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優化中考半命題作文的題目

  小編: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半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就是指作文題目只出現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補充的一種作文。綜觀歷年來各地中考作文試題,半命題作文佔有相當的比例。這是因為這種題型的最大特點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題權握在了作者手裡,選材有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範圍內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權,與全命題作文相比,有利於考生髮揮自己的寫作水平,可以較靈活自由地進行寫作;與話題作文相比,適當作些限制,既可使評卷更準確,也可避免考生千題一文的套文現象。下面小編將向大家介紹如何寫好半命題作文的系列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半命題作文補題的優化

  一、科學做到詞類活用,力爭脫俗出新。

  對題中已有概念的理解要避開一般層面而取題意允許的新層面。例如江蘇常州《告別 》,一般學生把“告別”理解為陳述性動詞,帶”自卑”“懦弱”“自我封閉”等賓語,構成動賓短語,這類文章都含有自我審視和校正的色彩。有的學生卻能避開這一般模式,機智地將“告別”看成充當主語的名詞,補成別具一格的描寫句或判斷句,閃爍出與眾不同的文學色彩、哲理色彩,如《告別如虹》《告別是一種膽魄》等。X年荊州市中考作文是半命題作文《 ,是 》和《 是 》,一考生的題目是《詩意的散步,是心靈的享受》,該考生對古詩詞十分熟悉,把他熟稔的春夏秋冬的詩文逐一傾瀉在文章中,倍增了文章的文化含量,是脫俗出新的一個典範。

  二、補題要兼顧選材新穎性,做到揚長避短。

  就是對半命題的補題從多個角度考慮,按照通常道理本該填寫“人”的試試填“物”。比如《_____,我想對你說》半命題作文,一位學生補成《汶川,我想對你說》。比如《閱讀 》,有一位同學的補題是《閱讀“蘋果”》,寫他坐在書桌前,但他的思想卻早已飛出了軀殼,他的思想正在閱讀自古以來的蘋果:第一個蘋果是夏娃和亞當吃的 “禁果”,正是這個蘋果,使人類告別矇昧,走向文明;第二個蘋果是落向大地正好砸在牛頓肩上的蘋果,它砸開了一個新的時代——萬有引力的時代;第三個蘋果是比爾?蓋茨的“蘋果”電腦,它引領人類走向了資訊新時代。這樣的補題就是新穎別緻的,構思也是巧妙的。例如“那一次,我嚐到了______的滋味”,你若補“川菜”,則文章成了就滋味寫滋味,未免膚淺;你若補“獲獎”,這比“川菜”可能要好一些,但容易撞車,流於一般。其實“滋味”可實可虛,你只要大膽發揮想象,草木山水、琴棋書畫等等都能有“滋味”,關鍵在於你能否賦予它較為豐富深刻的人生思考。例如有位學生擬題“那一次,我嚐到了池水的滋味”,作者從池水的寧靜、清澈、融洽和從容中感悟到“人如池水,水如人生”,領悟到和諧、大度和寬容的人生哲理,平中見奇,一般中見深刻。

  半命題作文考題《 ,請聽我傾訴》,大部分考生寫的無非是“爸爸、媽媽、班主任、同桌請聽我傾訴”之類的,盡是一些普通的題材。可有的考生在立意補題方面很有新意。如《孔子,請聽我傾訴》,他卻另闢蹊徑,將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作為傾訴的物件,感謝孔子他那充滿哲理意味的的話語挽救幾近懸崖邊的自己。題目醒,立意新,這樣的作文自然會引起閱卷者的極大興趣。還有的考生補了這樣的題目:《溫,請聽我傾訴》,以當前國務院出臺的“兩免一補”為題材,對比了“兩免一補”前後農家學生上學的境況反差,表達了人民群眾對溫的感謝之情!立意新,標題大,自然也能獲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