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文化牆素材圖片的展示

  黨建文化自覺是黨的領導力的核心支撐,文化牆是宣傳黨建文化最直接的渠道。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黨建文化牆的高清圖片

  黨建文化牆的圖片素材

  勤於創新特色文化,為實現黨的建設自我超越提供可靠保證

  文化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創新文化的內容形式、方法手段,切實增強文化發展的生機活力。人民大眾是推動歷史進步的主體,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文化的創造者。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隨著物質生活不斷改善,人民群眾對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來越強烈。作為一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黨,不僅有責任實現和發展好人民的經濟權益、政治權益,也有責任提高全社會的文化生活質量,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提供自我超越的可靠保證。

  為打造紅色黨建,賦予傳統文化以嶄新的時代特徵和鮮明的地方特色,2008年,古藺在慶祝建縣100週年之際,面向全國徵集“古藺精神”,不到兩個月,就收到來自縣內外寄來的稿件數十萬件,把徵集和評選活動變成群眾相互啟發、自我教育、不斷提高、樹立新形象的過程,最終遴選和提煉出了“樂觀自強、神采飛揚”的古藺精神。同時,斥資3000餘萬元修復了太平紅軍街老街,重新建造了紅軍長征太平渡陳列館,加強對境內紅色文物的保護工作,為群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活動和精神文化產品,把紅軍精神的政治性、傳承性、創新性與體驗性融為一體,提升了紅色文化的品位,使紅軍長征精神和古藺精神在無形中得到凝聚和昇華。

  追溯文化的起源,無論是作為觀念形態的價值理念、道德情操,還是作為藝術形式的音樂舞蹈、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都源自人民大眾的生產和生活。因此,黨的建設應該“跳出黨建抓黨建”,真正解決“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堅持群眾路線,紮實推進文化惠民工程。首先是在弘揚傳統文化中培育嶄新的城市精神。當前,城市化建設正進入大發展、大變化的新時期,古藺城市發展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文明的豐收,更需要“非物質文明”的進步。為實現古藺新城三年初見成效,五年規模翻番,十年基本建成”的構想,縣委、縣政府組織相關人員先後赴廈門等城市考察學習成功經驗,以郎酒文化為主題,構建“生態、活力、宜人”新興城市,著力培育敢於勝利、神采飛揚的古藺城市精神。與此同時,大力在城鄉風貌塑造中創造嶄新的特色文化。古藺人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始終保持自己、吸納外來,使古藺文化煥發出創新創造的活力。在近年來全縣實施的新農村建設和城鄉風貌塑造中,古藺縣注重從提升軟實力入手,將著名的四渡赤水重鎮、郎酒之鄉,把縣特有的紅色文化、民族文化、綠色文化、白酒文化全面融入到建築藝術之中,創造產生了鮮明的地域和文化特色,給人帶來了輕鬆康樂、心曠神怡的精神享受。

  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在商品經濟日益發達的今天,很多人整天忙於生計或事業,似乎已習慣了消費“快餐文化”,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心靈上的修養,弘揚傳統文化以改變黨員群眾精神思想,才能保證黨的事業薪火相傳,開啟革故鼎新、永續發展的持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