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文化牆的設計圖片展示

  讀書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校園是學生讀書的天堂,建設文化牆,讓學生對讀書的文化有了深一步的認知。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讀書文化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讀書文化牆的高清圖

  讀書文化牆的設計圖

  中國文化人必讀的十部古書

  金克木先生在他的《倒讀歷史》中說,讀書應當是樂事而不是苦事。學而時習之,真的應該是“不亦說乎”。

  這位博古通今的大學者更進一步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其實中國的古書不過幾十種,是可以讀得完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有些智慧的學者發現了一個祕密,也就是古代文化的傳承關係,可以從梳理古書的脈絡中找到。這些書排列在一起,它們是有頭緒,有結構,有系統的。

  對這種觀點,我的理解,總有一些書是另一些書的“母本”,讀懂這些“母本”,是瞭解由其生髮開去而產生的“子本”“孫本”,或者“兄弟篇”“姊妹篇”的鑰匙。所以說,這些“母本”,這些不依附於其他書而其他書都對此有所依附的書,就應當成為我們的必讀書。

  舉例說,要了解西方文化,必須要讀《聖經》。金克木先生說,沒有《聖經》的知識幾乎可以說是無法讀懂西方公元以後的書,包括反宗教的和不涉及宗教的書。只有一些純粹科學技術的書可以除外。

  金先生又舉例說,讀西方的哲學書,自然少不了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爾、狄德羅、培根、貝克萊、康德、黑格爾。不是要讀全集,但必須讀一點。

  讀文學作品,讀原著是必須的。對於外國文學,看譯本也可,只是不能只看故事提要和評論。

  返回來,我們再談本文開頭所講的讀中國古書的話題。

  對於中國古代先賢們曾經讀過的,而我們又不能獲知在他們讀過的這些書之前曾經有過什麼書的,這些書一定是我們的必讀書。用金先生的話說,“古代讀書人,幾乎無人不讀的書必須讀,不然就不能讀懂堆在那上面的無數古書,包括小說、戲曲”。

  金先生列出了這些書的書目,它們是:

  《易》、《詩》、《書》、《春秋左傳》、《禮記》、《論語》、《孟子》、《荀子》、《老子》、《莊子》。

  以上這十部書,是從漢代以來的學子上學就背誦一大半的,一直背誦到19世紀末。這十部書要不知道,就無法讀後世作家的書,不能讀懂唐宋八大家,不能讀懂朱熹,不能理解王陽明,甚至不能看懂傳統的戲劇。

  老實說,對於以上的十部經典著作,惠琳本人也沒有看多少。現在正是我認真補課的時候。因為21世紀將是東方文明覆興的時代,當中國人的世紀到來之際,我們不能忘記給了我們文明滋養的這些智慧之作,不能忘記了我們的老祖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