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鳥朝鳳的民間故事

  百鳥朝鳳是中國人們用來形容吉祥幸福的一種圖案。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很久很久以前,鳳凰和其它小鳥一樣,羽毛也很平常,它很勤勞,不像別的鳥那樣吃飽了就知道玩,而是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將別的鳥扔掉的果實都一顆一顆撿起來,收藏在洞裡。

  這有什麼意思呀?這不是財迷精,大傻瓜嗎?可別小這種貯藏食物的行為,到了一定的時候,他可發揮大用處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們找不到吃的,這時,鳳凰急忙開啟山洞,把自己多年積存下來的乾果和草籽拿出來分給大家,和大家共渡難關。

  旱災過後,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來,製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並一致推舉它為鳥王。

  以後,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鳳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

   篇【2】

  一天,伏羲巡視到西山桐林,只見金、木、風、火、土五星之精,

  紛紛飄落在梧桐樹上。頓時,仙樂飄飄,香風習習。又見瑞氣千條,霞光萬道。天空彩屏開處,祥雲託著兩隻美麗的大鳥,翩翩降落在那棵梧桐樹上,其餘諸鳥紛紛飛集在各處樹上,朝著兩隻美麗的大鳥齊鳴。伏羲見到如此奇異現象,忙召來輔佐他的木神句芒問個究竟。句芒笑著對伏羲道:“這兩隻最大的鳥,就是鳳凰呀!”

  ——《尚書中候》曰:黃帝時,天氣休通,五行期化。鳳皇巢阿閣,歡於樹。

  相關文化

  古記稱,“有鳳來儀”、“鳳凰于飛”、“吹簫引鳳”、“鳳凰朝陽”,這種理想化的靈禽,已被人們當成吉祥幸福的象徵和美好愛情的比喻。鳳為百鳥之王,牡丹為花中之王,兩者也就自然結合起來成為“鳳穿牡丹”或稱“飛鳳穿花”的吉祥圖案,在元、明、清青花瓷繪中十分常見***圖一***。“龍鳳呈祥”在宮廷藝術中大為流行,“鳳穿牡丹”卻成為人民大眾十分喜愛的畫面。鳳為百鳥之王,又在萬曆青花瓷器上得到了旁證。

  《百鳥朝鳳》,也稱《百鳥朝王》、《儀鳳圖》等,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在中國古代,鳳是用來比喻帝皇的,後來演變成龍代表帝皇而鳳代表帝后。但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鳳均象徵皇室。因此《百鳥朝鳳》泛喻君主聖明,河晏海清,天下歸附,亦可用來表達人們對太平盛世的無限期盼。氣氛熱烈、儀態紛陳的《百鳥朝鳳》圖,實際上就是國華民族嚮往和平與祈福的傳統心態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