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半命題作文補題的基本原則

  小編: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半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就是指作文題目只出現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補充的一種作文。綜觀歷年來各地中考作文試題,半命題作文佔有相當的比例。這是因為這種題型的最大特點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題權握在了作者手裡,選材有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範圍內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權,與全命題作文相比,有利於考生髮揮自己的寫作水平,可以較靈活自由地進行寫作;與話題作文相比,適當作些限制,既可使評卷更準確,也可避免考生千題一文的套文現象。下面小編將向大家介紹如何寫好半命題作文的系列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半命題作文補題的基本原則

  一、補題要求立意正確,要積極、健康、向上,補題要考慮到立意方向。

  補題要兼顧題目的“眼”或者“魂”。 “寫什麼,怎樣寫”就是作文題的“題眼”,幾乎每道作文題,都有一個“題眼”,也就是作文題中最關鍵最主要的詞語,是寫作內容的“重心”。它不僅反映著文章的主題,決定著文章的內容,而且也決定著文章的結構和深度。所補的詞語未見得就一定是題眼,但是要兼顧題眼。半命題作文的補題,往往與構思立意是同步進行的。“立意”,就是提煉和確立文章的主題。“文章以意為主”,“意猶帥也”。主題是文章的統帥、靈魂,它是決定一篇文章質量高低、價值大小的重要依據,為此補題時一定要考慮文章的立意。比如半命題作文《我學會了 》,題中“學會”一詞常見慣用,但納入文題,其旨意就當仔細琢磨了。這裡當指學習並掌握了某種有用的知識、技能、本領,連上前面的“我”,滲出一種可貴的自豪激情。對題旨揣度有高下,填題也就有優劣。《我學會了騎車》、《我學會了燒菜》、《我學會了打球》等,填題雖正確,但流於一般。《我學會了講文明》、《我學會了自衛》、《我學會了珍惜時間》等,填題就比較恰當,題旨積極向上。《我學會了打牌》、《我學會了賺錢》、《我學會了吸菸》等等,這樣的填題就不合適,立意錯誤。又如半命題《我這個 迷》,題中的迷,其含義是對某種事物、活動、景物特別感興趣,全身心投入,達到如醉如痴的迷戀程度,但一定要求健康向上的痴迷,不允許低階庸俗的迷戀。再如《一段美好的生活給我的 》一題,顯示題旨的空白處可有多種填法,但要正中儲存,就要慎選。一學生暑假下鄉,與勤儉的祖父相處,對自己的亂用胡花深感內疚,併力戒之,可填“鞭策”。一學生考試失利後,忘情觀察大風雨中蜘蛛反覆織網的鏡頭,感觸頗深,可填“啟迪”。一學生在校運動會3000米賽跑中不支落伍,是班上的拉拉隊熱烈的擂鼓、整齊的吶喊使他幹勁倍增,最後奪得第二,可填“力量”。

  二、要指導學生做到補題要“合格”。所謂“合格”,就是要求搭配正確,表達通順,符合漢語語法習慣。這是補題的最基本要求。

  填補題目空缺時學生需具備一定的語法知識。學生要仔細琢磨缺的是哪部分內容,如果填補題目是一個偏正短語,學生要考慮是填中心詞還是修飾部分,要清楚詞與詞之間的關係。比如半命題中有副詞“也”,那麼“也”字前的主語的選擇就必須符合這特定語境的邏輯要求。X年浙江嘉興中考題“______也美麗”,選用“失敗”“放棄”“挫折”“停下”“綠葉”“小草”等都符合語境要求;如選用“奮鬥”“追求”“創造”“理智”“成熟”“鮮花”“掌聲”等就與“也”的語境意義不符,這樣的補題就是不合格的。

  三、補題前要審清題意,要兼顧文章體裁。

  半命題作文題面中的某個字詞或字詞之間的某種關係,往往向學生暗示一定的“類”,即文章的體裁,是記敘文、議論文,抑或說明文。細而分之,是記人還是記事;是敘事為主,還是抒情為主;是緣事說理,還是以理帶事,等等。比如《我這個 迷》,題面中的“我”、“迷”兩詞前後綴連,表明是記人敘事的記敘文。又如《 之風不可長》, “不可長”這詞,表明是對社會上的某種風氣作出一個明確的否定判斷,表明一種決絕的態度,行文必然議論說理,當屬議論文。

  綜上所述,半命題作文補題的基本原則是:1、內容要健康;2、搭配要正確;3、要符合生活;4、題旨要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