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情做到最好讀後感作文3篇

  把事情做到最好讀後感作文1

  今天我看到了《把事情做到最好》這本書,非常喜歡。它是一本教人如何做事做人的書。這本書引用了微軟總裁比爾蓋茨的一句話——“聰明的人能把事情做好,精明的人能把事情做得更好,高明的人能把事情做到更好。”我自認為不算是一個聰明的人,更談不上精明和高明。但通過這本書讓我學會了如何做人,做事。知道了想要做好事首先要有責任心,其次要善始善終。我認為人生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努力工作,實現自己的自身價值。為社會更為自己盡一份應有的力。對於自己的工作,在別人看來應該是再普通再平凡不過的了,但我始終堅信,我付出了,我為隊上帶了乾淨、整潔的面貌。讓大家有一個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的環境。我的心裡總是欣慰與高興的這就夠了。“做別人不願做的事,做別人不會做的事,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做別人做不到的事,這樣的人就能成功。”事無大小,人無貴賤,我願意從最最基層的事情幹起,把自己的本職的工作做好,這或許就是我最大的成功之處。

  把事情做到最好讀後感作文2

  閱讀了《把事情做到最好》這本書,給了我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本書通過圍繞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來進行闡述,給了我個人很大的啟示,這本書對於我們青年教師如迷途中的燈塔,指明瞭我們在航行中前進的方向,履行崗位職責是每一位教師最基本的義務。如何才能把教學工作做到最好?《把事情做到最好》這本書全面系統的總結出一套在實際工作中極具針對性、操作性、實用性的做事方法,只要我們深刻領悟本書中的做事理念,熟練掌握並應用本書中的做事方法,就能把本職工作做到最好。以下是我讀書後的一點心得體會:

  把事情做到最好,要吃虧,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是上進的還是後退的,直接影響工作的好壞。工作中,活幹的比別人多,你覺得吃虧;錢拿的比別人少,你覺得吃虧;經常加班加點,你也覺得吃虧……。其實沒必要,要記住,吃虧不是災難,不是失敗,吃虧也是一種生活哲學。做人一點要懂得捨得的道理,現在吃一點小虧,為成功鋪就道路,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你的機遇突然就來了!能吃虧是做人的一種境界,是處事的一種睿智。

  把事情做到最好,要無畏。敢做要無畏,要有不怕失敗的豪情壯志。挫折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再沒有從新站起來的勇氣。年輕沒有失敗,初冒的新芽唯有經歷寒霜才能茁壯成長,“跌倒了也要抓一把沙子”的網易創始人丁磊在演講中說道:“在30年以前我最大的收穫並不是掙了兩三個億,而是有過一段虧掉兩三個億的經歷。”無畏不因年齡的增長而漸漸褪色,身患糖尿病且心臟不好的任正非在1978年創辦了華為公司,那年他43歲,在那之前他一事無成。如今,華為已是中國偉大的公司之一。

  把事情做到最好,要專注。剛剛改革開放是世俗的時代,人人以物質追求為目標,道德底線被輕易穿越。俗語有云:“業多不養家”,除了吃喝拉撒睡,用來做事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唯有專注某個領域、行業,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萬科集團當年放棄了多元化的經營策略專注於地產行業,成就了近20年的輝煌。

  把事情做到最好,要堅韌。行百里者半九十,堅持就是勝利。“追求夢想的人們啊,已經付出就要準備付出更多”。書中說:基層人員每天接觸的都是非常具體的事情,更多的是要研究怎樣把事情做正確。的確如此,正如普照大地的陽光是由七色光譜組成。奔湧的河流是由無數個水滴組成。一個團隊、一個單位的每一名員工就是水滴。不要感到自己在崗位上做的事情很渺小很平庸,實際上很光榮很崇高。因為哲人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是歷史的創始人。

  如何把這些東西應用到實際當中,還要我們在實際的工作崗位之中多多探討和學習。在工作崗位上我們還會遇到很多從未面對過的困難,對於這些問題和挑戰,首先我們要放低姿態虛心學習,多向前輩學習,不懂的地方多向同事請教;其次還要不斷的擴充套件和提高自己,多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最好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和抱負,要敢於面對困難和挑戰,重塑充分利用每一分鐘的時間,合理的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本職工作,發揮青年人敢打敢拼的奮鬥精神,不怕困難勇於鑽研,通過自身的努力為教育事業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把事情做到最好讀後感作文3

  近日,宜章縣委書記歐書記在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迎新春座談會暨“書香宜章”贈書儀式上,撰文向22位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贈送了一書好書——《把事情做到最好》,本人利用春節假期的閒暇時間拜讀了此書,捧卷領讀,如獲至寶;掩卷沉思,受益匪淺;釋卷感悟,金石為開。

  這本書告訴我們,做事,要做的更好;做人,要做的優秀。學習書中把事情做到最好的方法和途徑,借鑑書中成功的經驗總結,對我們深入學習領會和全面貫徹落實好黨的精神很有幫助。

  把事情做到最好重在態度。做任何事情,態度很重要,是馬馬虎虎做,還是認認真真做,抑或是精益求精做,其結果是截然不同。態度不但是一種心態,而且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更是一種信念、一種衝動。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激情地投入工作與懶散地打發工作,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天地,可以說做事的態度就直接關係到一個人做事的結果。比爾·蓋茨曾說過:“想做事的人永遠在找方法,不想做事的人永遠在找理由;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所以,無論我們現在從事什麼工作,都要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拿出自己全部的熱忱和滿腔的激情來熱愛自己的工作,想做事、肯做事,只有這樣工作的過程才會變得其樂無窮,久而久之養成的工作態度、形成的工作習慣會讓我們受益匪淺。對於鄉鎮幹部而言,長期處在最基層,肩負著維護一方穩定、發展一方經濟的重任,工作頭緒多、困難多、強度大、壓力大,更需要每一位幹部職工要樹立主人翁意識,既要當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更要當建設者和志願者。

  把事情做到最好貴在方法。我們不僅要想做事、肯做事,最關鍵的還是要能做事、會做事、敢做事、善做事。要把事情做到最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書中第三章至第六章,詳細闡述了“能做事、會做事、敢做事、善做事”的學問。首先是要盡力做事。也就是說要把事情做到位,不僅只做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也要做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一項工作任務下來,簡單的事要用心盡力完成,複雜的事不僅要用心盡力而且要用智慧去完成。因為只有自己做到位了,才會有更好的職位。其次是要理性做事。理性做事才能拋棄自己的個人感情色彩,才不會感情用事。理性做事是確保正確理解領導和組織意圖的前提。理性做事才能使自己自覺遵守組織的約定,進而做出科學的判斷,付諸正確的行動,最終實現預期目標。再次是要靈活做事。靈活做事就是要在工作中善於變通,不是簡單的按部就班。因為很多工作都是出於不斷的變化中的,這就需要我們要有強弱、主次之分,要把握時間和節奏,切忌不分主次,一通亂做,結果是什麼事情都沒做好,適得其反。對於當前的白石渡而言,發展機遇再一次垂青,政策支援進一步利好,正處在一個千載難逢、百年難遇的發展機遇期,加快發展的正能量正在匯聚釋放。要凝心聚力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出亮點、創特色,努力把白石渡氟化學迴圈工業園打造成世界級氟化工基地,把白石渡建設成第三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鎮的樣板鎮。

  把事情做到最好責在落實。“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把事情做到最好最終要要看結果,因此責任在落實。書中第七章至第十章闡述了“做對事、做成事、做好事、不出事”的方法和學問。我覺得做對事最重要,因為只有做對了,才會了好的結果。但很多時候,我們在工作中,“把工作做完”的願望勝過“把工作做對”的願望,注重了過程而放鬆了對結果的重視,要把“說過了”變成“抓過了”,把“辦過了”變成“辦好了”,不能“只聽樓板響,不見人下來”。書中講到:高層做正確的事,中層正確地做事,基層把事情做正確。由此可見,對於一個團隊,一個組織來說,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即使只是基層的一名普通幹部職工,也是組織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一顆螺絲釘。因此,只有每個崗位都盡力盡心地把事情做對、做到最好,這個組織才會有朝氣、有活力,這個集體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要真正把任務落到實處,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轉變作風。要深入開展作風大整頓活動,嚴格落實中央政治局的八項規定、省委的九條禁令和縣委的八條規定。只有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轉化為具體的行動,轉化為實際的效果,轉化為人民的利益,我們的工作才算做到了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