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材插的重要性

  要充分發揮教材插圖的作用,教師應做好三方面的工作:提高運用插圖的意識,圖文結合開展教學;研究插圖教法,巧妙運用插圖以發揮其應有作用;鼓勵學生結合教材插圖進行學習,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小學插圖的重要性

  插圖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重要資源,它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主題、內容、細節等有效資訊,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教師結合插圖進行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正因為插圖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所以,小學語文教材都配有大量插圖。以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以下簡稱“魯教版教材”***為例,五個年級的十冊教材中共有插圖1225幅。

  這些插圖分別配置於課文、課後練習、識字系統、單元助讀系統、拓展系統、語文園地等位置,而課文插圖數量居多,共有630幅,佔到整個插圖的51.43%,功能也更為顯著。它們作為課文的有機組成部分,或置於課文的開頭、中間、結尾,分別對學生起到激發興趣、輔助理解、總結提升的作用;或以獨立圖、發散圖、序列圖、多層圖等不同呈現方式,引導學生通過一幅或多幅圖畫對課文內容產生思考記憶;或通過色彩的變化,讓學生感受多彩的世界和歷史的深沉;或藉助人物類、動植物類、生活類、場景類、風景名勝類、氣象類等內容,引發學生對課文人物性格的深刻感受、對動植物的喜愛與關心、對生活的熱愛、對具體場景的感同身受、對風景名勝的讚賞與嚮往、對自然氣象的敬畏與觀察。

  可以說,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插圖,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有力助手,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輔助資源,能夠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和學生的學習需要,理應在語文教學中得到師生的關注與重視。然而,實際教學中還存在教師忽視插圖運用、對學生指導不力的現象,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結合教材插圖進行學習

  人們常說藝術家的思想自由自在、充滿活力,所以只有展開想象的翅膀,才能提高審美水平、藝術素養。正如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

  因此,語文教師要注意結合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點,在語文課堂中擴充套件學生的想象空間,著力培養其欣賞美、鑑賞美的能力。藉助插圖,能對課文內容產生想象,進而由無意想象到有意想象、再造想象最終產生創造想象,既能夠增長知識,也能夠提高自身鑑賞美的能力,一舉兩得。

  例如,魯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課文《畫家鄉》講述了小主人公們對各自家鄉的描繪,並在文末反問讀者你的家鄉是什麼樣子,要求學生畫畫自己的家鄉。教師此時應該藉助課文插圖的薰陶,讓學生抓住自己家鄉的特點,動手畫家鄉,並口頭描述自己所畫的內容。這是對課文主題的總結,也能使學生進行天真爛漫的想象和創作。擺脫文字的束縛和限制,在插圖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能充分展現兒童思維世界的豐富多彩,審美能力也會潛移默化地提高。

  總之,教材插圖以其獨特的形式成為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資源,教師應重視插圖的教育價值,充分利用教材插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巧妙運用插圖

  現代教學理念倡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明確提出教育要為學生服務。如何實現有限課堂的無限延伸、獲得最優的教學效果,是當代教育者主要的研究方向。課堂學習應在有限的上課時間內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掌握知識、鍛鍊能力,這就需要教學內容豐富充實、教學方法科學合理、教學氛圍熱烈精彩。教師可以依據插圖的表現形式,將其運用於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

  1.備課環節充盈教學資源備課是上課的準備環節。教師應該在課前認真研究教材中的圖片、照片、表格、油畫、漫畫,以便在上課的環節引導學生感受到插圖的形象生動和多姿多彩,從而使學生產生豐富的審美體驗。這就要求教師不斷鑽研,對插圖產生自己的見解,領會插圖設計者將插圖置於文前、文中、文後的意圖,並靈活地利用這一資源。

  2.上課環節激發課堂活力特級教師連中國在他的《語文課》一書中說:“語文老師充分利用和挖掘插圖這一教育資源開展多項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語言、想象等諸多能力,使課堂活力四射,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師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常常走神。連老師提出充分利用、挖掘插圖,正是激發語文課堂活力必不可少的有效方法。首先,教師要藉助插圖匯入課文,將學生深深地吸引住,激發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學習新內容的慾望,然後引導其進行自主探索。例如,魯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九寨溝》一課,文前設有九寨溝的美景照片,教師可以用此匯入:“請同學們觀察第一幅插圖,圖中景色如此優美,那這是哪裡呢?”學生的思路會隨著教師的問題延展,認真觀察文前插圖並積極思考,主動拉近與文字的距離。這樣,語文課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展開,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能有效凸顯。其次,教師要借運用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使抽象的語言見之於具象的圖畫,加深其對教材的理解。教材文字的理解,單憑講授效果不一定理想,教師要整合各種學習資源,這其中就包括插圖。

  例如,魯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在“漢語拼音”部分設定了一整幅代表拼音字母的圖畫,能幫助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拼音字母。其中,字母“ɑ”用“小孩”張大嘴的口型來代表,字母“o”用“大公雞”的叫聲來代表,字母“e”用“鵝”的體形來代表,形象生動***如圖2所示***。此外,插圖還分別用汽車行駛在平路、上坡、彎道、下坡來代表聲調的四種變化。有趣的插圖能將較難的知識具體化,讓剛離開幼兒園的小學生產生直觀、深刻的印象,以形成畫與字的共同記憶。即使知識記憶出現遺忘,也會藉助回憶圖畫而重新獲得。圖2最後,教師應藉助插圖進行教學的承前啟後,讓學生感到語文課堂意猶未盡,既能夠實現本堂課的完美收尾,又能為下一堂課的開展做好鋪墊。

  例如,魯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金色的腳印》一文講述了主人公與狐狸一家的感人故事:當“正太郎”聽說“小狐狸”沒有被“狐狸夫婦”救走,而是被送到別的農場時,他竭盡所能將“小狐狸”救下。最終“正太郎和爸爸”一起放走“小狐狸”,“迎著耀眼的朝陽,狐狸們的腳印閃著金色的光芒,直延伸到密林深處”。學生只有讀完整個故事,才能理解“金色的光芒”預示著“小狐狸”一家終於能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也能理解動物與人所共有的感人的親情。教師在這節課的末尾讓學生觀察插圖,能夠使學生充分地體會“金色的腳印”的含義,繼而樹立人與動物相互信任和幫助、和諧共處的觀念。

  3.複習環節加深知識記憶知識記憶總是伴隨著遺忘,尤其詩詞理解和背誦的難度較大,教師應引導學生養成及時複習的好習慣。藉助插圖,可以對課文內容展開聯想,能有效輔助詩詞背誦。例如,魯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五言絕句《一去二三裡》,詩中提到“煙村”“亭臺”“花朵”等意象,在詩的下方配有優美的國畫插圖,意境與古詩相襯,能幫助學生穿越到古代醉人的風光中,充分理解古詩的意思。背古詩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插圖,會對古詩的背誦有極大助力。總之,教師在每個環節充分利用插圖資源,能使語文課堂充滿魅力和歡樂,讓學生真正享受精彩紛呈的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