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的作用功效和忌諱有哪些

  麥冬泡水喝能清肺止咳,對緩解咽喉腫痛、口鼻乾燥等症狀有很好的功效,但是麥冬泡水喝也有很多禁忌。那麼,麥冬作用及忌諱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的麥冬的作用與功效及禁忌,一起看看吧。

  麥冬的功效

  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用於肺燥乾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祕,咽白喉。

  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用於肺胃陰虛之津少口渴、乾咳咯血;心陰不足之心悸易驚及熱病後期熱傷津液等證。

  配沙蔘、川貝可治肺陰虛乾咳。

 

 

  麥冬的應用

  1.胃陰虛證。本品味甘柔潤,性偏苦寒,長於滋養胃陰,生津止渴,兼清胃熱。廣泛用於胃陰虛有熱之舌幹口渴,胃脘疼痛,飢不欲食,嘔逆,大便乾結等症。如治熱傷胃陰,口乾舌燥,常與生地、玉竹、沙蔘等品同用。治消渴,可與天花粉、烏梅等品同用。與半夏、人蔘等同用,治胃陰不足之氣逆嘔吐,如麥門冬湯***《金匱要略》***。與生地、玄蔘同用,治熱邪傷津之便祕,如增液湯***《溫病條辨》***。

  2.肺陰虛證。本品又善養肺陰,清肺熱,適用於陰虛肺燥有熱的鼻燥咽乾,乾咳痰少、咳血,咽痛音啞等症常與阿膠、石膏、桑葉、枇杷葉等品同用,如清燥救肺湯***《醫門法律》***。

  3.心陰虛證。本品可歸心經,還能養心陰,清心熱,並略具除煩安神作用。可用於心陰虛有熱之心煩、失眠多夢、健忘、心悸怔忡等症。宜與養陰安神之品配伍,如天王補心丹***《攝生祕剖》***以之與生地、酸棗仁、柏子仁等品同用。熱傷心營,神煩少寐者,宜與清心涼血養陰之品配伍,如清營湯***《溫病條辨》***以之與黃連、生地、玄蔘等品同用。

  麥冬的食療作用

  治療暑天汗出虛脫用麥冬、人蔘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劑。對汗出虛脫,心慌心悸,血壓過低,汗多口渴,體倦乏力有良效***編者注:此方為金代名醫李杲所創,方名叫“生脈散”,已製成生脈口服液***。

  治療腸燥便祕麥冬、生地、玄蔘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潤腸通便的作用,用於大便乾燥。

  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麥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連服3~18個月。對緩解心絞痛、胸悶均有一定作用。

  治療慢性胃炎麥冬、黃芪各9克,黨蔘、玉竹、黃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對胃陰不足者有良效。

  治療糖尿病用蘆根30克,麥冬15克,知母12克。先用小火煎煮30分鐘,濾出煎液,藥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開後改為小火煎煮20分鐘,去渣取汁,將兩次煎出的藥汁混合,每日1劑。用於糖尿病患者口渴咽乾、多飲、心煩不寧,或見低熱,舌紅,脈細數。

  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麥冬、天冬、知母、川貝母、百部各9克,沙蔘12克。水煎服,每日1劑。本方適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表現為陰虛燥咳者。

  治療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雞蛋5個,枸杞、花生米、瘦豬肉各30克,麥冬10克,鹽、溼澱粉、味精各適量。首先將花生米煎熟,枸杞洗淨,入沸水中略氽一下。麥冬洗淨,入沸水中煮熟,切成碎末,瘦豬肉切丁,雞蛋打在碗內,加鹽少許打勻,把蛋倒進另一碗中隔水蒸熟,冷卻後將蛋切成粒狀。鍋置旺火上,放花生油,把肉丁炒熟,再倒進蛋粒、枸杞、麥冬碎末,炒勻,放鹽少許及溼澱粉勾芡,放味精調味,鋪上花生米即成。每日2次,佐餐食。具有滋補肝腎的作用,適用於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的輔助治療。健康人食用能增強體質,防病延年。

  麥冬禁忌有哪些 什麼人不適合吃麥冬

  麥冬臨床使用安全性好,動物亞急性毒性實驗證明該藥毒性很小。有報道服用麥冬引起過敏表現為噁心、嘔吐、心慌、煩躁、全身紅斑、瘙癢。小編推薦:麥冬的副作用是什麼

  麥冬性寒質潤,滋陰潤燥作用較好,適用於有陰虛內熱、乾咳津虧之象的病證,不宜用於脾虛運化失職引起的水溼、寒溼、痰濁及氣虛明顯的病證。

  臨床將麥冬當作補品補益虛損應注意辨證,用之不當會生溼生痰,出現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應。麥冬凡脾胃虛寒洩瀉,胃有痰飲溼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