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茶的中藥屬性和臨床應用

  兒茶對於小兒消化不良有很好的治療做用,那麼它有什麼中藥屬性?都應用在哪些方面呢?下面小編就來介紹。

  兒茶的中藥屬性

  入藥部位

  中藥兒茶來源

  豆科金合歡屬植物兒茶樹的乾枝加水煎汁濃縮而成的幹浸膏。

  性味歸經

  【性味】苦澀;涼;無毒。

  【歸經】心經;肺經。

  用法用量

  煎服,1~3g。宜布包入煎。或入丸散。

  禁/宜人群

  礙胃,宜少用。

  炮製方法

  採收乾枝,剝去外皮,劈成小塊,置土缽或銅鍋中加水煎煮,收集煎液過濾,濾液濃縮至糖漿狀,冷卻,倒入特製的模型中,即成兒茶膏。

  地理分佈

  產雲南、廣西、廣東、浙江南部及臺灣,其中除雲南***西雙版納、臨滄地區***有野生外,餘均為引種。印度、緬甸和非洲東部亦有分佈。

  兒茶的臨床應用

  1、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用兒茶研碎口服,l歲左右0.15g,2歲以上0.2g,每天3次;或按每日每公斤體重25-50mg計算,分3-4次口服,療程3-7天。同時配合輸液以糾正脫水及酸中毒。治療中毒性及單純性消化不良共計300餘例,療效在90%以上。療程1-7天,平均在3.5天左右。

  2、治療宮頸炎:將兒茶碾成粉末,均勻撒佈於炎症潰瘍面,每天1次。有效者約4-5次即可痊癒。

  3、用於止血:取柏勒樹粗分枝,砍成2-5cm長、0.2-0.5cm厚的小塊薄片,置瓦罐或鋁鍋中,加入10倍清水煎煮,6-7小時後用2層紗布過濾,濾渣再重複提取l-2次。將各次濾液合併濃縮,即得褐棕色的柏勒樹兒茶浸膏。每次0.5g,每日3-4次內服。觀察潰瘍病合併出血、肝硬化合並崩漏、肝硬化合並消化道出血、慢性黃疸型肝炎合併鼻衄、牙衄等共22例,結果有效18例,無效4例。在17例潰瘍病合併出血的病例中,除l例因大量出血初服此劑未能止血即改用其他治法外,其餘16例在2-4天內均達到止血效果,尤以滲出性出血療效顯著。對崩漏也有一定療效,但對肝炎、肝硬化等引起的出血效果較差。

  兒茶的常用選方

  1、消痰:兒茶、薄荷葉、細茶。為末蜜丸。飯後含化三、五粒。***《本草述》***

  2、治咳嗽:兒茶二兩,細辛四錢,豬膽一個。前二味藥共研末,取膽汁煉熟,三味藥共為丸,每丸重一錢。每日四

  次,每次一丸,空腹含化。***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3、止血:煅龍骨、象皮、陳石灰、老松香、降香末、血竭、兒茶、白及末等分。共為細末,研至無聲,撒於瘡口。***《實用正骨學》***

  4、治牙疳口瘡:孩兒茶、硼砂等分。為末搽。***《綱目》***

  5、治走馬牙疳:孩兒茶、雄黃、貝母等分。為末,米泔漱淨搽之。***《積德堂經驗方》***

  6、治急性扁桃體炎:兒茶、柿霜各三錢,冰片二分,枯礬二錢。共研細粉,用甘油調成糊狀,塗抹患處。***《全展選編·耳鼻咽喉疾病》***

  7、治鼻淵流水:孩兒茶末吹之。***《本草權度》***

  8、治下疳陰瘡:孩兒茶一錢,真珠一分,片腦半分。為末敷。***《纂要奇方》***

  9、治痔瘡腫痛:孩兒茶、麝香為末。唾津調敷。***《孫天仁集效方》***

  10、治一切癰疽、諸瘡破爛不斂者:兒茶、乳香、沒藥各三錢,冰片一錢,麝香二分,血竭三錢,旱三七三錢。上為末撒之。***《醫宗金鑑》腐盡生肌散***

  11、治龜頭爛:孩兒茶合冰片塗之。***《本草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