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中藥屬性和藥理作用

  甘草又名烏拉爾甘草,是一種補益中草藥。下面小編要介紹的是。

  甘草的中藥屬性

  入藥部位

  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乾燥根及根莖。

  性味歸經

  【性味】:甘,平。

  ①《本經》:味甘,平。

  ②《別錄》:無毒。

  ③《本草衍義》:微涼。

  ④《珍珠囊》:生甘,平;炙甘,溫。

  【歸經】:入脾、胃、肺經。

  ①《湯液本草》:入足厥陰、太陰、少陰經。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脾二經。

  ③《本草通玄》:入脾、胃。

  ④《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大劑量30~60g***。外用:適量,煎水洗漬;或研末敷。

  禁/宜人群

  1、溼盛脹滿,浮腫者不宜用。

  2、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3、久服較大劑量的生甘草,可引起浮腫等。

  4、不可與鯉魚同食,同食會中毒。

  炮製方法

  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晒乾。採挖後的甘草在加工時嚴守傳統工藝,做到皮淨身幹,單條順直,兩頭見刀,口徑整新,根莖分攏,按類歸等。

  地理分佈

  甘草多生長在乾旱、半乾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在引黃灌區的田野和河灘地裡也易於繁殖。它適應性強,抗逆性強。在我國,甘草生長在西北、華北和東北等地。喜乾燥氣候,耐寒,野生在乾旱的鈣質上,排水良好的、地下水位低的砂質壤土栽培。忌地下水位高和澇窪地酸性土壤。土壤中性或微鹼性為好。

  甘草的藥理作用

  1. 對消化系統的作用:除去甘草甜素的浸膏及甘草中黃酮甙類對大鼠實驗性潰瘍有明顯保護作用。

  2. 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甘草浸膏、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對健康人及動物都有促進鈉,水瀦留的作用;小劑量甘草甜素***每隻100ug ***能使大鼠胸腺萎縮及腎上腺重量增加,產生糖皮質激素可的鬆樣作用。大劑量時則糖皮質激素樣作用不明顯,只呈現鹽皮質激素樣作用。

  3. 解毒作用甘草浸膏及甘草甜素對某些藥物中毒、食物中毒、體內代謝產物中毒都 有一定的解毒能力。解毒作用的有效成份為甘草甜素,解毒機制為甘草甜素對毒物有吸附作用,甘草甜素水解產物葡萄糖醛酸能與毒物結合,以及甘草甜素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等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4. 止咳平喘作用 甘草次酸有明顯的中樞性鎮咳作用,大劑量的甘草次酸可使小鼠呼吸抑制。此外甘草甜素、甘草次酸鹽尚有抗炎症及抗過敏、抗肝損傷、抗促癌、抗菌、抗艾滋病毒***甘草甜素***作用。

  5.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抗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