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艾灸養生

  艾葉能宣理氣血,溫中逐冷,除溼開鬱,生肌安胎,利陰氣,暖子宮,殺蛔蟲,灸百病,能通十二經氣血,能回垂絕之元陽。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小寒是第二十三個節氣,在1月5-7日之間, 子,現代人大部分人陽氣不足,艾灸可以很好的補充人體陽氣.

  《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曰:“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洩面板,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因此,冬季養生最重要的就是避寒,寒氣是很多疾病發病的主要原因,中醫講:寒性凝滯,則使經脈氣血阻滯不通,不通則痛。寒性收引,會令筋脈拘攣抽搐,關節屈伸不利。《內經》曰:“諸寒收引,皆屬於腎“。冬天氣溫驟降,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例如樹木葉落,蛇也選擇冬眠。人體陽氣閉藏後,隨之帶來了新陳代謝相應較低,要生存就要靠我們積攢的原動力來補充,也就是中醫講的“腎”來發揮作用,以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變化。冬季的寒冷又最易傷腎,腎藏受損,會出現周身骨骼拘急、抽搐、活動不利等中風症狀,還能引起各種虛寒性的性功能障礙。所以,冬季養生很重要的一點是“養腎防寒”。最有效的穴位就是關元穴和腎腧穴。

  關元穴,居下焦,真陰真陽關鎖於此。故灸此溫熱之氣,能直達精宮以助元陽。元陽,為全身之真陽,是五臟六腑陽氣活動的動力,是周身陽氣之源,源足乃支流長也。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四橫指***,為任脈穴位,小腸募穴,是足三陰會穴,故統治足三陰,小腸,任脈諸經病,古今均作為保健要穴,可培腎固本,調氣回陽。灸關元以回元陽,道家倡之意守丹田,亦即元氣歸根之意。《扁鵲心書》記一故事:“劉武軍中步卒王超者,本太原人,後入江湖為盜,曾遇異人,授以黃白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采腴潤,能日淫十女不衰。後被擒,臨刑監官問曰:汝有異術信乎?曰:無也,唯火力而,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壯,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飢。至今臍下一塊如火之暖。”

  腎腧穴, 與命門穴相平,為腎氣所聚之處。《玉龍歌》曰:“若知腎俞二穴處,艾火頻加體自康”。是延緩衰老的要穴,艾灸該穴可具益精補腎之效。腎腧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左右兩指寬處。

  小寒節氣鍛鍊原則

  俗語說“冬練三九”,小寒節氣正處於“三九”天,小寒節氣正處在“二九”“三九”期間,可以說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也正是人們加強身體鍛鍊、提高身體素質的大好時節。冬季宜早睡晚起,所以鍛鍊的時間最好在日出後,氣溫略高時才開始鍛鍊。如遇早晨時出現大風、大霧、寒流冷空氣,不宜進行露天鍛鍊,可在室內或陽臺上進行鍛鍊。

  小寒防病方法

  天漸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處於本節氣內,因此有“小寒勝大寒”之說。小寒之後,我國氣候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一定要注意防寒防凍,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不可大意。在寒冷天氣,胃腸道的活動增加,腺體分泌旺盛,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往往頻發上腹痛、反酸、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多數發生在寒冷的季節。

  小寒養生飲食

  陰虛之人的食補:陰虛之人應食用甘涼滋陰、生津養陰、富含蛋白質的清補類食物,以及含纖維素和維生素較高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糯米、西米、芝麻、豬肉、鴨肉、蚌肉、蛙肉、蜆肉、牡蠣肉、蹄筋、龜肉、鮫魚、烏賊魚、梨、橘子、柑、橙子、柚子、甘蔗、葡萄、草莓、香蕉、枸杞子、無花果、酸梅湯、蜂蜜、蜂王漿、各種奶類、雞蛋、菠菜、青菜、淡菜、黃花菜、蘑菇、草菇、平菇、綠豆芽、山藥、番茄、木耳、燕窩、水煮花生、豆漿、百合、白芍、地黃、阿膠、乾貝、何首烏、海蔘、西洋參、南北沙蔘等。

  陰虛之人忌食辛辣刺激、溫熱燥香、煎炸炒爆、性熱上火類食物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如狗肉、羊肉、雀肉、海馬、鍋巴、炒瓜子、炒花生、炒黃豆、佛手柑、芥菜、胡椒、花椒、辣椒、姜、蒜、砂仁、豆蔻、茴香、丁香、肉桂、薄荷、鎖陽、紅參及煙、酒等。

  陽虛之人的食補:陽虛之人應食用具有溫陽散寒作用的食品和熱量較高而富有營養的食物,如狗肉、狗鞭、羊肉、羊骨、牛鞭、鹿肉、獐肉、雀肉、海馬、海蝦、肉蓯蓉、鮮生薑、乾薑、大蔥、胡椒、肉桂、茴香、丁香、韭菜、淡菜、白酒、豆蔻、鎖陽、黃芪、人蔘、冬蟲夏草、紫河車、桂圓、荔枝等。

  陽虛之人忌食性寒生冷之物,忌食各種生冷瓜果、冷飲。如鴨肉、鴨血、鴨蛋、兔肉、蜆肉、蚌肉、螺螄、田螺、螃蟹、甲魚、香蕉、柚子、柑、柿子、柿餅、無花果、地瓜、菜瓜、冬瓜、生藕、生蘿蔔、絲瓜、紫菜、地耳、草菇、金針菇、落葵、蓴菜、髮菜、莙薘菜、羅漢果、菊花腦、荸薺、菊花、槐花、金銀花、薄荷、牛奶、酸奶、阿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