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療便祕的方法

  引起便祕的原因是多種的,那麼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療便祕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1***腸道實熱:大便乾結,數日不通,腹中脹滿疼痛,喜冷惡熱,口臭,咽喉乾燥,舌紅苔黃,或口舌生瘡

  中醫艾灸方法:宜選用足陽明胃經穴位進行治療。艾條溫和灸:點燃艾條,火頭距離穴位處面板2-3釐米進行燻烤,使面板有較強的刺激感,火力要壯而短促,以達消散邪氣之效。每穴灸5分鐘左右,若面板產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產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為度。

  中醫艾灸穴位:上巨虛,大椎,歸來,水道,天樞,內庭

  ***2***腸道氣祕:大便多日不通,乾結或不幹,噯氣頻作,精神抑鬱,小腹脹痛,舌苔薄膩

  中醫艾灸方法:宜選用足劂陰肝經、手少陽三焦經穴進行治療。

  艾灸溫和灸:點燃艾條,火頭距離穴位處面板2-3釐米進行燻烤,使面板有較強的刺激感,火力要壯而短促,以達消散邪氣之效。每穴灸5分鐘左右,若面板產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產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為度。

  中醫艾灸穴位:太沖,大敦,大都,支溝,天樞

  ***3***脾弱氣虛:大便乾結如慄,臨廁努掙無力,掙則汗出氣短,便後倦怠,疲乏懶言,腹部脹痛,婦人經期乳脹,舌淡嫩,苔白

  中醫施灸方法:宜選用足太陰脾經、任脈經穴進行治療。艾灸溫和灸:點燃艾條,火頭距離穴位處面板2-3釐米進行燻烤,使面板有較強的刺激感,火力要壯而短促,以達消散邪氣之效。每穴灸10-15分鐘左右,每次4-5個穴。每日1次,5-7次為一療程。每若面板產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產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為度。

  中醫艾灸穴位:脾俞,氣海,太白,三陰交,足三裡

  檢查便祕的方法

  在便祕的診斷和鑑別診斷中,根據臨床需要,應做必要的檢查。首先要注意有否存在報警症狀及全身其他器質性病變存在的證據;對50歲以上、有長期便祕史、短期內症狀加重患者應進行結腸鏡檢查以排除大腸腫瘤的可能;對於長期濫用瀉劑者,結腸鏡可確定是否存在瀉劑性結腸或***和***結腸黑變病;鋇劑灌腸造影有助於先天性巨結腸的診斷。難治性便祕時可選擇特殊的檢查方法包括:胃腸通過試驗***GITT***、直腸及肛門測壓***RM***、直腸-肛門反射檢查、耐受性敏感性檢查、氣囊排出試驗***BET***、盆底肌電圖、陰部神經潛伏期測定試驗及肛管超聲檢查;結腸鏡檢查或鋇灌腸有助於確定有無器質性病變。

  便祕的臨床表現

  便祕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達27%,但只有一小部分便祕者會就診。便祕可以影響各年齡段的人。女性多於男性,老年多於青、壯年。因便祕發病率高、病因複雜,患者常有許多苦惱,便祕嚴重時會影響生活質量。便祕常表現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艱難、費力;排便不暢;大便乾結、硬便,排便不淨感;便祕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適。部分患者還伴有失眠、煩躁、多夢、抑鬱、焦慮等精神心理障礙。由於便祕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症狀,症狀輕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會,認為便祕不是病,不用治療,但實際上便祕的危害很大。便祕的“報警”徵象包括便血、貧血、消瘦、發熱、黑便、腹痛等和腫瘤家族史。如果出現報警徵象應馬上去醫院就診,作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