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治療

  血管瘤沒什麼明顯的不適症狀,但有些不僅影響美觀,不及時控制還會產生併發症,嚴重影響病患者的身體健康,那麼方法有什麼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方法:

  一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方法是將病損組織切除,以達到治療目的,對於獨立且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況下,病損區血管豐富,血量大,手術時出血量極大,常常引起嚴重的失血性休克,術中需要大量輸入全血,手術難度大,危險程度高。同時,由於出血後血管瘤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終止手術,故術後複發率很高。手術切除部分瘤體後遺留區域性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礙。面部面板毛細血管瘤可結合整容面板移植術修復病損區。故手術治療應嚴格掌握適應證,權衡手術價值,然後方可確定是否選擇手術治療。

  二冷凍治療

  此種方法用於源於20世紀60年代小範圍表淺病損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揮發造成的強低溫,將病損區面板、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圍組織冷凝,使其細胞內形成冰晶,並導致細胞破裂、解體、死亡,再經過機體修復過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會留下區域性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療後常留下嚴重缺損性畸形及功能障礙。由於冷凍操作難控制強度和深度,同時組織對低溫的抵禦能力不同,出現治療不徹底,復發較高,而直接影響療效評價。另外留下的區域性疤痕缺損性畸形功能障礙也不是受術者所期待的結果,但如果不出現此類狀況,往往治療無效。

  三放射與同位素治療

  其治療原理就是利用放射元素所產生的r射線對病損區組織細胞核進行轟擊到使其中的DNA鏈、RNA鏈斷裂,終止核蛋白的合成造成細胞死亡和解體,再通過組織修復過程達到治療目的。臨床上常用的有:淺層X光照射、鈷-60區域性照射、鍶40 膠片外貼、磷32膠體區域性注射等。治療後所治部位留下放射性損傷性萎縮性疤痕、表皮有脫屑現象。對於這種由放射線照射所致的萎縮組織和萎縮性疤痕,專家建議施行手術切除,否則將不能排除其癌變可能。專家們認為在過程中要儘量避免使用放射療法。

  1、硬化劑區域性注射,常用硬化劑如魚肝油酸鈉、脲素、平陽黴素等化療藥物,及高滲氯化鈉、中藥製劑等,均有相似結果。該治療操作簡易,裝置要求低,故應用十分廣泛。硬化治療需要耐心的觀察和長期的堅持,難以在短期內達到理想而持久的效果,甚至有可能持續終身。對於十分表淺的病灶尤應注意,如注射量過大,可能導致區域性面板壞死及瘢痕形成。硬化劑注入瘤體後,誘發血管內膜炎症,促使管腔閉塞,瘤體縮小或消退。常用於中、小型海綿狀血管瘤的治療。硬化劑應直接注入瘤體內或其基底,不可過淺以免表面面板壞死,也不可誤入鄰近肌肉組織以致肌肉萎縮、僵硬,使其功能受到影響。

  2、專業治療

  血管瘤的治療方法有什麼?對,要有一個專業的定位,因為每個醫生的專業不同,意見就不同,處理的方法就不同,而血管瘤具有腫瘤的特性,還有面板症狀表現出來,還有血管畸形的發病原因,所以屬於一種比較複雜的病種,需要具有針對性的處理。

  3、鐳射治療

  由於鐳射穿透深度有限,對位置較表淺、交通支少者療效較好,而對位置較深,有廣泛交通支者療效較差。治療時要配用冷卻頭。

  血管瘤有很多種型別,而由於不同型別的血管瘤的特點不同,所以需要採取的治療方法得和考慮的問題就不同,因此對於血管瘤的治療方法的選擇要慎重,避免因為治療不當而留下後遺症。

  手術治療是最直接的一種治療方法,可是大多數的人都不採用這種方法,原因就是風險很高。血管瘤的手術治療就是有一定的侷限性,要根據病情的發展來確定,不是所有血管瘤患者都適合這種方法,所以動手術尤為慎重。以下就是血管瘤的手術治療的相關步驟。

  ①切口邊緣至少離血管瘤組織緣0.5cm;

  ②對侵及皮下組織的血管瘤,切開患處面板時避免過深,否則將切開血管瘤組織,出血多,影響暴露;

  ③切開面板後應由血管瘤組織的四周向其基底部推,鉗夾進入血管瘤內的邊緣營養血管,切忌在血管瘤組織上操作;

  ④ 確實一時無法切除的血管瘤或因出血致血管瘤萎癟無法判斷界限時,應作縫扎治療。筆者曾為一名12歲患右上肢巨大瀰漫性血管瘤患兒行瘤體分段縫扎術,術後3年隨訪患肢與健側肢體外觀大體相仿,病理檢查未見血管瘤復發;

  ⑤儘快摘除血管瘤組織是控制大量滲血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