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太子參功效禁忌
太子參是生活中常見的補品,麥冬則是下火的良藥,兩者各自又有什麼功效與食用禁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的aa,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太子參的功效
太子參又叫孩兒參、童參。性平、味甘、微苦,有補氣生津的作用,在中醫臨床上使用非常廣泛。一般素有口乾、煩躁、心悸、失眠、乏力、食少、手足心熱等氣陰兩虛症狀的病人均可使用。
現代研究,太子參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多種氨基酸,糖類等,而且太子參不燥熱,適合泡水喝,對身體很好。太子參泡水喝可以補益脾肺,益氣生津。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怔忡,水腫,消渴,精神疲乏。
用太子參泡水喝,首先要泡茶,第一件事就是要準備開水,溫度最好在90攝氏度以上;其次就是用太子參10~30克放進喝茶的杯子裡面,然後把開水倒進去,等待三四分鐘,就可以飲用。
如果只是滾開水普通杯泡比較浪費藥材,因為水很快涼了,藥物成份借水溫難折出來,所以能用沙鍋熬就最好了。在泡水的過程中很多有效成分還未能稀釋出來,所以建議大家用保溫效果較好的保溫杯來焗泡,以發揮其最大作用。
太子參的常用劑量為10~30克,可根據病情適量加減。那些久病、體弱之人脾胃被傷,出現飲食減少、乏力、自汗等症狀時,可用其配伍山藥、扁豆、谷芽等有健脾、消食作用的藥物,或取太子參15克、蓮子20克,加水上鍋煮至蓮肉爛熟為度,食蓮肉,喝湯。
雖說與同樣具有補氣生津作用的人蔘、黨蔘、西洋參相比,太子參滋補的藥力要差得很遠,但它也有長處,就是藥性十分平穩,適合慢性病人長期大量服用,因此深受那些體虛而經受不住滋養藥物的人歡迎。
太子參的禁忌
太子參性平、味甘、微苦,有補氣生津的作用,在中醫臨床上使用非常廣泛。一般素有口乾、煩躁、心悸、失眠、乏力、食少、手足心熱等氣陰兩虛症狀的病人均可使用,它既可與其他藥物配伍,又能單味煎水溫服,常用劑量為10~30克,可根據病情適量加減。那些久病、體弱之人脾胃被傷,出現飲食減少、乏力、自汗等症狀時,可用其配伍山藥、扁豆、谷芽等有健脾、消食作用的藥物,或取太子參15克、蓮子20克,加水上鍋煮至蓮肉爛熟為度,食蓮肉,喝湯;發熱疾病的恢復期出現氣陰兩傷症狀,如口乾舌燥、煩躁、氣短乏力等,可用太子參與生地、知母、麥冬、竹葉等同用;秋季或暖冬,肺臟極易受到溫燥邪氣的傷害,起病多出現發熱、口鼻乾燥、口渴、乾咳、氣短、少痰等症狀,可用太子參與沙蔘、麥冬、百合、貝母等滋陰、潤肺、止咳化痰藥同用。
與同樣具有補氣生津作用的人蔘、黨蔘、西洋參相比,太子參滋補的藥力要差得很遠,但它也有長處,就是藥性十分平穩,適合慢性病人長期大量服用,且副作用也比上述參種小得多,因此深受那些體虛而經受不住滋養藥物峻補人的歡迎。譬如脾胃虛弱之人初用補劑,服用其他參種恐藥力過猛,改用太子參則大可放心;又如虛證患者夏季服用補藥,恐天氣炎熱夾雜藥力引動內火,而太子參清補扶正,則不會有此弊害;氣陰不足而又血壓偏高之人使用太子參不僅可以改善症狀,而且沒有人蔘升高血壓的毛病;壯年患者服用太子參不用擔心引發上火;小患者服用太子參沒有引發早熟之嫌。太子參堪稱難得的清補佳品。
麥冬的功效
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祕,咽白喉。
1、清心除煩
適於內熱擾心之證,溫病邪熱入營,身熱夜甚,煩躁不安等症。還適合熱傷氣陰,心煩口渴,汗出體倦者。心陰不足,心煩不眠,舌紅少苔者。
2、養陰潤肺
主治陰虛肺燥,乾咳、燥咳,勞熱咳血等證。
3、益胃生津
善治胃陰不足,舌幹口渴,納呆不飢等證。此外,還可用治陰虛腸燥,大便祕結者。
麥冬的禁忌
麥冬屬於一種植物的乾燥莖塊,性微寒,具有很好的潤肺生津以及清心養陰的作用,對於一些肺熱咳嗽、陰虛咳嗽、咽喉腫痛、口鼻乾燥以及內熱心煩或者是便祕的情況治療效果很好。麥冬泡水是我們平時經常選擇的一種服用方法,不僅製作方法非常的簡單,同時還能夠很好的治療肺結核或者是咳嗽等情況。現在冬季氣候乾燥,我們經常感覺到口乾舌燥以及面板乾燥、便祕等情況,將麥冬進行泡水服用能夠很好的緩解這種情況。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用任何一種方法服用都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如果說過量服用以及不適合的人群服用,那麼很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害。麥冬水如果過涼服用,那麼很容易導致脾胃虛寒的情況。麥冬服用過涼會導致脾胃虛汗,所以千萬不能夠過量服用。每次服用的時候最好不要超過30克,這樣才是最健康的選擇。
小孩不適合服用麥冬水,因為孩子的身體消化系統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建議小孩最好不要服用麥冬水。如果想要治療小寶貝的消化系統問題,那麼可以將白蘿蔔煮水服用,這樣不僅效果好,同時也更加健康。
猜你喜歡:
1.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2.太子參藥膳偏方以及挑選方法
3.什麼草藥對肺好 對肺好的草藥
4.黨蔘和太子參有什麼區別
5.胃寒和胃熱怎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