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演講發音技巧

  朗誦的分項訓練是朗誦訓練與提高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當由易到難,由淺入深,萬萬不可急於求成。忽視基本功的訓練,幻想一步到位,是辦不到的。應先從分項訓練開始,即從語音、語調、語氣、等項訓練做起,一項一項地練,才能有所作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一:語音訓練

  普通話是科學語言體系,它嚴謹、豐富、優美、悅耳、又很強的節奏感與自然和諧的音韻美。 普通話的標準包含語音、語彙、語法三大方面。成人學習普通話則應一般把重點放在語音上,即在掌握北京音的練習上。

  1:發音訓練 人類發音,沒有單獨的發音器官,是使用呼吸器官、消化器官來做發音器官的。發音器包括呼吸器官、喉頭和聲帶、口腔和鼻腔三個部分。其中,除了聲帶外,其他所有的發音器官都是“兼職”。說話時,橫在撥出氣流通道上的兩條聲帶,迅速地一開一閉,把穩定的氣流切成一串串的噴流,進而轉換成聽得見的峰音,隨著舌、脣、顎等器官的運動,不斷改變聲道的聲學性質,將峰音變成能區別的語音,通過胸腔、喉腔、咽腔、鼻腔、口腔組成的共鳴器放大而發出聲音。這就是發音的全過程。從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發音效果如何,與呼吸、聲帶、共鳴器等有著直接的關係。為此,在發音訓練中,著重要進行下列訓練。

  ***1***:呼吸訓練。 氣息是聲音的動力來源。充足、穩定的氣息是發音的基礎。有的人講話或唱歌聲音洪亮、持久、有力,人們讚歎說,他***她***“中氣”很足,相反,有的人說話或唱歌音量很小,有氣無力,上氣不接下氣,像蚊子嗡嗡叫一樣,使人難以聽清,這種人則“中氣”不足。其間除了身體素質的區別外,還有一個氣息調節技巧問題,即呼吸和講話的配合、協調是否恰當的問題。 正常情況下,說話是在呼氣時而不是在吸氣時間進行的,停頓則是在吸氣時進行的。如果是持續時間較長的講話或朗誦,必然要求有比平時更強的呼吸迴圈。 講話時的正確呼吸方法,應當採用由胸腹式聯合呼吸法***也稱丹田呼吸法***,即運用小腹收縮,靠丹田的力量控制呼吸。郭蘭英在談到運用這種呼吸方法時說:“唱歌時小肚子常是硬的,唱的越高就越硬” 胸腹式聯合呼吸介於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兩者之間,是二者的結合。

  具體方法如下: 吸氣:小腹向內即向丹田收縮,相反,大腹、胸、腰部同時向外擴充套件,可以感覺到腰帶漸緊,前腹和後腰分別向前、後、左、右撐開的力量。用鼻吸氣,做到快、靜、深。 呼氣:小腹差不多始終要收住,不可放開,使胸、腹部在努力控制下,將肺部儲氣慢慢放出,均勻地外吐。呼氣要用嘴,做到勻、緩、穩。在呼氣過程中,語音一個接一個的發出後,組成有節奏的有聲語言。 這種呼吸方法可以使腹部和丹田充滿氣息,為發音提供充足的“氣”,同時,由於小腹向內收縮,胸前向外擴張,以小腹、後腰和後胸為支柱點,為發音提供了充足的“力”。“氣”與“力”的融合,為優美的聲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講話過程中,要處理好講話和呼吸的關係,必須注意:

  > 第一, 儘可能輕鬆自如,吸氣要迅速,呼氣要緩慢、均勻,吸入的氣量要適中。

  > 第二, 儘可能在講話中的自然停頓處換氣,不要等講完一個長句才大呼大吸,顯得講話很吃力。還要根據自己的氣量來決定是否用中途不便停頓的長句,不要為了渲染和曾強表達效果而勉為其難地為之。那樣,會適得其反。

  > 第三, 儘可能時講話時的姿勢有利於呼吸。無論是站姿和還是坐姿,都要抬頭舒肩展背,胸部要稍向前傾,小腹自然內收,雙腳並立平放。這樣發音的關鍵部位??胸、腹、喉、舌等才能處於良好的呼吸準備和行進狀態之中。呼吸順暢,方可語流順暢。 練習呼吸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

  > 1,聞花香:彷彿面前有一盆花香花,深深地吸進其香氣,控制一會兒後緩緩吐出。

  > 2,吹蠟燭:模擬吹滅生日蠟燭,深吸一口氣後均勻緩慢地吹,儘可能時間長一點,達到25-30秒為合格。

  > 3,咬住牙,深吸一口氣後,從牙縫中發出“噝-----”聲,力求平穩均勻持久。

  > 4,數數:從一數到十,往復迴圈,一口氣能數多少遍就數多少遍,要數的清晰響亮。

  > 5,用繞口令或近似繞口令的語句練習氣息。如: > 出東門,過大橋,大橋底下一樹棗兒,拿著杆子去打棗,青的多,紅的少。一個棗兒,兩個棗兒,三個棗兒,四個棗兒,五個棗兒,六個棗兒,七個棗兒,八個棗兒,九個棗兒,十個棗兒``````這是一個繞口令,一口氣說完才算好。

  > 開始做練習的時候,中間可以適當換氣,練到氣息有了控制能力時,逐漸減少換氣次數,最後要爭取一口氣說完,甚至多說幾個棗兒。

  ***2***:聲帶訓練。 在通常情況下,人們說話時,聲帶的振動頻率大約在60-350赫之間。聲帶的振動頻率決定了發音的音響、音高、音色。聲帶對發音起很大的作用。,聲帶的好壞,既有先天因素,也靠後天的訓練和保護。

  注意恰當的訓練與運用聲帶,改變聲帶條件,保護聲帶,都是提高語音素質的重要方面。 聲帶訓練。最基本的方法是,清晨在空氣清新處“吊嗓子”:吸足一口氣,身體放鬆,張開或閉合嘴,由自己的最低音向最高音發出“啊”或“咿”的連續聲響。還可以做高低音連續變化起伏的練習。

  聲帶運用。聲帶運用要科學,得當。

  這主要是指:第一:在長時間計劃之前,聲帶要做準備活動,猶如賽跑前韌帶要做準備活動一樣。

  方法是:將聲帶放鬆,用均勻的氣流輕輕的拂動它,使之發出細小的抖動聲,彷彿小孩子撒嬌時喉嚨裡發出後的那種聲音。可以逐漸加大到一定分量,使聲帶啟動,以適應即將到來的長時間運動。

  第二:在人數較多或場合較大的地方講話時,發音要輕鬆自然,處理還節奏,停頓,特別是起音要高低適度,控制好音量,充分利用共鳴器的共鳴作用,要運用“中氣”的助力來說話,不能直著嗓子叫喊,否則,聲帶負擔過重,會導致聲帶很快不堪重負,變得嘶啞,影響效果。 聲帶保護。為了保護自己的嗓子,要有意識的少抽菸,喝酒,甚至,不抽菸,不喝酒,少吃或不吃有強烈刺激性的食物,那些對聲帶都有不良影響。不喝過燙或過冷的湯水。

  ***3***:共鳴訓練。 聲帶所產生的音量是很小的,只佔人們講話時音量的5%左右,其他95%左右的音量,需要通過共鳴腔放大得來,。共鳴腔是決定音色的重要發音器官,直接引起語音共鳴的是聲帶上方的喉、咽、口、鼻四腔,此外,胸腔和頭腔也有共鳴作用。說話用聲是以口腔共鳴為主,以胸腔共鳴為基礎。共鳴器以咽腔為主又可分為高、中、低三區共鳴。高音共鳴區,即頭腔,鼻腔共鳴,音流通過該區共鳴,可以獲得高亢響亮的聲音。中音共鳴區就是咽腔、口腔共鳴,這裡是語音的製造場,是人體中最靈活的共鳴區,音流在這裡通過,可以獲得豐滿圓潤的聲音。低音共鳴區,主要的胸腔共鳴,音流通過該區共鳴,可以獲得渾厚低沉的聲音。

  要想使說話的聲音好聽和持久,就要正確的運用共鳴器。而運用共鳴器的關鍵在於處理好“暢”與“阻”的對立和統一關係。所謂“暢”,就是整個發音得聲道必須暢通無阻,胸部舒展自如,喉部放鬆滑潤,脊背自然伸直,以便聲音不憋不擠,形成一個聲柱流暢地奔湧出來。所謂“阻”,並不是簡單的把聲音阻擋住,而是不讓聲音直截了當地通過聲道奔湧出來,讓它通過共鳴器加工、錘鍊、變得洪亮、圓潤、雄渾、優美動聽。 要處理好“暢”與“租”的關係,必須進行共鳴訓練。一下介紹幾種簡單易行的共訓練方法。

  > 1, 放鬆喉頭,用“哼哼”音唱歌。

  > 2, 學鴨叫聲。挺軟顎,口腔張開成一圓筒,邊發gaga音,邊仔細體會,共鳴運用得好的gaga音好聽,共鳴運用得不好的gaga音枯燥、刺耳。

  > 3, 學牛叫聲。類似打電話的“嗯”***什麼?***和“嗯”***明白了***。

  > 4, 牙關大開合,同時發出“啊”音。

  > 5, 模擬汽笛長鳴聲。***di***既可平行發音,也可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地變化發音。

  > 6, 做擴胸運動,同時儘量發高亢或儘量低沉的聲音 。

  > 7, “氣泡音”練習。閉嘴,用輕勻的氣流衝擊聲帶,使之發出細小的抖動聲。

  > 8, 音階層練習。選一句話,在本人音域範圍內,先用低調說,一級一級地升高,然後又一級一級地下降,在一句高一句低,高低交替,一句話又高到低,再由低到高。

  > 9, 誇張四聲練習。選擇韻母因素較多的詞語或成語,運用共鳴技巧做誇張四聲的訓練。如:清——正——廉——潔——,英——勇——頑——強——。

  > 10, 大聲呼喚練習。假設某人在離自己100米處,大聲呼喚:張——師 ——傅——,快——回——來——!喂——,那——裡——危——險——,快——離——開——!

  ***4***:吐字訓練。 > 吐字清晰,是朗誦的起碼要求之一。因此,吐字歸音是學習朗誦必須練習得一項重要基本功。

  > 吐字歸音使我國傳統的說唱藝術理論中在咬字方法上運用的一個術語。它將一個音節的發音過程分為出字——立字——歸音三個階段。出字是指聲母和韻頭***介音***的發音過程,立字是指韻腹***主要母音***的發音過程,歸音是指音節發音的收尾***韻尾***過程。其基本要領是:出字要準確有力,又叼住彈出之感:立字要拉開立起,明亮充實,圓潤飽滿:歸音趨向要鮮明、迅速“到家”,乾淨利索。總之,就是要求一個音節的發音過程有頭有尾,構成一個“棗核型”形式:聲母、韻頭為一端,韻尾為一端,韻腹為核心:字的中間發音動程大,時間長,字的兩頭髮音動程小,關合所佔時間也短。當然,對“棗核型”不可做絕對化的理解。不過,無論如何,吐字時,不僅要有頭有尾,不含混,而且又要連線的好,渾然一體,不能有分解,斷接的痕跡。 普通話的吐字歸音 漢字的音節結構分為聲、韻、調幾個部分。聲,又叫字頭;韻,分為韻頭、韻尾、韻腹三個部分;調,字神,體現在韻腹上。 漢字的發音應該以遵循漢字的音節結構特點。要求得“珠圓玉潤”,應該儘量將每個漢字的發音過程處理成為“棗核形”,以聲母或者韻頭為一端,以韻尾為另一端,韻腹為核心。 要達到棗核形是讓自己的普通話更純正的關鍵,但是,不可能,也不要片面強調字字如核,這樣必然會違背語言交流的本質,去追求技巧和方法,削弱聲音的感情色彩,破壞語言的節奏。 一個漢字的音程很短,大多在三分之一秒就會結束。要在短短的時間內兼顧聲韻調和吐字歸音,必須從日常訓練開始嚴格要求:

  1、出字——要求聲母的發音部位準確、彈發有力。

  2、立字——要求韻腹拉開立起,做到“開口音稍閉,閉口音稍開”。

  3、歸音——乾淨利落,不可拖泥帶水。尤其是 i u n ng等做韻尾時,要注意口型的變化

  > 吐字要清晰,最基本的在於對漢字音節***一個漢字就是一個音節***的組成部分??聲母、韻母、聲調要讀準。子音聲有21個,練習要嚴格掌握髮音部位和發音方法,發音要有力。韻母有39個,練習時控制好口腔的開合、脣形的平展圓斂及舌頭的升降伸縮。此外,聲調練習也很重要。漢語中不少字或詞的聲母、韻母完全相同,只是因為聲調不同,意義就不一樣,另外,有些方言與普通話在一些字的發音上的區別也僅在於聲調不同。練習聲調先從讀準單個字的聲調開始,然後再練習語句中的每個字的聲調。

  > 再吐字練習中,正音練習很重要。

  > 所謂正音練習,就是根據普通話的讀音標準,校正自己的地方音和習慣音。正音練習包括很多內容,主要有:平舌音和翹舌音練習,鼻音和邊音練習,送氣音和不送氣音練習,前鼻音和後鼻音練習,等等。下面著重介紹一下其中平舌音和翹舌音練習。因為不少人,尤其是南方人,在平舌音和翹舌音的區分和發音方面,常常弄不清初,發不準。問題主要出在z、zh不分,c、ch不分,s、sh不分。

  > 怎麼辦?下面提出兩個解決這個問題的主要方法:

  >> 第一, 選擇一些字、詞進行對比練習和組詞練習,以讀準其聲母,並辨音記詞,提高區分能力。 字的對比練習。訓練要求是,對比平翹舌聲母,再分別組詞作朗誦練習。

  > 平——> > > 詞的對比練習。訓練要求是:對比平翹舌聲母,再分別用每個詞說句話。

  > 自主 支柱 栽花 摘花 木材 木柴

  > 推辭 推遲 私人 詩人 司機 實際

  > 組詞練習。訓練要求是:用平翹舌音組詞,辨音記詞,再用每個詞說句話。

  > Z——zh 在職 雜誌 栽種 增長 自重 宗旨

  > Zh——z 渣滓 張嘴 種族 長子 沼澤 振作

  > C——ch 財產 草場 猜出 採茶 綵綢 餐車

  > Ch——c 車次 場次 蠢才 純粹 差錯 陳詞

  > Sh——s 三十 喪生 掃射 私塾 四十 四聲

  > S——sh 哨所 山色 深思 神速 上訴 深邃

  >> 第二, 選擇一些繞口令,分清平翹舌音,由慢到快反覆練習。

  > 繞口令此處省略。——

  在吐字訓練中,還要注意到位練習,即口型和發音器官操作到位的練習。韻母在形成口形時作用最大,講話中的每一個音節都離不開韻母。在講話時,有的人有意無意地會出現圖省事的情形,嘴巴沒張應有的程度,或者嘴,齒,舌,鼻,喉,聲帶等器官動作不夠協調,於是就發生“吃字”,“隱字”,“丟音”或含混不清,音量過小,吐字不準等現象。如有人吧:“政治家”,念成:“整治家”,“針織家”,有人將“公安局”念成“官局”等等,總之,由於發音不到位,便會造成歧義,產生誤解,不能準確的表情達意。。

  ***5***:讀句訓練。 吐字歸音訓練與讀句訓練是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的。讀句訓練,就是選擇一些有一定難度的語句、段落,進行快讀訓練。要求做到把音讀準,不增減字、詞,不重不斷,停頓自然,有節奏,連貫流暢。目的是訓練朗誦時語句乾淨利索,出口成章,不拖泥帶水,把習慣性的口頭語逐漸減少,直至完全消除。 2:音量、音高、音質訓練。

  1:音量訓練。 音量是指聲音的強弱、大小。它主要決定於氣息和共鳴器。不少人在朗誦中把握不好自己的音量,或大或小,前者對身體消耗太大,又不利於恰當的表情大義,後者或造成聽眾聽不清,甚至聽不見的現象。因此,音量的把握也需要必要的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幾點:

  > 1, 不論在何種場合,音量都要適中,不可太大或太小。

  > 2, 要根據聽眾的多少和場所的空間大小來確定自己的音量,要使在場的所有聽眾都能毫不費力的聽清你的朗誦。 > 3, 要根據朗誦的氛圍和內容來確定音量的大小。比如:朗誦紀念性,追悼性的內容,音量不宜太大,朗誦祝賀,聲討,動員性內容,音量可以大一些。 > 4, 根據朗誦內容的長短來確定音量的大小。朗誦內容較短。一般來說,音量可以稍大,如果內容較長,一般來說,音量可以稍小,以免因為音量較大,持續時間較長,使嗓音嘶啞。

  2:音高訓練。 > 要弄清楚什麼是音高,先弄清楚什麼是音域。音域,是指某一樂器或人聲所能發出的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間的範圍。音高,則是指人講話時所使用的音域。音高決定於發聲體的振動頻率,頻率越高,聲音越高。每個人的聲帶條件都不一樣,發音的技巧也不相同,所使用的音域不同,從而音高就不同。

  > 通常情況下,人們講話時使用的音域範圍一般只有一個8度,多數情形下,卻只有4??5度。不練習時可以的,沒什麼大問題。在文章內容情緒激昂的情形下,也不能把8度全用上,***偶爾要用高8度 音***,因為把8度全用上,時間稍長,會感到非常吃力,高低起伏太大,便會高不成低不就。因此,在練習把握高音時,要依據自己的聲帶情況而定,並且要留有餘地,不要將自己音域中的高音用盡,否則會給人“聲嘶力竭”的感覺。

  > 另外,還必須注意,通唱歌一樣,起音的音高一定把握好,要適中,起音太高或太低,會給後面的朗誦帶來困難,或者高的朗誦不下去,或者低的聽不清楚。一旦不小心出現了起音偏高或偏低則應及時進行調整。

  3***:音質訓練。

  > 音質,又叫音色,是由於波形和範音的不同造成的聲音的屬性。它主要決定與共鳴器,是聲帶音通過共鳴啟發聲音變和變調的產物。當人的某個或某些發音器官有缺陷或發生病變,音質就會發生變化,聲音會變得不中聽。還有,儘管沒有發音器官方面的問題,由於發音時存在這樣那樣的毛病,也會影響音質。比如,鼻音過重,翹舌音使用不當,呼吸音和雜音等,就會使聲音黯然失色。

  > 過重的鼻音是因為鼻腔的共鳴聲太響亮造成的。要克服這種毛病,主要方法是,發音吐字時嘴要張到位,舌頭要用力一些,以減少鼻腔共鳴。

  > 不當的翹舌音,常常是地方口音習慣或因為分不清楚平舌音和翹舌音,發音吐字不準所造成的。這樣的毛病要根據前面已經談過的正音練習中所介紹的方法來克服。

  > 呼吸音,是由於發音時聲帶沒有充分閉合,大量的非發聲的空氣跑出來,造成嗓音中夾雜著呼吸音,或者是由於朗誦時吸氣過於頻繁,講話過快,用力過度,精神緊張,造成上氣不接下氣,呼吸音過大。克服的主要辦法時,在講話或朗誦時,按照前面介紹過的呼氣與吸氣的方法正確的呼呼吸,自然的呼吸。

  > 雜音主要來自嗓子沙啞,嘶啞,喉鳴等。主要靠平時保護好嗓子,講話時正確地運氣,發音,從而消除影響音質的雜音,使聲音純正。

  二:語氣訓練。

  > 語氣是體現朗誦者立場、態度、個性、情感、心境等起伏變化的語音形式,它是思想感情、詞句篇章、語音形式的統一體。有了恰當的語氣,才能講出一連串聲音符號,生動、正確地反映出朗誦者的本意。語氣具有綜合性,既包括聲調,句調,還包括語勢。在下面的聲音技巧裡面,我們會講到,語氣是多種多樣的,朗誦時要根據表情達意的需要來選擇語氣。這裡,我們從實際運用的角度來練習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語氣。

  > > 1, 從語言的基本單位——語句的句型來說,有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四大類。因而在朗誦時,相應有陳述語氣,疑問語氣,感嘆語氣,祈使語氣的區分。

  > 我準備明天到北京出差。***這句話顯然是個陳述句,讀這句話,要用平鋪直敘的陳述語氣*** > 你怎麼還沒有去上班呀?***這句話是個疑問句,讀這句話,要用疑惑不解,由衷發問的語氣***

  > 香港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這句話是感嘆句,讀這句話,要用帶有真實情感,有感而發的感嘆語氣*** > 放下武器,把手舉起來!***這句話是祈使句,讀這句話,要用聲色俱厲,用命令這種祈使語氣***

  > > 2, 從語句表情達意的內容來說,有表情語氣、表意語氣,表態語氣的區分。

  > 1*** 表意語氣。通過這種語氣,向聽眾百哦打字機的意見,意思。用這種語氣講話,句子中通常有相應的語氣詞,它或者獨立成小句,或用於小句末尾,或用於整個句子的末尾。如: > 對此,你的意見如何呢?***反問***

  > 你真的事先一點也不知道嗎?***質問*** > 你不要一意孤行,執迷不悟啊。***提醒*** > 排長,敵人上來了,打吧。***催促*** > 您把那本書借給我看幾天吧。***請求*** > 站住!否則我就開槍拉。***命令*** > 你上哪?***詢問*** > 你昨天怎麼曠課啊?***責備***

  > 2*** 表情語氣。通過這種語氣,向聽眾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句子中通常也有相應的語氣詞。

  > 哎呀,這下子可好了。***喜悅*** > 日本鬼子真是壞透了。***憤恨*** > 他這位才華橫溢的作家死的太早了。***嘆息***

  > 這一仗打的真漂亮啊!***讚歎*** > 哦!我終於弄明白了。***醒悟*** > 呸!你這個無恥的叛徒!***鄙視***

  > 3*** 表態語氣。通過這種語氣,想聽眾表達自己的某種態度。句子中有時也用語氣詞。

  > 他確實盡了最大的努力。***肯定*** > 這件事恐怕難以辦到。***不肯定*** > 我不希望看到那樣的結果。***委婉*** > 你認為這樣做行嗎?***商量***

  > 這種意見是錯誤的。***否定*** > 此外,從表達方式來說,又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等不同的方式,它們各自的語氣也不一樣,還有,從所表達的內容和其中蘊含的表達者的思想感情來說,更是千差萬別,因而所用語氣的平轉急緩,張弛高低也各不相同,變化萬千。、

  三:朗讀訓練。

  > 朗讀訓練可以使我們逐漸掌握漢語語法規律,培養敏感的語感,還可以使聲帶、發音、語氣、語調、語勢等得到全面鍛鍊,相聲情並茂的境界攀登。

  > > 朗讀訓練應採用循序漸進、由低到高的“五步法”有條不紊的進行。

  > > 第一步是基礎訓練。 選用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讀。要求是:發音準確,聲音洪亮,吐字清楚,不添字,、丟字,不讀錯字,按標點符號要求進行恰當的停頓。

  > > 第二是過渡訓練。 選用二、三百字的文章朗讀。在第一步訓練的基礎上,過渡到通順流暢,且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祈使等幾種句子的不同語氣、語調。

  > > 第三步是鞏固訓練。 選用五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讀,重點練習朗讀技巧,並結合聽範讀鞏固前兩步的訓練成果。要求在前兩步的基礎上能進一步讀出長句中的停頓和句中的輕重緩急,且依據文章的思想內容,恰當而自然地帶者感情去朗讀。

  > > 第四步是綜合練習。 選用八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讀。將分項訓練中得到的各種技巧綜合運用到朗讀中去。要求語言流暢,語氣連貫,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 > 第五步是發揮訓練。 選用千字以上文章朗讀。著重在感情運用上下功夫,感情表達準確豐富,聲情並茂,使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與朗讀者的感情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