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抗過敏藥物有什麼

  過敏簡單地說就是對某種物質過敏。當你吃下、摸到或吸入某種物質的時候,身體會產生過度的反應,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1.免疫抑制劑:

  代表藥物:環磷醯胺、硫唑嘌呤

  此類藥物主要對機體免疫功能具有非特異性的抑制作用,對各型過敏反應均有效,主要用於治療頑固性外源性過敏反應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等。常用藥物主要有環磷醯胺、硫唑嘌呤等。

  2.抗組胺藥

  代表藥物:苯海拉明、異丙嗪

  組胺是過敏反應時釋放的致敏物質。組胺可與組胺 1型受體結合產生一系列過敏反應 ,如與組胺 2型受體結合 ,則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而抗組胺藥主要是組胺 1型受體拮抗劑 ,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 ***撲爾敏 ***、異丙嗪 ***非那根 ***等 ,它們能與組胺競爭致敏細胞上的組胺 1型受體 ,使組胺不能與其結合而產生過敏反應。

  3.過敏反應介質阻釋劑

  代表藥物:色甘酸鈉 、酮替芬

  此類藥物能穩定致敏細胞膜 ,阻止組胺等多種過敏反應介質 ,如 5-羥色胺、緩激肽等的釋放。常用藥物是色甘酸鈉、酮替芬。

  4.其他藥物

  代表藥物:糖皮質激素、中藥、維生素

  糖皮質激素

  如屬於糖皮質激素的氫化可的鬆、曲安奈德 ***又稱去炎舒鬆或去炎鬆 -A ***等 ,它們具有抑制免疫反應的作用 ,故可緩解過敏反應症狀 ,作為非處方藥 ,皮質激素類藥物僅供外用 ,主要適用於過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以及瘙癢症等。這類藥物不應長期應用。

  中藥

  有甘草、五味子、麻黃、柴胡、熊膽、辛荑、黃柏、黃連、苦蔘等。實驗研究表明,這些中藥是通過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等作用抗過敏。

  維生素

  維生素C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能幫助人體清除自由基,保護人體組織細胞免受自由基的破壞和損傷。鈣劑***維丁膠性鈣、葡萄糖酸鈣***可增加毛細血管緻密度,降低其通透性,使滲出減少。輔酶Q10屬自由基清除劑,能改善線粒體呼吸功能,抑制線粒體的過氧化,從而保護細胞膜功能,減輕或避免過敏反應。

  眾所周知,抗過敏藥物是用於治療過敏反應的,但是藥物難免會出現一些過敏反應,抗過敏藥物同其他藥物一樣,也有可能導致過敏反應。因此,必須提高對抗過敏藥物引起過敏反應的警惕性,尤其是過敏性體質患者。

  常用的抗過敏藥物的藥物發展

  第一代抗組胺藥***如撲爾敏、苯海拉明***,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和中樞神經不良反應,最常見的是嗜睡和乏力,反應時間延長等,服用這類藥物後應避免從事開車、操作精密儀器等工作。另外,此類藥物還具有抗膽鹼能作用,可引起口乾、眼乾、視力模糊、便祕、尿瀦留等症狀,還可能誘發青光眼。因此,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腎功能低下者和老年患者應慎用。

  第二代抗組胺藥,副作用很少,幾乎無明顯的抗膽鹼能作用和鎮靜作用,常用的藥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巴斯汀等。但近期研究發現阿斯咪唑***息斯敏***和特非那丁***敏迪***可能導致少見的、嚴重的心臟毒性,會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當與酮康唑、伊曲康唑和紅黴素合用時會加重上述不良反應,故應避免同時使用。有嚴重肝功能損害或潛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應慎用。

  第三代抗組胺藥,如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等,副作用更輕,與紅黴素、酮康唑等合用也不會產生心臟毒性。

  區域性用藥越來越多

  除了口服之外,靜脈注射也是抗過敏藥物常見的給藥方式。此類藥物包括鈣製劑***如葡萄糖酸鈣***和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製劑***如地塞米松、甲基強的鬆龍、氫化可的鬆等***,主要用於嚴重的、急性全身性過敏反應,一般不長期使用。

  近年來,區域性使用的抗組胺類藥物開始見於臨床,例如鼻噴劑、滴眼液、面板霜劑等。區域性用藥,既能避免口服第一、二代抗組胺類藥物時產生的不良反應,又能取得與口服藥物同樣的療效。而且起效時間快,無明顯的中樞神經系統副作用和心臟毒性,長期應用不會產生耐藥性,因此使用越來越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