在本地小有名氣。

  秀才的兒子陸川多次問父親,為什麼給財主鄉紳都找到了風水寶地,讓他們人財兩發,卻不給自己找一塊地來改變窮困的命運呢?秀才每次都是神祕地笑著說:“天機不可洩露。”

  一天,秀才把兒子叫到床前,告訴兒子自己就要死了。兒子抱著父親大哭起來:“父親,你不能死啊,你死了我孤苦伶仃一個人該怎麼辦啊!”

  秀才安慰兒子不要哭,自己有很重要的話要說。他語重心長地說:“兒子啊,我要走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早年忙於功名,沒有照顧好你們娘倆,我心裡有愧。我耗盡心血,寫了三個錦囊,只要你在適當的時候,照著錦囊上說的辦,保證你一輩子衣食無憂,我也就沒有什麼好牽掛的了。”

  秀才說完遞給兒子三個錦囊,告訴他在自己死後開啟第一個錦囊,依計行事,一定不可自作主張。

  幾天後,秀才死了,陸川在悲痛之餘開啟第一個錦囊,只見錦囊裡寫著:

  兒子:

  你以前多次問為父,為什麼沒有給自己家相一塊風水寶地,為父都沒有回答你,那是因為作為相士是不能為自己謀利的,否則會天打雷劈。如今為父要死了,為了你,為父顧不了那麼多了。

  在村西頭熬鷹峰鷹嘴上有一口天然石井,大地主蘭騰飛家的祖墳就在這口井後面,那是塊風水寶地,但和這口石井比相差十萬八千里。為父已經在石井上面搭好了架子,你把為父的棺木吊在石井半空中,就會看到井底有無數的螞蟻湧出,這是塊出王侯將相的寶地。棺木要吊夠整整三天三夜,然後割斷繩索,任由棺木落入井底被螞蟻吞噬,那時候你不要哭,只需要朝著井口磕三個響頭就大功告成。

  如果在這期間有人為難你,不要與其爭吵,只需開啟第二個錦囊。

  另外,錦囊不可讓第二個人看到,切記!切記!

  陸川擦乾眼淚,照錦囊上寫的,把棺木吊在半空中,只聽見一陣“轟隆隆”的聲音,井底很快爬滿了各種各樣的螞蟻,而且越來越多。鄉親們看了都嘖嘖稱奇,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方圓幾十裡都知道了,來熬鷹峰看稀奇事的人絡繹不絕。

  大地主蘭騰飛知道後,也帶著兩個兒子和幾個家丁來了,蘭騰飛往井口一望,只見井底的螞蟻層層疊疊,滾騰翻湧,不禁心想,這窮秀才還是留了一手啊!

  蘭騰飛是方圓百里最大的財主,家有良田千畝,財產萬貫。他父親的墓地就是這個秀才給找的風水寶地,就在這口石井後面大約一百尺的地方,要是讓陸家佔了這口井,豈不是個大大的損失。

  看看井邊已經一夜沒閤眼的陸川,再看看自己的祖墳,蘭騰飛的腦子裡頓時有了一個念頭,他決定把這塊風水寶地據為己有。

  蘭騰飛讓人告訴陸川,自己想要買這口石井,讓陸川開個價,陸川說什麼也不願意。但蘭家勢大,左右為難之際,他想起了父親的第二個錦囊,於是匆匆開啟錦囊,只見錦囊裡寫道:

  兒子:

  如果蘭騰飛想買這口石井,不可與其強爭,蘭家財大氣粗,只可小心周旋。

  他若託人前來,你可委婉拒絕,並暗示要他親自前來。等到蘭騰飛本人來了,你就把石井送給他,同時提出三個條件:一,把他唯一的女兒嫁給你為妻,完婚後才可移開棺木,讓出墓地;二,陪嫁良田百畝,白銀千兩;三,墓地只能給蘭騰飛,也就是你未來的岳父用。

  第三個錦囊20年後開啟,切記!切記!

  看完錦囊後,陸川驚出一身冷汗,父親真是料事如神啊!

  陸川照錦囊上的計策,對蘭騰飛派來的人說:“這塊風水寶地是要出王侯將相的,叫蘭騰飛親自來,我要當面把這塊寶地送給他。”

  蘭騰飛沒想到事情這麼順利,很快就風風火火地趕來了。陸川提了三個要求,看蘭騰飛還在猶豫,陸川說:“我愛慕令千金已經很久了,至於要田要錢也是為了令千金跟著我不至於受苦,而且這塊墓地您用了後,主要還是惠及您的子孫,令千金也是其中一個,這樣我也跟著沾光了。岳父大人,您說是嗎?”

  蘭騰飛一想也在理,再看陸川也長得相貌堂堂,就答應了這三個條件,只是愛女蘭慧琳一直是自己的心頭肉,有點割捨不下,但為了蘭家,只好忍痛割愛了。蘭騰飛匆匆忙忙把女兒蘭慧琳嫁給了陸川。

  話說這蘭慧琳可不是等閒女子,在洞房花燭之夜軟磨硬泡,柔情蜜語,陸川哪裡招架得住,只好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蘭慧琳,並把第一個錦囊給她看了,還一再強調說,這塊墓地的後人是要出王侯將相的,現在只是迫於無奈的權宜之計。

  蘭慧琳從小被慣壞了,從來沒有怕過誰,心想,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既然自己已經嫁給陸家了,就是陸家的人了,這麼好的一塊墓地,不如給公公用了的好。

  於是在陸川熟睡了之後,蘭慧琳偷偷地摸上山,割斷了繩子。

  第二天,蘭騰飛、陸川和眾鄉親吹吹打打上山遷棺,誰知,到了石井旁,全都愣住了,只見偌大的棺木已經被螞蟻啃得所剩無幾了。緩過神來的蘭騰飛甩手給了陸川一耳光:“豎子,你就這樣戲弄老夫!”

  陸川也覺得莫名其妙,正要開口解釋,蘭慧琳衝上來擋在兩人中間,嬉皮笑臉地說:“爹爹,繩子是我割斷的,你要打就打我吧。”

  雖然平時蘭騰飛對這個女兒疼愛有加,但此時恨不能吃了她,揚手又是一巴掌,怒吼道:“從今天開始,你沒有我這個爹爹了。”

  由於丟失了寶地,蘭騰飛心神不寧,一直悶悶不樂,很快就駕鶴西去了。

  蘭慧琳的兩個哥哥都是貪婪之輩,蘭騰飛死後不久,兩兄弟就斷絕了和妹妹的關係,把父親送給妹妹的田和錢悉數搶回。從此以後,陸川和蘭慧琳過上了貧困交加的日子,但是再苦再窮,他們也一直堅持,因為他們在等待兒子封侯拜相的那一天,那該是怎樣的榮耀啊。

  雖然生活一直很苦,但是因為心中有希望,兩口子任勞任怨。皇天不負有心人,陸川和蘭慧琳的兒子在19歲就高中狀元,老兩口喜極而泣。

  在兒子衣錦還鄉的這一天,兩口子把兒子叫到房裡說:“你祖父真是料事如神啊,他曾經留下了三個錦囊,如今20年期限已到,我們一起開啟第三個錦囊吧。”

  陸川從牆角深處挖出了最後一個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錦囊,顫抖著打開了,錦囊上寫著:

  兒子:

  時隔20年,不知道你還會不會記起為父的第三個錦囊,無論你現在過著富裕、還是窮困不堪的生活,此時已經蓋棺釘釘了。

  其實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麼風水寶地,為了你,為父在臨死之前設了一個局。我知道世人都很貪婪,都想不勞而獲,獲得祖先的保佑,得到神仙的眷顧,所以才有了算命、看八字以及看風水。你問為父為何不給自己找一塊風水寶地發家致富,我只能暗自苦笑,連孩子想的都是怎樣走捷徑,而不是腳踏實地,可見世人的愚昧和貪婪。

  你也許會問為什麼一吊上棺木,井底就湧出了螞蟻,而且越來越多,其實這一切都是我精心設計的。為父把井底鋪上石頭,兩側挖了兩個巨大的洞,設上兩個小小的閥門,然後四處搜尋螞蟻放到兩側的洞裡面。閥門和井上的支架相連,只要掛上超過一定重量的物體,閥門就會開啟,螞蟻從閥門湧出,然後你們就看到了無數的螞蟻在井底翻騰。

  因為人性的貪婪,我知道蘭騰飛一定會想方設法弄到這塊寶地,即使你不想賣給他,他也會想別的辦法,最後吃虧的還是你。就算你能賣個好價錢,你也守不住這些錢財,這就好比一個小孩兒守著一大堆金銀,肯定有人會來搶,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娶他的女兒,這樣你不僅得到了錢,還得到了勢,如此你便今生無憂了。 我知道你是個本分的人,一定會遵照為父的錦囊去做,但有可能會把持不住,把祕密告訴蘭慧琳,如果真是這樣,那為父留給你們的就是一個堅定的信念,你們的兒子一定會有大出息。這樣即使再苦再累,你們也會堅持下去。如果孩子成才固然好,如果沒成才,等你開啟錦囊也就釋然了。

  我為你做的只有這麼多了,孩子,祝你好運!

  陸川看完,早已淚流滿面。

  :朱馬氏

  是竹子成全了朱巨集大,或者說是母親朱馬氏成全了朱巨集大。

  朱巨集大的爹在朱巨集大一歲多時下了湖廣,一走再也沒有訊息。直到二十三年後,朱馬氏在一捆毛竹中發現了朱巨集大爹的訊息。

  朱馬氏是在朱巨集大從袁店河邊買回的一捆毛竹中的一根毛竹中發現朱巨集大的爹的訊息的,因為裡面有一塊玉。這塊玉是朱馬氏孃家陪送的嫁妝,她一直戴在身上,十分熟悉。朱巨集大的爹下湖廣的前一天晚上,朱馬氏送給他,當時還交代了一句話:“最多三年,你就回來一趟,家裡還有俺孃兒倆,別忘了!”

  朱巨集大的爹順著袁店河坐船而去,朱馬氏繼續編竹蓆賣。袁店河是水陸碼頭,南來北往的船,多有賣竹子的,隨便買上些,足夠用上一陣子。就這樣,朱馬氏編席賣席,支撐著這個家。她不斷地對朱巨集大說:“你爹會回來的!”

  不太忙的時候,朱馬氏總要在袁店河邊站一站,打聽一下訊息,向船家描述著丈夫的樣子。人們都說,不清楚;也有人說,好像見過,應該發大財了。

  一年,過去了。

  三年,過去了。

  十年,過去了……

  日子如袁店河的流水,朱馬氏雖心裡還在念想著那個人,但嘴上已不多說了,特別是在朱巨集大面前。

  不過,二十三年後的這個傍晚,朱馬氏剖開朱巨集大買回的一根竹子後,嘴裡發出“哎呀”一聲,在心裡頭打翻了五味瓶。她看了看正在院子裡洗臉的兒子,停住了手裡的篾刀。燈光下,那塊別了她二十三年的玉,熠熠閃光地躺在剖開的竹子裡。她又剖開一根竹子,裡面竟是成摞的銀元,再一個,還是銀元。

  朱馬氏悄悄地收起那塊玉,回到裡屋,端詳了一陣後,淚水滿面。在她向朱巨集大問清了賣竹子的船號和情形後,作出了一個決定:將這家船號的竹子全部買了!

  第二天一早,朱馬氏和朱巨集大來到了袁店河邊的這家船號。這家的竹子粗大、勻稱,像經過了精挑細選。正如朱巨集大所說,年輕的貨主要求成捆地賣,不能挑揀。旁邊一老者搖頭嘆氣:“唉,少東家,老爺臨走前說,這貨到家後才能賣,拆開賣!”

  朱馬氏在朱巨集大疑惑的眼光中,將家中的積蓄,包括昨晚從竹子中剖出的兩百大洋,一併交給了那個年輕貨主。貨主特別高興,說:“到底有識貨的!”他將銀洋吹了一口,放到耳邊細聽,笑容滿面。一邊的老者閉著眼,向著河水一聲長嘆!

  這些竹子成全了朱巨集大。這些竹子裡,差不多都有金銀財寶。後來,有各樣的說法。有說不下三萬銀洋的,有說不下十萬的。朱巨集大按照他母親的指點,把生意做大了,越來越大,竟買下了袁店鎮的一條街,名為“竹街”。一街兩巷,竹門竹樓,全是做竹貨生意的,大到竹床、竹車,小到挖耳勺、牙籤,琳琅滿目。

  再後來的某一天,一個老乞丐晃悠在“竹街”上,敲著竹板,說著“蓮花落”:“呱嗒板,合一合,您老發財我來賀,您吃稠的我喝稀,您吃白的我黑饃……”

  正在自家店鋪編竹蓆的朱馬氏,聽來覺得有些耳熟,一抬頭,一愣,正是當年那家船號的老者,朱馬氏將他接進了後院。就在後院,朱馬氏屏退了其他人,一下子跪下了,慌得老者扔了手中的竹板,趕緊相扶:“你……你可別這樣!”

  朱馬氏起來,說:“我就求您一句話,我家相公,到底怎樣了?”她晃了晃緊握在手中的那塊玉。

  老者搖頭,一聲長嘆,說:“我不知你說的是什麼,只是我家老爺太作孽。他在漢口當官多年,辦了不少冤案……後來,少東家吃喝玩樂,把他氣病了,臨死前,要我陪少東家回來,帶著一船的竹子,還有他的棺材……今天,我是來給老爺上墳的。當年,少東家得了你們家的銀子後,又回了漢口,把老爺隨便埋在了這袁店河邊。”

  自此,朱馬氏要求朱巨集大將袁店河邊的一處墳頭當作義墳。

  朱馬氏還傳下來一條家規:朱家兒孫,包括進門做媳的外姓人,都要會編竹貨,大到竹床、竹車,小到挖耳勺、牙籤。

  劉鄧大軍挺進中原,解放袁店鎮時,朱馬氏做主,送了大軍不少錢糧。當時的一位首長要打借條,朱馬氏擺手,說:“我們是做竹子生意的,做人要有氣節,心要空。”首長堅持將借條打了,交到她手裡,她一笑,撕了,碎紙,星星點點,順著河水漂流,好像是捎給朱巨集大的爹的信。

  “譁!”一隊解放軍舉手敬禮,向著朱馬氏!

  :羊脂玉

  送給小外孫的生日禮物,被女兒原封不動地退了回來。‘

  瞧這一馬車好吃好玩的東西,都是海爺左挑右選一件件地裝上去的,吃的有:合意餅、椰子盞、鴛鴦卷、鞭蓉膏、虎皮花生、奶白葡萄……玩的有:九連環、七巧板、華容道、魯班鎖、四喜人、五彩風箏……還有那些上等的布料,沒個三年五年的,能用完?

  早先海爺給女兒選嫁妝,都沒這麼仔細過!哪想,女兒一眼沒瞧,全給退回來了。海爺坐在府前的臺階上,盯著車上的東西,兩眼發直,一聲不吭。

  “天涼,風大。”大奶奶提醒了海爺兩聲,海爺沒吱聲,半晌,回頭問大奶奶:“閨女會不會是在怨咱呢?”

  海爺一輩子站得直,行得正,自認為沒有對不起的人,可提起女兒,海爺眼裡的光,頓時短了半截。女兒小時候,海爺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五湖四海地跑,等女兒十三歲了,按習俗,“女子十三上繡樓”,十三歲關在高高的繡樓上面,直至出嫁,才能從繡樓裡下來。女兒與他甚少言語,幾乎沒有過笑臉。海爺也盤算過,這些年,他和女兒說的話,添舀子水,攢一塊兒,都裝不滿一盆。

  大奶奶知道海爺想女兒,想他還沒照過面的小外孫。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就算是皇帝的女兒,沒由頭,父母也不能說見就見哪。想到這兒,大奶奶心裡頭突然跳出個主意來,她悄聲告訴海爺:“剛才女兒捎來話,想讓我送點孩子平常用的消食和傷寒的藥。我如果幹脆回她說藥不能送,聽起來不妥,我讓她自個兒帶孩子來拿。你看行不?”

  海爺起身,點了點頭,回頭補了一句:“還是我們去接吧!”走兩步,又補了一句:“用我的車。”

  為了迎接這孃兒倆,幾天裡,府裡上上下下,忙活得如同皇妃省親,連十里老街的小商小販都知道了!每天,故意停在海府門前,吆喝著那些好吃的好玩的,鬧得跟廟會似的,府裡上至太太少爺,下到婆婆丫鬟,也都準備了一些稀罕的東西給小孩子,還故意擺給海爺看,爭著討海爺的歡欣。海爺自個兒呢,準備了一個羊脂白玉做的菩薩墜子。拇指大點玩意兒,價值據說能在老街繁華地兒買套像樣的宅子,連海爺的親孫子都沒見過。

  小外孫來時,海爺出門迎了好幾十步遠。自打見到小外孫,兩手幾乎就沒離開過他,吃飯都是抱著的。四歲大的孩子,竟然很懂規矩,無論是誰和他說話,他都是倆眼看著你,有禮有節、不緊不慢地答話。

  海爺忍不住想帶到街上,炫炫他的小外孫。也沒和女兒說一聲,便帶著兩個家丁上街了。

  要說海爺,不管你是知府縣令、富商鄉紳,還是三教九流、平頭百姓,他都能應對自如。再難纏的人,到海爺的手裡,都給你捏成皮筋兒。可眼前這麼一個懂事的小外孫,如何陪他玩?海爺覺得一下子沒了招了,笨得很。

  到了街上,只會一把銀子將那些好吃的好玩的,從街頭亂買到街尾,小外孫左右開弓,小嘴吃得直流油。後面跟著的兩個家丁,手裡頭的東西都拿不了了,只得先付了錢,讓商家把東西隨後送到府上去。

  哪想,回去的時候,女兒竟然當面數落起孩子來。還把買給小外孫的東西,一股腦兒全散給別人了。

  海爺心想,許是街頭巷尾的東西,女兒看不上眼。遂等女兒要走時,當著女兒的面,將早已預備的羊脂玉菩薩掛在了小外孫的胸前。那玉,瑩透溫潤、潔白無瑕、狀如凝脂,府裡男女老少,個個目不轉睛地盯著,眼神都要把玉給烤化了!

  不想,女兒一把將玉摘了下來,還給了海爺。

  海爺生氣了:“我這是給孩子的!”

  話音未落,小外孫嚇得立刻躲到了他孃的身後,眼睛偷偷地瞄著海爺,好似小老鼠一般。

  海爺“唉”的一聲,踱回了屋,將門一關。女兒和小外孫來辭別,海爺也沒出來。

  半晌,大奶奶走了進來。

  大奶奶嘀咕道:“咱閨女是不是傻了。這麼個稀罕物,她竟然不要。走時啥都不帶,她婆家的東西,能比得上這些?”

  海爺摩挲著羊脂玉,一言不發。

  大奶奶說:“倒是府上小少爺們不要了的舊衣舊帽,被她劃拉得乾乾淨淨。給她新的她不要,要些個破衣服幹嗎?”

  海爺一怔,半晌,哈哈大笑:“好閨女,是個合格的娘!有指望!這家人有指望!”

  海爺兩手將門一拉,闊步而出。

  身後,大奶奶嘟噥道:“不就是帶了幾件破衣服嗎?犯得著這麼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