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化牆的設計圖片展示

  班級是學校的一個小集體,班級文化是這個小集體的靈魂。文化牆是承載了這個靈魂的體現,初中的班級文化牆也是如此。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初中文化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中文化牆的高清圖


  初中文化牆的設計圖

  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制度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保證。一個集體,必須要有大家都能認同的公約。因此,為了使集體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我與同學們共同討論制定了具有七F班特點的《班級公約》。

  1.崗位責任制

  只有班主任的積極性、學生幹部的積極性、學生“能人”的積極性,這樣的班級還不是一個很有凝聚力的班級,我們要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在集體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擔負一項具體的工作,使人人都為集體作貢獻,人人意識到自己是集體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培養學生多層次的角色意識。

  崗位責任制包括班幹部職責、中隊委職責、科代表職責、專項任務承包責任制。例如,我班每天都有一位班委會成員值班,認真記錄當日的班級情況並填寫在《班級日記》中,記載內容包括遲到、早退、衛生值日、兩操、課堂紀律、繳交作業等。各科代表每週內必須主動與任課老師聯絡,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包括反饋學生意見、執行老師任務、提出建設性建議等。再比如在勞動委員的責任上,要求勞動委員在衛生任務的安排上將任務分解落實到每個同學,要對衛生工作和保潔工作進行督促檢查,並記下當天的評分情況。等等。

  2.各種常規

  學部制定了很多常規。它總體可以分為:一日常規、一週常規、每月常規、學期常規、學年常規。如我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在學部要求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常規表格“七F班小組星級管理評價表”,內容包含“衛生”、“紀律”、“學習”、“儀容儀表”等四項。小組之間每日早中晚做到“三評”。由各小組長負責互評。每日把評比分值填寫在張貼在電視櫃上的“小組四項評比表”中。同時,班級每大周都有制訂一本《班級日誌》,制訂好值日班委的職責,值日班委認真記錄當日的班級情況並填寫在《班級日記》中,記載內容包括遲到、早退、請假、衛生、紀律、作業、好人好事等。總而言之,就是為了把常規工作做得更好,規範學生的各種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凡是有從事班主任工作的老師都知道,常規管理要保持連貫性,如學生的佩帶、儀容儀表、出操等,要形成應有的規範,不能抓一時、放一陣,時緊時寬,不能僅僅靠學生處、團委、文明督導隊的突擊檢查來解決問題,關鍵是要持之以恆地抓常規教育,靠常規管理的連貫性來促進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

  3.獎懲措施

  《班級公約》是我在班級工作中經常實施的一種制度,也是班級建設中最為完整的“班級憲法”,從“班級目標”到“班訓”,從“班委職責”到“班級懲罰與獎勵”,與學生一起討論研究,制定得都相當地完整、全面。學生在班級生活中體驗了“社會生活”。

  制定《班級公約》的目的在於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而不是有意的扼殺學生的個性,既然是大家自己制定的,那麼,每個人都必須遵守。如果違反《班級公約》,就一定要受到懲罰,而這種懲罰絕對不是保證下一次不再違反了,或者受到班主任的嚴厲批評就行了。按“班規”規定違紀的同學有以下幾種懲罰措施,一要積極彌補自己的過失;二還要寫出500或1000字的說明書或為班級美化作出應有的貢獻;三是給其家長與班主任交流的機會一次。

  為了幫助學生實現將班級制度文化從強制約束向自覺遵守的轉化,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藉助於晨會、班報、班隊會課等工具,積極地進行宣傳,同時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正確加以引導,以幫助學生養成自覺遵守日常行為規範的良好習慣。

  人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薰陶中成長起來的。實踐表明,在同一校園文化中,不同的班級間存在著一定的文化差異。這種差異,不但體現了不同班級間的個性特徵,更反映了各班級間發展水平的差異。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努力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已成為我們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和促進學生髮展的一個重要舉措。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