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的纏絲勁

  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是當代名師馮志強先生經過半個世紀修研而創立的陳式太極拳中的上乘功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介紹

  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的運動方式講究螺旋、纏絲,即沒有直線,沒有平面,沒有斷續處,沒有凹凸處,沒有抽扯之形,沒有提拔之意,沒有硬拉硬拽,內勁走螺旋,外形走弧線,渾然一圓,周身上下無處不纏絲。

  也就是陳鑫太極拳論上講的:“纏絲者,運中氣的法門也,不明此,即不明拳”。“太極拳纏絲法也,進纏、退纏、左右纏、上下纏、裡外纏、大小纏、順逆纏。而要莫非即引即纏,即進即纏,不能各是各招”。

  ,對於技擊和養生兩大方面作用重大。

  一、纏絲勁在技擊方面的作用

  在技擊方面主要利用螺旋纏繞、引進落空、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等力學原理為原則,從而達到以小力勝大力,以弱勝強的效果。

  太極拳論講:“虛籠詐誘,只為一轉”。其實在實戰應用中不管是虛實變化,還是引誘回沖都是通過螺旋纏繞來轉化和借力打力的。

  ,是呈螺旋形走弧線運動,猶如子彈通過槍膛時走的來福線,當它運動於空間時,既有螺旋形的自身旋轉,又有拋物線的運動路線,公轉加自轉。

  這種表現形式就是。它始於內而形於外,然後達於肌膚毫毛之上,內勁發源于丹田,動則勁由丹田而發,靜則勁歸入丹田。

  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的勁力在平時練習時都以螺旋纏絲為核心,通過長期的練習在不知不覺當中上於身體,形成本能反應,舉手投足無須思考,自然而然。其勁起於腳、行於腿,轉於腰,通於臂,達於四梢節。

  在運用纏絲勁時既不可太柔,也不可太剛。過柔,則環繞不速,純屬於軟手,沒有實用價值,不適合對敵交手作戰;過剛,則容易斷,轉關不靈,死板呆滯,不能隨機應變,易受制於人。

  所以在練習太極拳時應做到剛柔相濟、蓄髮相變、虛實相兼。周身上下都必須有纏絲勁,表現在上肢是旋腕轉膀,表現在軀幹是旋腰轉脊,表現在下肢是旋踝轉膝。

  纏絲勁分為順纏絲和逆纏絲兩種,以小指領勁帶動肢體運動的為順纏絲,以手領肘,以肘領肩,以腰為軸,承上啟下,協調催動;大拇指領勁帶動肢體運動的為逆纏絲,它是通過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領手,做到節節貫穿。

  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的實戰技法都是以螺旋纏絲勁為核心的,例如遠用手,近用肘,貼身就是肩靠;遠便腳踢,近便加膝,貼身便是胯靠;還有就是遠踢打近摔拿。

  不論是哪種打法,都通過應用以內催外、節節貫穿的原理,使人的力量落在攻擊點上,從而達到實戰應用的效果。

  二、纏絲勁在養生方面的作用

  在養生方面作用非常大,它是通過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內氣不動、外形寂然不動,內氣一動、外形隨氣而動,一靜周身上下無有不靜,一動四肢百骸無有不動。

  這裡所講的內氣,也是分為先天與後天的,兩者合稱為中氣。先天之氣受之於父母,是人的根本就稱之為元氣;後天之氣是指通過後天呼吸大自然之氣和水谷生化之氣產生的。

  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以丹田為核心,配合吐納運氣的練習,使內氣不斷的積累,中氣越來越飽滿,滋潤周身,這也就是一個固本培元的過程,從而達到養生健身的效果。

  人體主要有三個丹田,下丹田是藏精,在氣海穴這一帶區域;中丹田是藏氣,在膻中穴這個位置;上丹田是藏神,在印堂穴這個位置。

  人的身體好壞和精神狀況主要看下丹田,下丹田是運精、藏精的地方,只有精滿了才會上行至中丹田;中丹田是藏氣,只有中氣充足、氣力飽滿才會繼續上行至上丹田;上丹田是藏神,兩眼有光,神采奕奕說明這個人精和氣非常飽滿,這樣才會神旺。

  人體健康有三寶:“精、氣、神”,正是通過太極拳的修煉使精氣神在不斷增強。

  是以下丹田為核心,通過呼吸利用纏絲勁將氣血運達四梢,以小指領勁,以手領肘,以肘領肩,以腰為軸,承上啟下,協調催動,順纏絲通過吸氣催動靜脈氣血迴流到心臟。

  逆纏絲大拇指領勁,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領手,節節貫穿,通過呼氣增強心臟的泵血功能,使氣血快速的達到人體的末梢,全身通暢。中醫認為:“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於是練習太極拳可以祛除雜病。

  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是以腰為軸、節節貫穿、螺旋纏繞為運勁方法,通過長期腰部的旋轉來帶動兩腎左右的抽換,使兩腎得到有效的按摩,從而達到帶脈充盈,腎氣旺盛,佈於全身,通於經脈。

  人體的經絡、血管等都是隨著筋骨在走曲線,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纏絲勁走的正好是螺旋纏繞、弧線運動,所以經常練習是可以疏通經絡,使氣血旺盛,達到身體強健,精力自然充沛。

  初學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時,練習纏絲勁的畫圈幅度要大,通過長時間纏絲勁鍛鍊以後,纏繞圈的幅度可視功力逐漸提高而逐漸縮小,最終練到沒圈。

  太極拳纏絲勁的練習程式是由大圈向小圈階段發展,然後再由小圈練至無圈階段。

  所謂無圈,仍然有圈意,只是外形上看不出有圈,也就是隻有圈的意和神,而沒有圈的外形,是從有形到無形階段的昇華,這種高境界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下功夫才會越練越好。

  纏絲勁訓練的基本形式

  太極拳本身的運動方式決定了纏絲勁訓練的首要性。太極拳要求動作須沿弧線運動。要想達到這一運動目的,必須通過身體的內外協調旋轉才能實現,也正是因為有了身體的旋轉才產生螺旋式運動,才產生了整體的纏絲勁。

  正常情況下,身體的立體旋轉訓練是練出纏絲勁的基本形式。我們有三層訓練模式,每層又有定步、活步兩種訓練形式。這裡介紹的是定步訓練模式,活步訓練模式則是把定步左右旋轉變為進退步習練。

  初級纏絲:抱球提塌

  動勢,身體中正,兩腳同肩寬,雙手左右抱圓,站成渾圓樁,保持相對靜止狀態。隨腰胯左右旋轉,相抱的雙手也左右擺動,兩膝配合腰胯做一前一後的立體提塌運動,腰胯儘量旋轉,膝部動作要小。練到功成時,可以左右整體旋轉發力試勁。

  要領,眼神始終平靜地看正前方。保持中正旋轉狀態,胯要鬆塌,不許浮起,肩肘鬆墜,不要隨意變形。速度均勻,達到“上領下塌中間轉”的狀態。

  中級纏絲:開合提塌

  動勢,相當於陳式太極拳中的肘底捶。身法同初級纏絲,定步左有旋轉,即左右手做前後開合運動,手部動作形式同倒卷肱動作。練習過程中,眼神始終注視前側。練到功成時,可以左右整體旋轉發力試勁。

  要領,練習過程中,眼神始終平靜注視正前方。保持墜肘狀態,不要隨便撐肘,掌指領勁,螺旋鬆柔地做開合運動。

  高階纏絲:定步雲手

  動勢,以右向為例,身體中正,兩腳同肩寬,站成側馬步,左右手隨腰胯左右交替劃圓,動勢有雙正、雙反和一順一反三種,兩膝配合腰胯做一前一後的立體提塌運動,腰胯儘量旋轉,膝部動作要小。練到功成時,可以兩人擠按試勁,以不丟不頂為準。

  要領,眼神不要散亂、始終注視右前側。保持中正旋轉狀態,注意鬆圓緩勻,膝部合而不僵,胯部塌而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