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義
中共中央、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為把我國建設成為航空強國而不懈奮鬥。強調創新驅動,那麼,是什麼?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什麼意思。下面小編整理了詳細資料。歡迎閱讀。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什麼意思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將是我國在“十三五”期間,乃至更長時期內的發展思路、方向和著力點。而在其中,“創新”一詞排在第一位。
自以來,在的公開講話和報道中,“創新”一詞出現超過千次,可見其受重視程度。這些論述,涵蓋了創新的方方面面,包括科技、人才、文藝、軍事等方面的創新,以及在理論、制度、實踐上如何創新。正如所說:“堅持創新發展,就是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本報整理了一部分談創新的內容,從這些講話中,可以看到一個真實的“創新中國”。
01
創新的意義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2013年10月21日,在歐美同學會成立一百週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
我們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2015年10月29日,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創新是長遠發展的動力
世界經濟長遠發展的動力源自創新。總結歷史經驗,我們會發現,體制機制變革釋放出的活力和創造力,科技進步造就的新產業和新產品,是歷次重大危機後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實現復甦的根本。
——2015年11月15日,《創新增長路徑,共享發展成果》
02
創新驅動發展
創新驅動發展是重大戰略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目前正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必須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好。這是一個重大戰略,必須在貫徹落實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過程中作為一項重大工作抓緊抓好。
——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
推動全面創新
黨的提出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堅持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黨全國要統一思想,切實提高認識。
——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
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的“牛鼻子”。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我們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塑造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
03
制度和實踐創新
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
黨的強調,要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我們要堅持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堅持和完善現有制度,從實際出發,及時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執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2012年11月17日,《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精神》
黨章體現創新
在90多年的奮鬥歷程中,我們黨總是認真總結革命建設改革的成功經驗,及時把黨的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的重要成果體現到黨章中,從而使黨章在推進黨的事業、加強黨的建設中發揮了重要指導作用。
——2012年11月16日,《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
亞太地區的創新發展
亞太地區應該推動創新發展。單純依靠財政刺激政策和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增長不可持續,建立在過度資源消耗和環境汙染基礎上的增長得不償失。我們既要創新發展思路,也要創新發展手段。要打破舊的思維定式和條條框框,堅持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要不斷提高創新能力,用創新培育新興產業,用創新發掘增長動力,用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2013年10月7日,《深化改革開放共創美好亞太——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演講》
04
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牛鼻子”
當今世界,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同時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人口、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拼投資、拼資源、拼環境的老路已經走不通。
——2014年5月23日至24日,在上海考察時的講話
科技創新仍有差距
在一些科技領域,我國正在由“跟跑者”變為“同行者”,甚至是“領跑者”。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國在發展,世界也在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技創新的基礎還不牢固,創新水平還存在明顯差距,在一些領域差距非但沒有縮小,反而有擴大趨勢。國際科技競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啊!
——2013年9月30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科技創新要採取“非對稱”戰略
有人認為,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結果是在實際工作中對科技工作說起來重要、幹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這種想法和做法必須糾正。很多科研也許是明天的工作,但今天不開始幹,需要時就真的成“遠水”了。我國科技如何趕超國際先進水平?要採取“非對稱”戰略,更好發揮自己的優勢,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
——2013年9月30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興起
當前,從全球範圍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一些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物質構造、意識本質、宇宙演化等基礎科學領域取得重大進展,資訊、生物、能源、材料和海洋、空間等應用科學領域不斷髮展,帶動了關鍵技術交叉融合、群體躍進,變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斷積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世界主要國家抓緊制定新的科技發展戰略,搶佔科技和產業制高點。這一動向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2013年9月30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05
人才創新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為了加快形成一支規模巨集大、富有創新精神、敢於承擔風險的創新型人才隊伍,要重點在用好、吸引、培養上下功夫。
——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
擇天下英才而用之
走創新發展之路,首先要重視集聚創新人才。要充分發揮好現有人才作用,同時敞開大門,招四方之才,招國際上的人才,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積極探索集聚人才、發揮人才作用的體制機制,完善相關政策,進一步創造人盡其才的政策環境,充分發揮優秀人才的主觀能動性。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為人才提供廣闊天地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要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勇於創新、鼓勵成功、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為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讓他們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
——2013年7月17日,在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青年要勇於創新
廣大青年一定要勇於創新創造。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正所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從不等待不思進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將更多機遇留給善於和勇於創新的人們。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06
各領域創新
宣傳思想工作的創新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宣傳思想工作創新,重點要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努力以思想認識新飛躍開啟工作新局面,積極探索有利於破解工作難題的新舉措新辦法,把創新的重心放在基層一線。
——2013年8月19日至20日,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講話
軍事領域的創新
要堅定不移走軍民融合式創新之路,在更廣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把軍事創新體系納入國家創新體系之中,實現兩個體系相互相容同步發展,使軍事創新得到強力支援和持續推動。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在國防和軍隊建設改革中負有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都要以積極主動的精神支援軍事創新,為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改革作出貢獻。
——2014年8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文藝工作的創新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文藝創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同創新能力不足很有關係。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就多處講到,作家詩人要隨著時代生活創新,以自己的藝術個性進行創新。唐代書法家李邕說:“似我者俗,學我者死。”宋代詩人黃庭堅說:“隨人作計終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文藝創作是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創新,是各種藝術要素和技術要素的整合,是胸懷和創意的對接。要把創新精神貫穿文藝創作生產全過程,增強文藝原創能力。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新聞工作的創新
對新聞媒體來說,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創新都重要,但內容創新是根本的。要多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官兵,瞭解第一手材料。要善於觀察,在眾多材料中發現好材料,找到反映時代精神、反映官兵面貌、能夠引起廣泛共鳴的材料。要善於思考,深入發掘好材料的內涵,梳理和闡發好材料中蘊含的雋永的精神和深刻的道理,運用豐富的新聞語言、形式、方法、技巧創作出精品力作來。
——2015年12月25日,在視察解放軍報社時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