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遠古祖先反思總結
《我們的遠古祖先》課文是為我們介紹了人類的進化史。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在本課中教學設計環節簡明,自然流暢,將教學三維目標和諧地構建於教學設計中,緊密生成,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為魂貫穿教學始終,落實識記與理解 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探究合作,啟發學生分析思考等方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較好地實現了對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
整節課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始終把學生的動手、表達、想像、思考、討論、交流等各種活動貫穿始終,發揮學生的創造力,發揚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收集資料、處理資料、動手實踐、分析比較、想像創新等能力。
篇2
《我們的遠古祖先》開課的第一部分內容是關於“人類的起源”問題。在匯入此課時我先對自己的“歷史”向學生作了介紹,其中包括姓名、出生地、家庭環境、個人成長曆史,包括興趣與愛好等,我的這一做法深深感染了學生,他們對我頓時親近起來,還不是的向我提問,我藉此也讓學生解釋說其實歷史並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真實的、可感的;歷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歷史就在我們自己的身邊。
有關炎帝與黃帝的傳說,重點在通過傳說的炎帝、黃帝對人類的貢獻,明確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狀況,提取史實。
學生的習慣還要繼續培養,上課前書本的準備、擺放;上課時,如何回答問題,先舉手,再說話;說練習題,先讀題,再說答案。關鍵在老師的堅持,老師,堅持,學生的習慣就會養成!
篇3
第1課《我們的遠古祖先》終於講完了。1班的學生和第一節課有了明顯的不同,老師要求做的事情,認真完成,學習狀態好,教學效果好。2班的孩子,卻是不幹事兒,《中國古代朝代順序歌》第一節課就要求回去背,再上課的時候,卻只有一個同學背下來了,第三節課也只有幾個同學,1班同學背下來的卻不少,有一半多。而且2班孩子上課很不積極,一樣上課,一樣的內容,孩子的表現怎麼這麼不同呢?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的一些想法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是不相符的。如在備課時,有關人類起源的傳說,我覺得我必要向學生介紹一下,但是在上課的時候,我剛一說你們知道人是從哪裡來的嗎?學生就說道從猿變來的。雖然用詞不是很準確,起碼學生知道人和猿是有關係的,那麼傳說就沒有必要說了,視訊資料也不用放了。
有關我國境內遠古人類遺址分佈圖的觀察,開始通過學生看圖,談感受,明確我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但是上課的時候感覺很亂,於是進行了調整。但是感覺還是不好。今天再看,想到應該從這節課,就教給學生識圖、讀圖的方法。從整體到區域性,重點內容重點觀察。先明確告訴學生我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然後引導學生觀察地圖,分析遠古人類遺址分佈的特點及造成這種特點的原因,這樣就順暢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