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虎反思總結

  《華南虎》文章運用以虎寫人的象徵手法,講述了詩人在特殊時代中的一段真實的感受,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教學中缺憾總是難免的,我的遺憾也有幾點:

  1、我的教態、教學語言還有一定的問題,缺乏靈活性。比如在初讀詩歌,從各種角度談談對詩歌的看法這一環節中,有的同學提出了一些問題:“觀眾為什麼是‘膽怯而絕望的’”等。這些問題看似較為零散,其實都與主題有關。我只要用一兩句簡單的話就可以把它引導到主題這一爭論點的探討上來。但我就因為在教學預設中把這些問題的提出安排在了質疑解難環節,就沒有作解釋。課後有同學就問我上課時為什麼沒有理他,打擊了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又如在詩歌現實意義的探討上,我直接提問“這首詩歌有何現實意義”。如果能把“現實意義”這個詞換成“啟示”,就更貼近學生了。

  2、雖然我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有很多學生不敢發言,或者是不願意發言。這就說明這一課堂並沒有達到真正的和諧,還有某些東西讓有的同學感到了壓力而不敢發言或者是不願意發言。也有部分同學的學習過程還是消極的“等、靠、聽、記”,沒有主動地去追求進步與發展。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

  我深深的感到要真正構建一個自由、平等、互動的課堂任重而道遠!

  篇2

  這是一篇自讀課,一課時完成。課堂結構比較緊湊,問題的設計也很精煉。課堂上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不是由老師一段一段的講讀,而是讓學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對於詩歌教學,我重視朗讀課文,在讀中學,讀中悟,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也培養了良好的語感。課堂中,不忽視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教育學生關愛動物,善等生命。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小組合作交流,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課堂中力求營造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比如採取比賽方式,討論交流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這節課,我真正嚐到了探究式學習的甜頭,課堂上每一個學生都充分展示自己。有一名平時特別不愛發言,非常靦腆的女生不但主動舉手要求代表全組參加競賽,而且發揮出色,博得陣陣掌聲,併為本組贏得一枚寶貴的小紅花。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面向全體,注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健全的人格,實現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價值觀上的相互滲透,相輔相成。

  篇3

  第一、流程設計還有欠缺。如在第二環節中,我可以安排兩遍讀,第一遍自由讀,第二遍小組讀,並在讀之前下達讀的要求:說出臥在你面前的是一隻怎樣的華南虎。這樣一來會節約課堂時間,提高效率。

  第二、教師的心理素質不過硬。記得以前評課時,有位老師曾經說過,學生是很敏感的,教師的一舉一動,甚至是一個眼神都會影響到他們。因此,課堂上教師的表現至關重要,但,這恰好正是我的弱項。每每聽課,心裡總是想:面對如此多的行家裡手,我的教學設計、課堂語言,哪怕是一句話,一個詞,都必須確保它的準確性;不僅如此,還要考慮到各個聽課老師的喜好,以免教學環節出什麼差錯。正是這種擔心,一而再地影響了自己的課堂情緒。前怕狼,後怕虎,做什麼也放不開手腳,連說話都會有許多顫音。學生見這情景,要再有敢於展現自己的,應該是屬天塌下來我來擋之類的豪傑了。其實究其根本還是老師的知識儲備不夠多,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學路子,總是聽聽這個覺得好,看看那個也不錯,總想讓自己的課能將所有的亮點都展示出來,但正是這種考慮使自己的課上的是漏洞百出。

  第三、忽視了教材與學生的整合。因怕出笑話,所以對教材格外用功鑽研,把備課的重心放在了對教材的把握上。可教材鑽得越深,越感覺學生把握會不到位,設計的課堂環節就變成了自己的愛好,連課堂的組織語言也“淺入深出”。於是便出現了課堂上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被動地聽的局面。如此以來,課堂哪還能活起來?不死就是燒高香了。

  第四、任務下達不夠明確。如在準備與交流華南虎形象時,很簡單的問題卻用去了很長時間。我想,要是把這個問題融到學生的朗讀這一環節中,在讀的過程中帶上點小問題,這樣就使朗讀變得有層次了,且會節約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增大課堂容量。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原因,如為小組合作而讓小組合作,為評優而作秀等等。