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皮的中藥屬性和作用

  茯苓皮,中藥名。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的乾燥外皮。多於7~9月採挖,加工“茯苓片”、“茯苓塊”時,收集削下的外皮,陰乾。下面小編帶你瞭解。

  茯苓皮的中藥屬性

  1 入藥部位

  菌核的乾燥外皮。

  2 性 味

  味甘、淡,性平。

  3 歸 經

  歸肺、脾、腎經。

  4 功 效

  利水消腫。

  5 主 治

  用於水腫,小便不利。

  6 相關配伍

  水腫尿澀,茯苓皮、椒目等分,煎湯,日飲取效。***《普濟方》***

  7 用法用量

  15~30g。

  8 禁 忌

  陰虛者不宜用。

  9 炮製方法

  加工“茯苓片”、“茯苓塊”時,收集削下的外皮,陰乾。

  10 生理特性

  本品呈長條形或不規則塊片,大小不一。外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疣狀突起,內面淡棕色並常帶有白色或淡紅色的皮下部分。質較鬆軟,略具彈性。氣微、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皮的作用

  1、茯苓皮治男子婦人脾胃停滯,頭面四肢悉腫,心腹脹滿,上氣促急,胸膈煩悶,痰涎上壅,飲食不下,行步氣奔,狀如水病:生薑皮、桑白皮、陳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茯苓皮的功效與作用。忌生冷油膩硬物。***<中藏經>五皮散***

  2、茯苓皮治水腫:茯苓皮、椒目二味不拘多少。煎湯飲。***<經驗良方>***

  3、茯苓皮主水腫膚脹,開水道,開腠理。<綱目>

  4、茯苓皮行面板之水。<醫林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