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練腰先撤腰的四大因素
腰是人體的重要部位,在練習太極拳教學中,腰也顯得格外重要。,在練習中,要以腰帶動四肢,太極拳的特點是陰陽變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太極拳是一種以腰為軸的運動,修煉太極拳要有一個靈活的腰,這樣才能顯得動作不呆板。
太極拳練腰先撤腰的因素一、為什麼要練撤腰
太極拳以化為發、為進。練習太極推手的拳友都知道,接手伊始幾乎都是先化,化其實就是先走腰、撤腰的意思。
其目的就是讓對方摸不到自己的勁端,找不到自己的勁源,這是太極內功推手的首要原則之一。再者,練習撤腰有助於防範後仰摔倒帶來的不利。
通常情況下,人體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不是抵抗,就是後仰,若先撤腰,就會降低人體重心,使身軀前腑後弓,以防重心失衡。
太極拳練腰先撤腰的因素二、怎麼練撤腰
練習撤腰可以單練,也可兩人助練。單練時可前後腳分開站立,重心居中,兩手向前平伸。雙練即一方雙手平伸,另一方雙手拉住對方的雙手。
撤腰時,意想對方外力作用於己兩手或身體,自己為避開勁源被對方摸到,驅使身體重心慢慢轉移到後腳致腳掌著力踏實,但力點不能過於腳掌後跟。
隨著對方外力作用的推進,慢慢弓腰,意想命門即兩腎所在位置向後方遠撤,含胸垂肘,極度弓腰,後移身體重心。此時,前腳自然輕浮,腳跟緩慢離地浮起,隨即腳尖也懸浮離地,隨重心後移向後方撤步。依此反覆練習,兩腳交替撤換。
初學者可以學會自然呼吸,將呼吸與動作慢慢相結合,然後通過腰部轉動,漸漸地控制形體,用意念練拳。
太極拳練腰先撤腰的因素三、撤腰的程度
練習撤腰應練到什麼程度才算靈活、放鬆。我的體會是,腰要練到能覺察羽毛和蚊蠅的份量,即拳論所說的“一羽不能加,蚊蠅不能落”的地步,即風吹草動,腰就會像兔子一樣跑的最先、最快。
練到鬆靈的程度,腰神經最為敏感、最為靈活,撤腰也就成了人體自身的本能反應,也可以說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應。如此,對方無論如何突然襲擊、使多大的氣力,都將無濟於事,都將如墜深淵。
太極拳練腰先撤腰的因素四、練習撤腰應注意的問題
練習撤腰重在練腰,不是練腳。每一步的後撤,都是腰先動。腰不動,腿不動,腳不撤。腰動到極限才開始動腳,也就是說,腰是主動的,腿腳是被動的。腰是先動的,腿腳是後動的,腿腳是由腰帶動的。
再者,撤腰時的含胸、弓腰,不是哈腰,不能低頭。撤腰時,仍應保持立身中正,此立身中正,是意念上的立身中正,頭頂的百會穴與尾閭穴要保持相對應的直立關係。只有這樣,撤腰時才不會破壞自己的中心線,才能始終保持自己中心和重心的穩定。
太極拳中三種鬆腰方法
第一種上下蹲起
上下蹲起法***亦稱面壁蹲牆法***是太極拳鬆透形體的關鍵一環,是一項全身性的均勻運動,也是保持良好身心狀態的便捷之法。
基本動作
面壁而立,兩腳併攏,周身中正,全身放鬆,會陰上提,腳尖頂牆根,兩肩前扣,含胸收腹,腰後突下蹲。下蹲時頭不可後仰、不可傾斜,徹底蹲下後再緩緩上起。如此反覆多次。
下蹲前首先想一下腳底的湧泉穴,同時注意全身要放鬆,腰向後突,使脊柱逐節放鬆下落,起身時,注意用百會上領。然後將脊柱節節抻起、拉直。
特別說明
剛開始,有很多人做不到位,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確定身體的姿勢和兩腳的距離。腳尖可以先離開牆,離多遠以儘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為度。如年紀大或行動不便者,可以兩腳尖離開牆根,兩腳分開,以降低難度。
甚至還可扶住樹、床架,拉住門把手等支撐物往下蹲。一開始,動作不標準不要緊,關鍵是要堅持。
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隨著脊柱、腰部鬆動程度的提高,就能順利下蹲、上起了,此時就可以按照要求去做了兩腳併攏,腳尖抵牆,完成上下蹲起動作,每次下蹲以30個為一組,每天至少要蹲一組以上,多多益善。
第二種直腿坐
直腿坐鬆腰法主要目的是開啟命門之竅,進而幫助我們儘快鬆腰。
很多人覺得練習太極拳鬆腰是很難的事,其實掌握好太極拳的學習要領,一個個的突破也是很簡單的。
基本姿勢
坐在硬板床上***鋪一層褥子或蓋一層薄被***,兩眼微閉,兩腿伸直,兩腳併攏,腳尖內翹***兩腳豎起來***,身體要直著,軀幹和大腿之間的角度應小於90°。
腰要向後放鬆,但骨盆和腰又不能斜著向後去,下頷回收,玉枕微上提,這樣頭就比較正了。這些就是對外在形態上的要求。
特別說明
直腿坐的過程中,始終都要注意一個穴位--腰俞***在骶骨裂孔處***即骶椎和尾椎交界處,那裡是腰的氣血流注的地方。在身體彎曲的時候,一吸氣,腰要向後放鬆後凸,一呼氣放鬆之後,再注意骨盆中的股骨頭、髂骨向外張,骶骨往後凸。
還要注意胯關節,即腿部肌肉作內旋或外旋用力,然後放鬆,體會哪塊肌肉在動。另外要注意大腿股四頭肌使勁往回一縮再一放鬆,再配合著會陰一縮一放,腳尖還可以配合著一蹺一點。
經常這樣做,一方面了加強會陰收縮向腰部集中的力量;另一方面還能幫助大腿根部的肌肉群放鬆。
第三種行走鬆腰
行走人人都會,但是,通過行走鬆腰,則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行走鬆腰法,可有效的促進我們的生命活力,實現身心健康。
基本姿勢
保持上身與地面垂直的姿勢,不要前俯後仰,將體重慢慢放鬆地移到後腿,在體重移動的同時,前腿隨著漸漸地放鬆並被動地提起腳跟,使腳尖點地,直到將體重完全移至後腿,前腳完全放鬆,腰部骶椎呈後凸的彎狀。
隨之,體重移向前腿。依然保持上身與地面呈垂直狀的姿勢,在將體重慢慢前移到前腿。在體重前移的同時,後腿逐漸地隨之放鬆並拖得腳跟提起,使得腳尖點地。
直至將體重完全移至前腿,後腳完全放鬆,腰部呈豎直狀。在行走的過程中,最好能不間斷向前走。
特別說明
走的過程,要放鬆身心,可數著步伐走。如果能按照8步到10步一圈的方法走,則效果更佳。轉圈走,不僅僅能鬆腰,而且鬆胯的效果也很突出。
走的時候,要像古人說的:“行如盲無杖,自然依本份,舉步低且穩,踏實方可進。”初習者每天早晚各練一次,每次走30分鐘~1小時左右,逐漸增加,如為了治病,則最好能達到一次連續走轉1小時30分鐘以上。如身體不適,可適當休息一下再走。
在拳架中體悟以腰胯帶動下肢
1、開胯碾腳,由“左摟膝拗步掌”定勢開始,鬆開右弓步實腿之胯,一邊沉一邊轉的用腰胯帶動右腳往外碾轉,邊沉邊轉的過程中始終是右胯骨尖、右膝尖、右腳尖上下相應。
2、扣胯提腳,通過扣右胯帶動左腳跟、腳掌提起離地,只有腳尖點地,扣胯時要配合鬆腰。
3、垂臀鬆肩,垂右實腿之臀,當然左臀也跟著垂落的;鬆虛腿之肩,通過垂臀鬆肩帶動左腳尖提起離地走弧線的收到右腳側旁。
4、鬆腰上腳,鬆腰鬆胯的帶動左虛腳上前一步,腳跟輕輕著地;右實腿膝部只許微少的彎曲,吃勁點在膝蓋後面,這樣膝蓋受力較小。左虛腿的腰椎以下部位往前面斜下方向鬆出去,同時胸椎、頸椎以上部位往上鬆。
5、開胯坐下,放鬆兩腿腹股溝的開胯圓襠坐下成為半馬步,同時鬆腰塌胯的沉到右腳底,又鬆開左虛腳踝關節使腳跟、腳掌、腳趾貼地。
6、邊沉邊轉,腰胯接著藉助鬆沉之拳勢往左側轉動成為左弓步的“右摟膝拗步掌”。
7、鬆腰沉胯,由於剛轉成左弓步時未夠鬆沉穩固,所以需要進一步鬆腰沉胯,沉胯動作含有身前左實腿落胯和身後右虛腿塌胯,通過鬆腰沉胯使“右摟膝拗步掌”身正勢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